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的“四维空间”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音乐为电影艺术开拓了具有深广意义含量的“四维空间”。美国电影《与狼共舞》中的音乐就是运用“四维空间”非常成功的例证。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可以很好地给予说明。《钢琴课》历经十几年的风霜考验,不论电影还是音乐都成了一代经典。迈克尔·尼曼通过简约派特色的简单旋律重叠和古典管弦乐的瑰丽技法制造出随音乐韵律起伏的动静转化。《钢琴课》配乐成为经典的最重要标志是华美优雅的钢琴主题,能将简约派的理念转化得如此自然和谐。
  [关键词]“四维空间” 电影音乐 极微主义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从性质上来讲,电影音乐不是自在的,而是综合性的,它的存在是为了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作为整体出现的电影故事情节上。因此,电影音乐必须受到画面叙述的严格制约,按照叙事的需要,决定自身的出场与否,以及每次发言的方式与长度。
  从功能上来讲,以其在音画整体叙事中的不同作用,电影音乐的基本功能也有了大致的区分:
  1、节奏作用:作为对环境声和人声的替代物,或从听觉上强化画面形象运动极其节奏。
  2、戏剧作用:创造或渲染环境气氛:赋予情节和动作以情绪、情感色彩、以音乐性格为暗喻符号,对不同主题进行价值判断和表达。用音乐音响符号象征性的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3、抒情作用——在电影需要重点进行情感释放的段落,以音乐作为——超过画面的——主要表现因素,集中进行情感的抒发。
  在建立了上述认识之后,了解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特殊作用。画面因有声效的加入而更加丰富,触动受众的内心感受。这也是前文所提到音乐“隐内容”和“多义性”的特殊魅力所在。
  然而纯音乐与电影音乐的最大区别在于,电影视觉的导向性使音乐不完全自由化。它的创作不再是所心所欲。电影音乐的时间长度、出现的次数、结构完整性等等,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音乐在不同领域起到不同作用。它与屏幕的结合,使音乐更普及化、形象化。有助于传播,同时也为电影增彩。因此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电影音乐为电影艺术开拓了具有深广意义含量的“四维空间”。所谓“四维空间”是指超出剧情的现实发展,超出人物现场的具体情感状态,以一种“自为”的方式所产生的表现作用。当然哲理所说“超出”和“自为”一定是与剧情有着某种联系。
  电影音乐利用一种与剧情平行发展的手法,它的作用既超出了具体的情节。又为情节的发展进行了某种提示,以音乐的方式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前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重叠起来,以此使这一场面具有多重表现力。这实际上就为这一场面拉出了另一个空间。一般情况下,演绎故事进程的现实空间,我们称为“三维空间”,这超出现实空间的另一个空间,我把它称为“四维空间”。这一空间的营造不仅可以为电影剧情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展示提供更为丰富的表现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电影中所蕴涵的文化意蕴、哲学警示以及潜意识中的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感悟。
  对于这一方面来说,在电影诸多手段上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
  美国电影《与狼共舞》中的音乐就是运用“四维空间”非常成功的例证。整部影片在音乐的烘托下,增加了富于哲理的深层含义。
  影片中的大部分音乐都被“性格化”了,以铜管乐的悠长气息,以简洁开阔的音调,营造出一种舒展、宽广、纯净、悠远的气氛,尽管形态十分丰富,但都“融解”在广袤的大自然当中了,并以此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场景,譬如:顿巴上尉初次到边境兵站萨治堡的路上。音乐使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得广阔的土地和人物的性格都显得开阔而粗犷:友好的苏族印地安人和顿巴友善地交往时,同样的音乐显示出宽大的胸怀,为这些笨拙又有些可笑的善意的行动蒙上了一层温暖的轻纱:当影片中表现印地安人与水牛搏斗的壮阔场面时,又是同样的音乐,在激烈的争战场景中赞美着水牛和人的雄健之美……音乐在这样的场景中拉出的“四维空间”以超然物外的庞然大气,为不同的情节赋予了一个共同的深刻含义,即渲染大自然与人的亲和关系,并以此“理解”着大自然和人的事事人情,将血腥的争斗,高远的地貌和人之间细微的情感变化全都包容在一个文化理解的氛围中,以一種天地人间之大和和大美的哲理,引发人广大的思考。
