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新时代各级党校图书馆必须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现在部分党校图书馆已经在发展数字资源建设,也能够做到资源共享,但各级党校还存在观念滞后、资金投入不够、建设发展不平衡、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因此,各级党校应该认识到提高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增加资金投入,引进专业人才,保证数字图书馆网站特色化建設,建立特色馆藏体系,以促进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9-0153-03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创新融合的新动能,不断推动数字化阅读进入“大数据时代”,改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传统习惯。这对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时代,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为了更好为党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与保障,为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和教学科研提供理论武装和知识服务,就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做好数字资源服务与保障。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研究和制作一批适合党校教学科研和干部培训特点的精品数字资源,为党校教学与智库建设创新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咨询,为正面引导网络舆论提供有效方法。
一、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新时代,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党校系统图书馆在中央党校图书馆的领导下,一直不断加快数字资源建设的步伐。从2006年确立首批15家共建共享示范单位,到2009年开始建立以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国情与地方志为主题的全国党校“三大文库”,再到“十三五”时期全国党校系统重点建设的“四大专题数据库”数字资源,党校系统图书馆不断丰富数字资源内容,更新数据数字体系,加快完善数字资源基层建设的全面保障基础,为促进党校中心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党校系统图书馆在建立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局域网、完成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均采用外购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数字资源,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据统计,2019年8月,全国包括铁道党校及新建兵团党校在内的33所省级党校图书馆,不能正常访问其图书馆网站的有12所,13所省级党校图书馆建设了10个以上的自购数据库,14所省级党校图书馆保有相关试用资源,14所省级党校图书馆设有自建数据库。目前,全国共有169个党校专题数据库,并计划新建设40个。按照《规划》既定任务要求,全国党校图书馆应分两各阶段实施数字资源建设相关工作。第一阶段为2006—2007年,建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数据库”、“毛泽东思想研究数据库”、“邓小平理论研究数据库”等在内的十余个数据库。
第二阶段为2008—2010年,数据库相关建工作基本覆盖党校基本学科和优势学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党校数据库群。
近年来,发达地区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党校数据库。其中,上海、北京、河北、江苏、福建、山东、陕西、重庆等省、市所建设的党校数据库访问量十分可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信息规模优势。资料显示,到2018年底的统计,全国各级党校中,有17家党校进行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项目,其他各级党校也在申请资金,尽量赶上时代的发展,使得资源共享共建。
二、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校的数字资源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过程。也遇到一些急于解决的问题,如观念认识的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亟待解决。
(一)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媒体的普及,各级传统图书馆已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尴尬状态,大家已经很少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每一年都强调了图书馆和教学科研应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而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大部分党校图书馆都处在辅助部门的位置,在投入经费、配备人员等不同方面均有制约因素,一定程度影响了人才队伍建设,造成设备老旧、技术落后的不利局面;同时对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这些都给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人为的障碍,一部分党校图书馆成了党校的一个部门,不但工作人员没有热情,图书也是很多年不再更新。在国内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的道路上,各级党校图书馆已经举步艰难,差距越来越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级党校图书馆事业不能适应新时代带来的新要求。
(二)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事业。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每年投入的建设费用一般都在百万元左右,这样才能够满足初具规模的数字化图书馆软硬件配备的购置费需求。尽管对各级党校图书馆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但从目前看还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就东三省各省级党校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每年投入来看,基本都在10万元上下,只能购入有限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建设、馆藏文献数字化等工作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馆藏数字资源还必须与网络连通,以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一系列的费用对党校图书馆来说很难负担得起。
(三)区域之间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均衡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我国东西部与南北方在经营发展上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区域间党校图书馆的发展进程。据2005年全国省级、副省级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评估结果,16所年投入经费在50万元以上的图书馆,主要位于华东、中南地区;9所年投入在25万元以下的省级党校图书馆,主要位于在西北地区,若年投入在9万元以下,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校图书馆的发展。投入经费、不同发展水平间的人文观念差异都会影响党校图书馆的建设。
(四)队伍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发展 近几年,各级党校图书馆引进了很多服务传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而时代的发展体制改变、机构设置的改变导致缺乏能熟练掌握数字技术、特别是熟练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更加急需二者兼通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编制等原因无法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而现有人员的培训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图书馆这项宏大的工程建设时往往处于人才短缺的窘迫。
