马尾松林下4种灌木植物叶片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植物-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反映其土壤养分利用效率及林下光环境对植物的养分限制状况.针对17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4种灌木叶片与土壤全碳(TC)、全氮(TN)、全磷(TP)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探索马尾松林下灌木养分状况,为马尾松林下复层经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方法]以马尾松林下4种灌木(荚蒾Viburnum dilatatum、檵木Loropia chinense、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和土壤的TC、TN、TP含量,分析马尾松林下4种灌木植物叶片和土壤T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以及相关性.[结果]植物叶片TC含量大小顺序表现为南烛>油茶>荚蒾>檵木,叶片N、P表现为荚蒾>檵木>南烛>油茶,TC与TN、TC与TP表现为油茶>南烛>檵木>荚蒾,TN与TP表现为南烛>油茶>檵木>荚蒾.线性拟合表明,植物叶片TC与TN、TP含量及化学计量呈负相关关系,TN与TP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叶片与土壤TC、TN、TP含量及计量比无显著关系,表明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受植物自身遗传影响较大,同时也反映了4种灌木对林下环境的适应与响应.[结论]植物叶片TC、TN、TP含量对生长有显著影响,更适合作为林下灌木生长变化指标,而土壤TC、TN、TP含量对生长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嫁接楸树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以及无性系与砧木的互作效应,筛选楸树无性系的适宜嫁接砧木,旨在为楸树良种嫁接壮苗规模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梓属不同树种为砧木嫁接的11年生楸树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为材料,采集3个楸树无性系的接穗,分别用5种砧木(楸树、灰楸、梓树、滇楸和黄金树)嫁接育苗并造林,开展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接穗生根率、生长、材性性状差异分析.[结果]5种砧木中,以滇楸为砧木嫁接无性系的保存率最高(74.1%),其次是梓树和灰楸(63.0%和59.3%
[目的]探索不同树种在样地和单木尺度上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单木分割效果,选取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阔叶林(水曲柳)和针叶林(樟子松)两块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样地内树木点云进行单木分割并评价其分割效果,为后续单木结构参数的提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丰富森林资源信息的调查手段.[方法]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获得样地树木点云数据,然后分别采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和基于相对间距的阈值分割算法对水曲柳和樟子松样地进行单木点云数据分割.其中,水曲柳样地点云数据处理采用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通过树干点云位置推算初始聚类中心,
[目的]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品种2年生嫁接苗为材料,探讨5种不同尿素施肥量对苗木光合特性差异的影响,为薄壳山核桃良种壮苗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薄壳山核桃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限制值、空气CO2浓度、空气温度、叶片温度、相对湿度、叶片饱和蒸气压亏缺、光合有效辐射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薄壳山核桃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无明显“
[目的]选择出适宜于川中丘陵区的香椿优良家系,为速生珍贵用材树种造林提供良种.[方法]以来自4个省8个地区的44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以蓬溪本地种源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四川省蓬溪县开展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家系4年生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变异进行分析比较,开展了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香椿家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种源所在地的纬度、经度和海拔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无霜期呈显著的正相关,选择比区验点纬度低、海拔低、经度小、年均气温高、降水
[目的]综合比较新疆不同县市骏枣品质特征的差异性,为新疆骏枣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8个不同县市的骏枣为研究对象,经过对骏枣质地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检测,选取关键性的理化指标作为评价要素,应用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度相结合的方法对骏枣品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对比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得分对其进行排序.[结果]1)8个不同县市的骏枣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性,硬度、粘附性、胶着度、咀嚼度、回复性、维生素C、蛋白质、氨基酸、可滴定酸、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为中等变异,弹性、内聚性和可溶性糖的变异系数
[目的]探究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和土壤特性与初植密度的关系,为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辽宁省清原大孤家林场内3种初植密度(1600、2500、3300株/hm2)的15年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木生长指标和土壤养分指标等数据,分析初植密度对林木生长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随初植密度增大而减小,而蓄积量和高径比则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树高影响很小.低密度林分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比高密度分别高出了21.5%、21.4%、47.2%,而蓄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光合参数等叶片相关指标的研究,探索其在重庆地区的光合能力及生理适应性差异,明晰薄壳山核桃叶片光合参数与其他叶片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为薄壳山核桃的栽培及选育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5年生幼树的叶片比叶质量(SLW),叶绿素(Chl)含量及氮、磷、钾含量,并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响应、CO2响应曲线.[结果]1)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特征参数在品种间有所不同;光合能力以\'YLC35\'最强,\'YLC13\
[目的]对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川滇无患子S.delavayi进行嫩枝扦插育苗,旨在研究适于不同种无患子的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于2017年6月1日清晨分别采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的无患子家系种质资源圃3年生福建无患子1号优树及四川川滇无患子6号优树的嫩枝,分别经清水和质量浓度200 mg/L的GGR6处理插穗根部1 h后于当天开展嫩枝扦插对比试验.于2017年11月1日统计成活率并采集样品,测定扦插苗各部分(根、茎、叶)的生物量、根系指标(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和
[目的]相同树种不同起源的林分在结构与稳定性上有较大的差异,林内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不同.研究不同起源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北省围场县采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优势木年轮样本,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建立二者的树轮宽度年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分析两种年表与气温突变前后气候因子的关系及其差异.[结果]气温突变后,天然林的径向生长有显著增加,人工林径向生长则变化不明显.人工林与5—7月月均温呈显著
[目的]分析不同刨花楠种植模式对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刨花楠复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婺源生态林场近自然恢复条件下2年生刨花楠纯林(A)、2年生刨花楠-8年生杉木混交林(B)、8年生刨花楠-8年生杉木混交林(C)、8年生刨花楠-8年生湿地松混交林(D)和8年生刨花楠纯林(E)5种刨花楠种植模式,各模式3个重复,共15块样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取样,分析不同刨花楠种植模式下土壤分形维数和可蚀性以及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种植模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