  在这部电影中,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因为大量的镜头中没有语言,音乐可以毫无遮挡地浸润到你周身的感官中去,你也可以毫不注意它的存在,因为它与任何镜头都保持着亲和的关系,它所拉出的“四维空间”与故事所占有的空间是相交融的,这也意味着,音乐随时随地都在“俯视着”故事的进行过程。以它所营造的庞然大气的哲学胸怀关照着全剧的演进,为全剧创造了一种雄浑的格调。
  从这一角度看,音乐所创造的“四维空间”的实际作用,往往是挖掘电影本身的意义内涵,在镜头和语言无法表现的时候,充当意义的表现主体。有时又好像是意义的添加剂。以音乐特有的表现方式展现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内涵。揭示人物深层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人物关系。
  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可以很好地给予说明。由著名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演奏的这段音乐已被许多音乐爱好者耳熟能详了,它早已走出电影,被改变成多种版本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从纯音乐的角度,这是一段非常抒情优美的旋律,以环绕型和级进的旋法为主。拌之以向下的跳进。整个旋律大部分的音调走向是向下的进行,听起来非常深情。其中还运用了模进和大量的重复型音调。散发着隽永的执着和恳切。
  这段音乐如果不和电影相联系,是一段很好的赏听音乐,你可以在此中流连忘返,可以在音乐中投入无限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感动。而且由于旋律以下行为主,让人听起来非常松弛、悠然。但是当这段音乐被放在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残酷摧残犹太人的影片中就大不一样了。
  在影片中,这个主题起初代表着辛德勒的良知,当辛德勒从商人的立场抬起头来,开始被残酷的现实触动,初次良心发现的时候,主题音乐轻轻地点描了一句。当辛德勒开始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犹太人的时候,主题音乐开始间或出现在辛德勒周围。当影片结尾处德国投降,辛德勒把工人们召集到工厂的大厂房,向工人们告别,告知自己作为战犯,明天一早就要逃走的时候,工人们连夜用自己的金牙为辛德勒铸造了一枚戒指,并联名签字表明了辛德勒挽救了上千犹太人的事实和对他的感激之情。第二天早晨,辛德勒出发前,上千犹太人为他送行,这是影片的高潮处,主题音乐第一次非常突出而完整地出现。
  人们目送辛德勒的汽车开走了,但主题音乐中蕴含的种种无法释解的深重的情愫却永远留在了观众的心里。
  这段音乐在影片中承载着多重意义:
  1、以它本身所具有的美好代表着人性的光辉,关照在整个影片之上,与影片中演绎的 现实形成了多重的空间(“四维空间”的比照作用)
  2、为影片主角辛德勒的良知发现铺设了逐渐发展的线索。
  3、与影片中心内容,既揭露纳粹对犹太人灭绝人性、残酷迫害的种种行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此来对照深化影片的主题。
  4、由于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两次完整出现都是在片尾,使得它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是整部电影不断意义添加的结果。从接受的角度,它的意义承载具有概括整部影片的作用。
  《钢琴课》里的旋律确有极微主义的韵味,但在技法处理上更加贴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将极微主义改造成一种风味不太纯正的混合形式,加了点印象派、新古典主义和现代派钢琴手法做佐料,让音乐听起来饱满华丽,很讨乐迷喜爱。
  《钢琴课》历经十几年的风霜考验,不论电影还是音乐都成了一代经典。连一些中文音乐网上都有关于这部配乐的教科书式的赏析文章。一部艺术作品一旦被进行教科书式的归纳与赏析,说明外界已经完成了将其作为经典的塑造过程。现在《钢琴课》已经享有了这一荣耀。并在逐步迈向家喻户晓的认知程度。
  配乐开始是一段容易让人忽略掉的管弦乐,作家运用简约派的重复旋律将弦乐意境无限延伸,在简单的重复中陡然结束。这是标准的简约派手法。略显沉闷的弦乐结束后,立刻引出第一段钢琴主题“我的秘密”,这是整部配乐的兴奋点之一,极具印象色彩的旋律线条在哀伤清淡的触键下显得寂寥而落寞,仿佛看到主人公艾达在海边抚弄着钢琴,迎着海风独自起舞。不久第二段钢琴主题以“心灵渴望欢乐”和“约定”的标题先后出现,旋律活泼灵巧,音乐在轻快的琴键跳动下暗藏危机。优雅古典的钢琴旋律在平缓但内具张力的弦乐衬托下散发出遗世独立的凄冷情怀。接下来的“the scent of love”和“deep inthe forest”分别是第一段和第二段钢琴主题的再现和变奏,一个静谧安详一个浮躁煽動。两个大主题在乐段中前后映衬,相互角力。在动静所形成的戏剧氛围中尽情挥洒。迈克尔·尼曼通过简约派特色的简单旋律重叠和古典管弦乐的瑰丽技法制造出随音乐韵律起伏的动静转化。这种动静的营造正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主人公艾达在感情的激荡中既享受又惊恐的心理,两段主题钢琴的动静角力象征着影片中两个男主人公因为艾达而展开的无形争斗。迈克尔·尼曼准确地表达出了影片潜在的戏剧冲突和观众观看影片时的矛盾心理,作曲家对简约派创作手法的改造很成功。巧妙地把重复延展的音符状态隐藏在瑰丽动人的旋律线条下,成为优美形态的助推器,没有人会拒绝一次次地被感动,这样的重复于是成为渲染主题甚至含有煽情色彩的重复,把极微主义所倡导的艺术表达效果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颠覆。