三、当前加快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数字资源的建設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共同的特征。尤其是党校系统图书馆,馆藏偏重于社科类信息量小,应用性强的信息使用率高。所以,我们在开展数字资源建设时决不能模仿,而是要根据各馆的特色建立自己的模式。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规划党校系统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
(一)更新观念的必要性
随着新时代科技的进步,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建设更加侧重于为各级领导及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任务。不断强化党校图书馆重要性认识对建设数字图书馆十分有意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合理的创新和改变有利于各级党校图书馆的发展,更有利于服务各级领导干部和教研人员。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应该用现代化技术引领党校图书馆,并做到资源共享。
(二)资金投入要有保障
党校事业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全国各级党校每年加大财政预算经费,资金投入充足,才能保证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更新与使用。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因此,各级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必须重视,统筹规划,总体布局,积极发展数字化建设,做到资金有保证、人才队伍齐全。
(三)特色网站的建设
各级党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有为党校教研人员教学科研人员服务的任务。党校图书馆网站要想在互联网有阵地,就要增加党校特色的信息资源库建设,在互联网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优秀的、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发挥党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党校特色网站也可以服务社会,大家都可以登陆各级党校网站,听党课、读原著,让网站发挥最大作用。
(四)创建新颖图书系统
全国各级党校要重视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专人精心策划,专人系统管理,专人网络维护。必须突出地方党校特色、时代特色、干部教育特色和政治思想特色,在日常教学科研服务上下工夫,方便干部在网上学习,也能利用这个平台查资料、收看党课、学习党的新精神,也能为省委省政府做好决策咨询服务,使网络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舆论舆情重要服务阵地。
(五)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合理应用。现代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党校图书馆增加了对电子资源的应用,其现状是电子资源比例应逐渐增加。我们要在电子资源上慎重使用,增强专业人员的审查,才能让教研人员使用。电子资源使用方便,比纸质文献优越性能,但它也有局限性,如某些电子文献的出版缺乏严格的审查,是否存在意识形态问题不确定;还有成本比较昂贵,必须用电子产品才能使用。而纸质文献的准确性高、使用方便,同时也能满足大部分教研人员的阅读需求。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纸质文献仍然是党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体,与和电子文献必将是互补关系。
(六)提升读者服务意识
党校图书馆实现的自身重要服务性工作之一是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文献信息。面对时代变迁、方法变革、培训对象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局面,只有用新服务适应新形势,才能适应各种教学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这对图书馆网站的信息量、辐射面提出更高要求。图书馆网站应进一步加强教研人员教育培训,提升把握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强化平台建设,开辟网络沟通平台,及时满足教研人员需求,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学科研水平。
(七)提高数字人才素质
新时代数字化图书馆需要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图书馆人员要有高水平的技术与能力,对现代技术必须应用自如。一是现代化专业水平强的技术人才,要派到发达地区党校学习与提高;二是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合理调动专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水平;三是要合理引进人才,健全人才招聘条件,考评出适合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结论
党校图书馆要以服务于党校四大职能为着力点,认真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要把握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增强数字资源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适用性,全面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水平;要以服务为根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现代化服务功能,实现手机可以随时查阅资料,运用校园智慧平台公众服务号、媒体平台、校园网站、校园公众号等参与方式,大力宣传数字应用在党校图书馆信息咨询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习、工作及资源高效的应用性。配合强化“资料储备”的主动意识,采用科学化、时代化的推送手段,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地为教研人员和学员提高理论水平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加油驿站”,持久形成一个可持续、常态化的理论学习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倩.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4).
[2] 黄原原.开放存取视角下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以全国省级党校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
[3] 王冰.论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
[4] 高娃.推进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对策[J].内蒙古统计,2010,(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Party School Library in the New Era SUN Qiu-ju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libraries, digital resources occupy a higher and higher proportion in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In the new era, Party School Libraries at all levels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Now some Party School Libraries are developing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resource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Party Schools at all levels, such as lagging concept, insufficient capital investment, unbalance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rtage of talents and so on. Therefore, Party Schools at all levels should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Party School Libraries,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introduce professionals, ensure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website, and establish a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Party School Libraries.
