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dongb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介绍国内工业建筑现状以及背景的基础上,简要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价值以及模式,并以重庆过去的印刷五厂改造为N18Loft小院为例,分析改造与再利用方式的优势与特征,并从室内空间更新的角度入手,结合实例对改造过程中个性、多元等空间特质作简要分析,提出旧工业建筑的新陈代谢模式。
  关键词:工业建筑改造;N18Loft小院;重庆印刷五厂;Loft文化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废弃的工业建筑面临着推倒重建的窘境,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萌芽发展又急需大量适合自身特征的建筑空间。此时将工业废弃建筑改造成创意园区的做法既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西方Loft文化的传入对于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开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二、目前国内的工业遗产改造模式
  我国对工业遗产的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型再利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著名建筑师崔恺将外研社旧印刷厂改造为办公楼,张永和将国棉第三纺织厂旧厂房更新成为远洋艺术中心等实践,都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常识和探索。
  目前,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投身到这个领域中来, 艺术家们在上海的苏州河边改造旧仓库, 使之成为时尚的工作室, 北大土人景观设计院所设计的中山歧江公园使昔日的旧造船厂成为城市中美丽迷人的公共游憩空间, 并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 2002 年度荣誉设计奖。
  三、N18loft小院项目
  N18Loft小院(以下简称N18)创意产业园是一个老厂房改造项目,项目前身为重庆印刷5厂,已经破产。建筑物及设备设施毁损严重、环境破败不堪,已无法与城市发展相谐相容并满足经营的基本需要。本项目改造的思路是在保证原建筑物主体结构不破坏的前提下,通过重新的规划、定位、设计、改造、招商、运营,赋予其新的视觉形式和新的商业模式,将项目地改造成为综合性创意园。
  项目的产权方为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开发运营方为重庆飞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南岸区南坪东路18号,占地1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5027平方米,主要建筑物10栋。项目总体定位为:N18Loft小院,一个集休闲、创意、设计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意园。功能定位包括:设计师办公楼、设计师孵化基地(创业基地)、文化餐饮及休闲、设计酒店、展厅。设计风格为:Loft、自由、艺术、时尚。
  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工程改造,首批客户已经入驻园区。招商已经完成11家创意公司、2家酒店、3家文化类餐饮、书吧、JEEP俱乐部、手工创意集市的签约,签约面积14500平方米,招商率96%。项目运行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被评为重庆市创意基地、重庆市都市楼宇工业、南岸区重点项目,并被重庆市政府官方微博、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南岸区电视台、南岸报等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被誉为“渝派创意产业园”。
  四、Loft文化在室内改造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模式,Loft社区吸引了开发商的进驻。由于资金、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原因,推倒重建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不再适用,低成本的整理、改造逐渐成为主流。必须看到因为有着整体规划的宏观把控,Loft社区的整体空间氛围和环境品质都有很大提高。下面笔者将结合N18Loft小院这一实际案例对Loft空间的特点作简要论述。
  在这一文化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Loft在保留个性、多元等特质的同时也慢慢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美学体系和高识别度的空间特质,这些特质罗列如下:
  (一)高大开敞的内部空间
  高大开敞的空间是Loft的灵魂,因为大多为废旧厂房改造而来,其层高大都在4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六七米(图1),平面宽敞且有着大面积的玻璃窗。这种采光良好的大空间赋予了人们一种超越常规范式的自由空间,充满个性化、浪漫性,在拥挤的城市中开辟出了一个毫无束缚的场所(图2)。但另一方面,这种高大宽敞的空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私密性较弱且空间略压抑。在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办公空间中这一矛盾还不太明显,而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酒店则不同,因此在酒店的室内设计中可以看到设计者采用了空间同质化、形态多样化的手法来弱化矛盾。客房多为单间、标间,主要提供给情侣、朋友这样同质化的人群使用,而这几类群体对私密性的要求相对较低,相比之下,三口之家则不太适合入住(图3)。另外为了缓解高大狭长空间带来的压抑感,客房局部夹层挑出,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图4)。
  (二)真实自然的工业美学
  为了体现生产所需的“效率优化”原则,厂房最初都是以“非建筑”的形式被建构起来的。时光流转,现在厂房已经失去了原初的功用,但为了保留住这种以数学、物理等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基础建构的理性工业美学,在室内改造的过程中设计者对结构、原有建筑材料并未做彻底变动(图5、图6),而是很好地遵循了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中的原真性原则,值得借鉴。
  (三)灵活多变的室内布置
  N18Loft小院的设计者通过可滑动的隔断、转轴门和灵活多变的平面布置赋予了空间复合性的特质,空间的功能、大小不再固定不变,而是充满了灵活多样性。这一系列的手法为其中使用者的需求创造了诸多的可能性。
  办公空间中采用了各种形式的隔断、屏风(图7、图8),当它们开启时所有的空间都可以相互贯通,而关闭时则会形成独立的工作区域、会客区域,这就很好地满足了会客时私密性的要求。
  (四)浪漫个性化的室内设计
  除了满足使用功能外,室内空间也需回应使用者诸如审美等方面的精神诉求。在Loft居住者的观念之中,空间不仅是一种景观,它还是一种精神状态,象征着思想自由、创作自由,是充满个性、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大家可以将它作为城市沙漠中的精神避难所。同样的空间,你可以有很多种改造方式,开敞灵活的办公区、自在舒适的工作室、安静优雅的展览厅抑或热烈明快的个性酒店,内部风格或中式、或现代、或古典。Loft就像是一张空白画布,任由使用者发挥布置,创造出体现自身独特气质的多样空间。通过对N18Loft小院室内的分析可以看出,内部空间灵活多变,融合了居住、办公、商业、展览、观演等多种功能。灵活分隔的轻质隔断、竖向的通高玻璃窗以及保留下来的工业时代的结构体系,都使得这些平常的使用功能在废旧厂房中得到了另类独特的全新阐释。