  在迈克尔·尼曼的改造下,钢琴的旋律片段带有强烈的绘画效果,连绵起伏的旋律重叠使每一个音符成为流入内心并让人隐隐作痛的根源。不只是钢琴,弦乐在乐段中如清晨的薄雾笼罩在四周。仿佛一个无形的力量将所有乐器和音符都约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形成相对封闭集中的表达效果。钢琴的重叠与弦乐交织成一个巨大的网,将人的心绪缠绕其中,乐句此起彼伏的连绵伸展让思考甚至呼吸变得异常困难,只能跟随旋律的引领茫然漂流在无形的旋涡里。简约派作品本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延伸空间,依靠旋律的线性回旋逐步增强效果,并在一次次地循环往返中进入高远的审美境界。迈克尔·尼曼的做法恰恰相反,他在一个封闭的音乐场景里对简约派旋律进行细微刻画,使音乐在行进过程中既保持延伸的可能,又让其在无限循环中找到归属的意义。尤其是几个钢琴变奏乐段,在钢琴进行多次旋律往返后,弦乐适时加入,把钢琴重新带入整合的轨道,好比给极微主义加了一道墙。不让它沿着一条路无止尽奔跑下去,这是迈克尔·尼曼对极微主义创作理念的深层次改造。
  配乐中的管弦乐段在简约派的束缚下也显得极为克制。没有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式的铜管喷发和弦乐倾泻。最快速昂扬的“a wildand distant shore”前半段也只是弦乐的不断重复快奏,铜管很少登场,旋律特色并不突出。配乐的最后四轨都是管弦乐段,我们也没有听到迈克尔·尼曼在最后这几段中进行总结性的煽情运动。相对前面华美的钢琴片段,这几段时间并不短的管弦乐处理得似乎太随意了些,没有了华丽乐段的变奏,代之以平铺直叙,不痛不痒的线性流动,简约派的特点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和声织体松软无力。缺乏主心骨,听起来冗长拖沓,作曲家不经意就把简约派的弱点暴露出来了。
  《钢琴课》配乐成为经典的最重要标志是华美优雅的钢琴主题,这两段钢琴旋律成为我最钦佩迈克尔·尼曼的地方,能将简约派的理念转化得如此自然和谐,让人乍一听几乎感觉不到简约派风格的存在。正是精妙的旋律设计使简约派风格得到扬长避短的发挥。人们忘了千篇一律的冗长反复,被印象主义的瑰丽旋律深深吸引,简约派风格在旋律中获得重生。获得更大范围的欣赏人群。前面已经提到,旋律的可听性随着极微主义技法的重复推动产生了煽情的表达效果,这是《钢琴课》音乐的最大特点,可以说迈克尔·尼曼无意中对电影音乐和极微主义做出了双重贡献。一方面,电影音乐可以吸取极微主义的创作手法。对场景气氛的渲染进行另一角度的阐释:另一方面,极微主义也可以借鉴《钢琴课》成功的经验。在音符实验中更加注重旋律性的表达。
其他文献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安迪就是因为始终怀有希望之心,在自身得到救赎的同时也拯救了别人。瑞德在遇到安迪之前,已经逐渐适应了肖申克监狱中“体制化”的生活。瑞德甘于在狱中麻木的度过自己的下半生。在瑞德心中,没有希望,没有自由更没有未来。在瑞德看来,在肖申克监狱不要有任何希望,希望是痛苦的根源,而安迪坚信希望是美好的东西,恐惧使人沦为囚犯,希望使人获得自由。[1]安迪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和始终心存希望的人
摘 要: 本文从社会伦理、传统礼教、人文心理诸方面详细、全面地阐述、分析了小说《金锁记》中女主人公七巧悲剧命运的根源,深刻反思了中国封建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以唤起当代女性在社会中的自我意识。  关键词: 《金锁记》 七巧 女奴 守财奴 殉葬品  张爱玲的小说,大多写女人,写人和人之间的不和谐,写人与人之间的错位关系,写人在错位状态下的丑恶、刻毒。在错位的状态下的理想和热情是荒诞的、可
摘 要: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带有浓郁的悲剧意蕴。在小说《半生缘》中最具有悲剧性代表的莫过于顾曼璐这个人物形象,她的整个人生都充满了悲剧性:亲情悲剧;爱情婚姻悲剧;人性道德悲剧。研究其人生悲剧对于探讨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半生缘》 顾曼璐 悲剧人生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文坛上独树一帜,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多以苍凉为底色,进而在苍凉之上描绘芸芸市井众