Key words: Party School; libraries;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責任编辑 柯 黎]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21LB266)
作者简介:孙秋菊(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公共管理学、图书情报学研究。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9-0153-03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创新融合的新动能,不断推动数字化阅读进入“大数据时代”,改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传统习惯。这对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时代,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为了更好为党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与保障,为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和教学科研提供理论武装和知识服务,就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做好数字资源服务与保障。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研究和制作一批适合党校教学科研和干部培训特点的精品数字资源,为党校教学与智库建设创新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咨询,为正面引导网络舆论提供有效方法。
一、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新时代,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党校系统图书馆在中央党校图书馆的领导下,一直不断加快数字资源建设的步伐。从2006年确立首批15家共建共享示范单位,到2009年开始建立以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国情与地方志为主题的全国党校“三大文库”,再到“十三五”时期全国党校系统重点建设的“四大专题数据库”数字资源,党校系统图书馆不断丰富数字资源内容,更新数据数字体系,加快完善数字资源基层建设的全面保障基础,为促进党校中心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党校系统图书馆在建立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局域网、完成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均采用外购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数字资源,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据统计,2019年8月,全国包括铁道党校及新建兵团党校在内的33所省级党校图书馆,不能正常访问其图书馆网站的有12所,13所省级党校图书馆建设了10个以上的自购数据库,14所省级党校图书馆保有相关试用资源,14所省级党校图书馆设有自建数据库。目前,全国共有169个党校专题数据库,并计划新建设40个。按照《规划》既定任务要求,全国党校图书馆应分两各阶段实施数字资源建设相关工作。第一阶段为2006—2007年,建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数据库”、“毛泽东思想研究数据库”、“邓小平理论研究数据库”等在内的十余个数据库。
第二阶段为2008—2010年,数据库相关建工作基本覆盖党校基本学科和优势学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党校数据库群。
近年来,发达地区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党校数据库。其中,上海、北京、河北、江苏、福建、山东、陕西、重庆等省、市所建设的党校数据库访问量十分可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信息规模优势。资料显示,到2018年底的统计,全国各级党校中,有17家党校进行了数字资源共享、共建项目,其他各级党校也在申请资金,尽量赶上时代的发展,使得资源共享共建。
二、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校的数字资源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过程。也遇到一些急于解决的问题,如观念认识的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亟待解决。
(一)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媒体的普及,各级传统图书馆已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尴尬状态,大家已经很少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每一年都强调了图书馆和教学科研应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而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大部分党校图书馆都处在辅助部门的位置,在投入经费、配备人员等不同方面均有制约因素,一定程度影响了人才队伍建设,造成设备老旧、技术落后的不利局面;同时对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这些都给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一些人为的障碍,一部分党校图书馆成了党校的一个部门,不但工作人员没有热情,图书也是很多年不再更新。在国内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的道路上,各级党校图书馆已经举步艰难,差距越来越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级党校图书馆事业不能适应新时代带来的新要求。
(二)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事业。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每年投入的建设费用一般都在百万元左右,这样才能够满足初具规模的数字化图书馆软硬件配备的购置费需求。尽管对各级党校图书馆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但从目前看还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就东三省各省级党校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每年投入来看,基本都在10万元上下,只能购入有限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建设、馆藏文献数字化等工作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馆藏数字资源还必须与网络连通,以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一系列的费用对党校图书馆来说很难负担得起。
(三)区域之间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均衡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我国东西部与南北方在经营发展上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区域间党校图书馆的发展进程。据2005年全国省级、副省级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评估结果,16所年投入经费在50万元以上的图书馆,主要位于华东、中南地区;9所年投入在25万元以下的省级党校图书馆,主要位于在西北地区,若年投入在9万元以下,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校图书馆的发展。投入经费、不同发展水平间的人文观念差异都会影响党校图书馆的建设。
(四)队伍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发展 近几年,各级党校图书馆引进了很多服务传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而时代的发展体制改变、机构设置的改变导致缺乏能熟练掌握数字技术、特别是熟练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更加急需二者兼通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编制等原因无法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而现有人员的培训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图书馆这项宏大的工程建设时往往处于人才短缺的窘迫。
三、当前加快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数字资源的建設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共同的特征。尤其是党校系统图书馆,馆藏偏重于社科类信息量小,应用性强的信息使用率高。所以,我们在开展数字资源建设时决不能模仿,而是要根据各馆的特色建立自己的模式。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规划党校系统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
