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策略探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由于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有限、创新创业综合保障缺乏、创新创业考核评价欠佳,高校学生缺乏科学、及时、充分的创新创业指导,缺乏高效、可行、充足的创新创业支持,缺乏全面、严谨、双向的创新创业评价,因而创新创业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应该加快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整合、加大创新创业物质资源支持力度、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评价,全力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地创新创业。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来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全面整合高校资源来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学构建考核闭环来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真正提升大学生创新创業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政治、文化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0-0099-03
  引言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培育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高标准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人才培育的历史使命,因此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成为高校绕不开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理念、条件及环境的约束,我国高校人才培育聚焦理论教学、学术教学、基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建立在创新能力维度上的创业能力有所忽视。鉴于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尤其是在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搭建以来,依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应用技能,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本文主要立足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背景,首先剖析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现实困境,并立足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客观环境,探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具体策略,力争为促进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贡献理论建议与参考。
  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现实困境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工作,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客观需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型教育,实现创新型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立足于高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要素的优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创新创业质量。本文研究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有限、创新创业综合保障缺乏、创新创业考核评价欠佳,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提升受到抑制,具体表现为学生缺乏科学、及时、充分的创新创业指导,缺乏高效、可行、充足的创新创业支持,缺乏全面、严谨、双向的创新创业评价,这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现实困境。
  (一)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有限,学生缺乏科学、及时、充分的创新创业指导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有限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基础性困境,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学生往往缺乏科学、及时、充分的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创业质量的提升缺乏内生动能。第一,在招生规模持续扩招的背景下,高校师资力量本来就捉襟见肘,而创新创业工作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指导,因此很少有学校能单独抽调师资来专项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第二,基于师资力量整体不足,教师的工作考核和教学任务非常艰巨,故而许多教师也不愿意将精力放在辅导学生创新创业,这使得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第三,由于我国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起步较晚,许多教师缺乏辅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且缺乏一定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因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并不一定更加专业,其实效性还有待提升。第四,目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教师辅导创新创业,缺乏一定的激励措施,因此其积极性并不高,故而使得许多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二)创新创业综合保障不足,学生缺乏高效、可行、充足的创新创业支持
  创新创业综合保障缺乏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技术性困境,由于学校在创新创业的组织中没有将组织工作进一步下沉到具体的创新创业内容层面,因而大学生往往缺乏高效、可行、充足的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质量的提升缺乏环境支撑。首先,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支持主要集中在经费和师资方面,但是经费有限,普遍不高;师资如前所述,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匹配不足,同时也存在辅导质量不高的问题。其次,由于过分注重经费和师资的支持,对于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关注度不足,例如企业调研、数据收集、实践活动组织等,造成这个原因的关键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扶持工作没有下沉,扶持停留在相对较浅的经费层面。再者,目前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配套政策没有统一协同,缺乏政策合力,因而零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最终难以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高效赋能,这制约了创新创业质量的提升。
  (三)创新创业考核评价欠佳,学生缺乏全面、严谨、双向的创新创业评价
  创新创业考核评价欠佳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现实性困境,由于缺乏全面、科学、合理的闭环考核,大学生往往缺乏全面、严谨、双向的创新创业评价,创新创业质量的提升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评价是当前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评价并不够重视。大部分高校主要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落地后,发布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专利,较少考量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自身能力的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这就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难以有外部监督约束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提升。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逐渐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创新创业考核评价,但依然只是侧重学生学术成果的发表,缺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发展带来的重要推动价值与作用。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困境,立足高校自身资源整合的可行性,结合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能改善的各项因素,本文认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策略必须加快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整合、加大创新创业物质资源支持、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评价,具体包括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来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全面整合高校资源来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学构建考核闭环来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调动所有能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创新创业的因素,全面助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不断提升。
  (一)加快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整合,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来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加快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整合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基础性策略,其核心内容是自我优化与校企协同并重,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来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方面,高校要立足自身师资力量的强化,全面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具体包括:第一,积极培育现有师资团队,通过多种激励方式吸引教师来辅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提升提供师资保障;第二,持续招揽优质的创新创业引导人才,确保创新创业工作更有活力、更有激情、更出实效;第三,要大力发挥高年级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辅助指导作用,由于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四年制学制,因此可以请一些具有创新创业经验或资源的高年级学长学姐们作为指导教师,辅助低年级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调动社会经济力量,要借助企业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优势地位,发挥其指导作用,并推动学校和企业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可能。同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向上,还可以积极参考企业及社会资源的建议,给予更科学、更专业、更接地气的实践指导。最后,还可以聘请来源于企业或社会主体方面的创新创业辅导“外聘师资”“客座教师”等,当然,对于这类师资的综合素养考核和道德素养考察要更为审慎和严谨。
  (二)加大創新创业物质资源支持力度,全面整合高校资源来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
  加大创新创业物质资源支持力度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关键性策略,其核心内容是以生为本,全面整合高校资源来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首先,要基于不同创新创业项目或活动给予差异化的经费支持,既避免部分项目的经费浪费,也确保优质项目不缺乏足够的资金;其次,高校要建立创新创业支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大学生借力高校的各项资源,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再者,许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都需要与外部企业或者机构进行交流和合作,高校对于这个维度的支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大学生自身孤军作战,高校要通过目前已经广泛建设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来落实该项工作,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加高效、顺畅、稳健、安全。
  (三)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评价,科学构建考核闭环来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
  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评价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补充性策略,其核心内容是绩效闭环,科学构建考核闭环来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第一,针对教师层面,高校对于教师辅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工作,在明确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可以给予更高、更长、更稳定、更科学的激励支持,并明确成制度,确保教师有积极性参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例如算科研成果、工作教学时长等。第二,针对学生层面,高校既要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标准,也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评价反馈。一方面,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考核标准,要实事求是,对大学生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创新类要侧重创新研究、创新思路、创新模式的考评,不仅仅局限于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商标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或者专著出版,创业类要侧重创业成效的考量,同时还要兼顾创业过程中的细节考核,突出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关注,也为后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总而言之,在考核细则上要更加优化,更加科学。另一方面,要构建评价闭环来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或活动既要评价,也要有反馈,更要有激励约束机制,真正使得教师、大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创新创业工作中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新、创业、创造的思维和意识,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工作,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客观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思维、能力、动能需要高校给予科学引导,创业方向、环境、条件需要高校给予有力支持。在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综合保障不强、考核评价不优的背景下,高校应对症下药,加快资源整合,加大资源投入,加强成果评价,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来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全面整合高校资源来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学构建考核闭环来赋能大学生创新创业,真正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政治、文化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最终实现“科教兴国”“创新强国”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王慧.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2):141-142+145.