欣赏漂亮的靓女照片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是学会拍摄靓女则是更让摄影人心动的活计。业余摄影爱好者也能学会也能拍精彩吗?  靓女的优美形象来源于自身的气质和身材,但更多的还是摄影师的塑造,明白这个道理对于广大影友来说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看到拍摄的经过,你就会豁然开朗。掌握拍摄的规律,你照样也能拍出优美的靓女照片。  本文所展示的作品来自几位业余摄影爱好者,这些靓女图片是他们在北京751时尚
摘 要: 作者通过对在2014年报考××大学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低。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的试题做有效的评估, 找出硕士研究生在英语入学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考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质量,并为准备考研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英语 考试成绩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
摘 要: 20世纪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与中国女作家张爱玲虽来自不同的国度,但经历了同样痛苦的童年生活与漂泊生涯,造就了两者于创作的狂热与对文字的真情。她们不约而同地把笔锋聚焦于道德失落后的现代社会生活,以及战争所带来的人性创伤与情爱残缺。文章通过对比阅读杜拉斯的《广岛之恋》与张爱玲的《封锁》,发掘了两个文本中呈现的空间艺术之异曲同工之妙,揭示了两者在人类灵魂母题上绝望与苍凉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 空
摘 要: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最受欢迎的长篇小说之一,用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深入骨髓的隐喻、脱离现实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自我救赎。本文从“疏离感”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田村卡夫卡、中田、佐伯、大岛等主要人物的命运及其象征意义。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疏离感 孤独 距离 象征  村上春树是现今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虽然屡次与诺贝尔大奖失之交臂,但是“村上热”不仅成为一种文学现象,而且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对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图书馆学生参与管理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做好组织和管理参与图书馆管理学生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生参与管理 参与模式  1.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学校扩招给高等学校带来了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挑战。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支柱之一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摘 要: 古老的阿拉伯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武器的美国及欧洲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近现代以来,处于不断接触中的东西方文化成为阿拉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话题,其中最早涉及这一问题的长篇小说是陶菲格·哈基姆的小说《东来的鸟》。通过对小说主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陶菲格·哈基姆作为最先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徘徊和困惑。这种困惑也是早期接触西方文化阿拉伯知识分子
摘 要: 金庸作品独特的哲学价值和武侠思想与《周易》的影响密不可分,小说中复杂的文化、社会、历史、兵法及艺术等,莫不依“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衍生发展。文章以“倚天屠龙记”为例,探讨金庸武侠思想的正与邪、武功追求的阴阳平衡、岛屿生活和人生梦想、精通医术和治病救人、感情矛盾和追求境界。在生成演化和文化传承中,“天人合一”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金庸 武侠思想 周易 《倚天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