(一)更新观念的必要性
随着新时代科技的进步,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建设更加侧重于为各级领导及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任务。不断强化党校图书馆重要性认识对建设数字图书馆十分有意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合理的创新和改变有利于各级党校图书馆的发展,更有利于服务各级领导干部和教研人员。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应该用现代化技术引领党校图书馆,并做到资源共享。
(二)资金投入要有保障
党校事业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全国各级党校每年加大财政预算经费,资金投入充足,才能保证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更新与使用。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因此,各级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必须重视,统筹规划,总体布局,积极发展数字化建设,做到资金有保证、人才队伍齐全。
(三)特色网站的建设
各级党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有为党校教研人员教学科研人员服务的任务。党校图书馆网站要想在互联网有阵地,就要增加党校特色的信息资源库建设,在互联网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优秀的、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发挥党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党校特色网站也可以服务社会,大家都可以登陆各级党校网站,听党课、读原著,让网站发挥最大作用。
(四)创建新颖图书系统
全国各级党校要重视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专人精心策划,专人系统管理,专人网络维护。必须突出地方党校特色、时代特色、干部教育特色和政治思想特色,在日常教学科研服务上下工夫,方便干部在网上学习,也能利用这个平台查资料、收看党课、学习党的新精神,也能为省委省政府做好决策咨询服务,使网络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舆论舆情重要服务阵地。
(五)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合理应用。现代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党校图书馆增加了对电子资源的应用,其现状是电子资源比例应逐渐增加。我们要在电子资源上慎重使用,增强专业人员的审查,才能让教研人员使用。电子资源使用方便,比纸质文献优越性能,但它也有局限性,如某些电子文献的出版缺乏严格的审查,是否存在意识形态问题不确定;还有成本比较昂贵,必须用电子产品才能使用。而纸质文献的准确性高、使用方便,同时也能满足大部分教研人员的阅读需求。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纸质文献仍然是党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体,与和电子文献必将是互补关系。
(六)提升读者服务意识
党校图书馆实现的自身重要服务性工作之一是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文献信息。面对时代变迁、方法变革、培训对象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局面,只有用新服务适应新形势,才能适应各种教学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这对图书馆网站的信息量、辐射面提出更高要求。图书馆网站应进一步加强教研人员教育培训,提升把握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强化平台建设,开辟网络沟通平台,及时满足教研人员需求,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学科研水平。
(七)提高数字人才素质
新时代数字化图书馆需要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队伍。图书馆人员要有高水平的技术与能力,对现代技术必须应用自如。一是现代化专业水平强的技术人才,要派到发达地区党校学习与提高;二是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合理调动专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水平;三是要合理引进人才,健全人才招聘条件,考评出适合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结论
党校图书馆要以服务于党校四大职能为着力点,认真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要把握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增强数字资源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适用性,全面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水平;要以服务为根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现代化服务功能,实现手机可以随时查阅资料,运用校园智慧平台公众服务号、媒体平台、校园网站、校园公众号等参与方式,大力宣传数字应用在党校图书馆信息咨询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习、工作及资源高效的应用性。配合强化“资料储备”的主动意识,采用科学化、时代化的推送手段,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地为教研人员和学员提高理论水平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加油驿站”,持久形成一个可持续、常态化的理论学习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倩.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4).
[2] 黄原原.开放存取视角下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以全国省级党校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
[3] 王冰.论全国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
[4] 高娃.推进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对策[J].内蒙古统计,2010,(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Party School Library in the New Era SUN Qiu-ju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libraries, digital resources occupy a higher and higher proportion in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In the new era, Party School Libraries at all levels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Now some Party School Libraries are developing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resource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Party Schools at all levels, such as lagging concept, insufficient capital investment, unbalance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hortage of talents and so on. Therefore, Party Schools at all levels should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Party School Libraries,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introduce professionals, ensure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website, and establish a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Party School Libraries.
Key words: Party School; libraries;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責任编辑 柯 黎]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21LB266)
作者简介:孙秋菊(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公共管理学、图书情报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