  五、结语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 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建筑观, 即建筑不再被看作一个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非生命体, 而是被看作一个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它能够通过自我更新而完成自我调整、自我发展, 由此而适应外界的新需求, 解决使用过程中的新问题。建筑、现代艺术和现代景观设计为旧工业建筑和厂区的改造再利用提供着审美旨趣上的倾向,也提供了创作的模式与手法。
  在以上的工厂改造为文化与商业建筑的案例当中,建筑师们通过对区域文脉以及传统文化的识别与转译,将其融入到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当中,使其成为一个旧工业建筑的历史更新和自我更新的过程。而它们展示出的一种另类的、全新的景观建筑环境,彰显出一种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晓刚.Loft文化在旧建筑改造与社区更新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王倩.工业废弃地建筑及景观再利用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
  [3]葛荣.废旧工业厂房的景观活化与再生研究[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13
  [4]李克.LOF军.“798模式”西部实践——以西安纺织城为例[J]. 福建建筑,2014,01:76-78.
  [5]龚恺,吉英雷.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改造调查与研究——以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J].建筑学报,2010,12:29-32.
  [6]金鑫,陈洋,王西京. 工业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旧厂房改造利用模式研究——以西安大华纱厂改造研究为例[J]. 建筑学报,2011,S1:17-22.
  作者简介:
  王心源,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高继军,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油画艺术研究。  王杨子,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雕塑。  林志榮,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油画。
期刊
摘 要:特色小镇作为由浙江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受到了国家高层的重视和肯定,被认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特色小镇;浙江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河南特色小镇建设研究——基于特色文化资源视角”(项目批准号:172400410258)、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文化资源产业化视域下的河
期刊
作者简介:  柴婧(1985-),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品简介:  作品一:《一字诗》系列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由汉字组成的精短词句往往能够呈现出厚重深刻的文化内涵。作品借用《千字文》中描述自然规律的诗句进行创作,对汉字结构进行重组创新,探索如何將汉字及其承载的信息在视觉表现上进一步精炼,增强人们对汉字内涵的感知力。  作品二:《CHINA》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布局在城市之中,表达着该城市的独特品性,与城市融为一体;在观赏之余兼具实用功能,精致独到的设计保证了其艺术品质;当大众热情地享用其服务型性能时必定会为其艺术美感所折服,从而接受艺术的洗礼与熏陶;美好的精神体验将人与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公共艺术使得艺术、人与城市三者之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良性互动,这就是其作为当代艺术的时代特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人;城市;时代特性  艺术发展
期刊
作者简介:  高汕,1994年11月出生,就读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会展与空間环境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作品名称:“视而不见”字体设计。
期刊
摘 要:情感化设计的提出对于帮助“老字号”品牌形象开发出多种维度的、情感丰富的视觉设计元素,勾勒出消费者强有力的情感联结有着重大意义。论文从国内外“老字号”品牌形象现状出发,结合当下品牌形象情感化设计的必然趋势,有针对性地对邵阳“宝隆和米粉”的品牌形象进行了情感化设计分析与研究,为“老字号”品牌形象的重塑与再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老字号;情感化;品牌形象重构研究  [本文
期刊
摘 要:城中村现象是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化管理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衍生的产物。从郑州市城中村的规划布局和建筑现状出发,针对城中村建筑场所火灾隐患成因及其特点,剖析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提出了改善其消防安全环境的措施。对提高城中村抵御火灾的能力,改善消防安全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中村;消防安全;建筑场所;整治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发展规模扩大,人口居住
期刊
摘 要: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建筑设计作品以其创新的表皮形式为人们所熟知,他们通过对材料的颠覆性使用和对传统编织技艺的现代化演绎,从材料、建构入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编织”表皮。通过分析建筑实例,揭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编织”表皮在注重表达美学的同时又兼顾建筑室内的物理性能和结构受力。  关键词:编织;美学;物理性能;结构受力  一、“编织”概述  (一)编织的概念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技巧,是将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住宅产业化设计成为建筑业界值得探究的焦点。从农村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出发,对鄂东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以2015年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作品“光·宅”为例,从构件标准化、空间部品化、户型多样化和功能灵活化等方面提出了鄂东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的设计策略,为今后该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鄂东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
期刊
摘 要: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传统文化等的先后实施,使得一大批极具域性、特点突出、有着深厚积淀的民俗民族文化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文化的产生有着较强的地域性,但文化的发展却脱离了时空的限制,出现交融和发展,也因此逐渐影响着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