  [2]  南洋.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J].黑龙江科学,2021,(11):90-91.
  [3]  张海川,鲁玲.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20,(6):84-87.
  [4]  许晨晨,陈养彬,严伟.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提升的途径——以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为例[J].时代经贸,2020,(24):92-93.
  [5]  彭仲生,刘珍,罗筑华.“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9):14-16.
  [6]  李猛,田立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1):118-119.
  [7]  焦岩,常影,韩赫,林巍.培养和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9,(3):103-106.
  [8]  秦学斌,昝宏洋,汪梅,王湃,杜京义,王美.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5):505-509.
  [9]  王瑞东,陈颖.就业竞争力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13):68-72.
  [10]  惠坤龙,于乐毅,朱凯丽,张咪,吕曌,胡术壮.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7,(16):92-93.
  [11]  羊龙.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西南财大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为例[J].才智,2017,(36):148-149.
  [责任编辑 晓 群]
其他文献
摘 要: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中国爆发的两次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以看出,税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支持贯穿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当前我国经济所处发展周期发生重大的改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频率小,但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极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通过税收政策调节经济发展,发挥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市场的缺陷更加严重,由于市场自身存在自发性、趋利
农业科研图书馆在大数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改变以往的信息服务模式,通过信息服务有效的转型满足当前读者的需求,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并且逐渐朝着5G技术时代发展.农业科研图书馆应实时掌握时代特点及先进的技术,并将先进的技术引入自身服务模式中,在有效提升科研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出科研图书馆的作用,提升读者的知识储备及农业科研水平.
摘 要:在当今高速的社会发展中,如果仅延续前人或他人的既往经验和行为方式,或刻板地画地为牢,固守某些稳定的模式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要想与时代发展同步或者能更进一步做到引领社会进步,就需要创新。创新创业需要以奋力争先、不断开拓和勇于改革为新动力,克服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创新创业的成功,既要增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又需要具有成就事业的激情和实现理想的梦想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导师和知心朋友。在“三全育人”格局下,辅导员应加深认知、做好穿线人、聚焦教育主体,协同各方,形成大思政的教育合力。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抓手,提高育人实效,着力培养勇挑重担、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三全育人”;辅导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摘 要:资产出售是上市公司通过调动投资而进行资产重新配置的经济活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并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正向影响。国内资本市场近年来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为了优化上市公司的内部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也纷纷采取资产出售这一方式。通过选取2015—2019年间333家上市公司的资产出售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研究资产出售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分析论证后得出资产出售数额
选取我国31个省级政府单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的外在经济环境下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可以发现,政府审计与财政透明度的回归结果显示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说明政府审计在提升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方面发挥了治理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在经济环境较好的地区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比在经济环境一般的地区更为显著,即说明政府审计发挥对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新时代各级党校图书馆必须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现在部分党校图书馆已经在发展数字资源建设,也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但各级党校还存在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够、建设发展不平衡、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因此,各级党校应该认识到提高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增加资金投入,引进专业人才,保证数字图书馆网站特色化建設,建立特色馆藏
摘 要: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人才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视,人才竞争成为影响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需要强化电大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为企业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的渠道,从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水平和人才核心竞争力得到逐步优化。基于适应市场经济背景的需要,对电大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进行探究,以期促进电大教育能把握
摘 要:约翰·罗默的机会平等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值得经济学家们不断地研究。约翰·罗默在对罗尔斯、德沃金、阿内逊、科恩等人观点的分析、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机会平等理论,其理论中提倡的良好竞争环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表明罗默的一系列理论对于后世的经济建设活动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机会平等;经济建设;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F0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税收征管水平、避税程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以我国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税柄法”衡量税收征管水平,并使用剔除盈余管理的税会差异衡量企业避税程度,考察税收征管、企业避税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税收征管在企业避税影响企业价值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征管水平的提高可以助力企业价值的提升,而企业避税程度的加深则会有损企业价值.此外,税收征管在企业避税影响企业价值中不具有调节作用,即税收征管水平的变化不会导致避税程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产生改变.这些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