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是培养德、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也是实施和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资源。加强美术教学中烦人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中丑美及其善恶的辨别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端正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和优秀作品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德育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一、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现状
  第一,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迫于升学的压力,很多学生及家长没有认清美育、德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位置,认为美术教学是有可有无,认为美术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并无实质意义,把重点全放在主课上。因而美术教育得不到重视,更谈不上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创新教育,就算是美术特长生也是迫于考试,只练就考试的本领,而在思想上忽略德育教育。第二,高中美术教学的设备和方法比较落后。高中美术教学不重视,因而也导致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老师用传统的教具(教科书、挂图、摆件)来教学,教学模式简单,学生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进行创新教育。
  二、探讨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1.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了做好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制作精美的课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很多学生的美术功底较弱,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美工设计,并在美工制作中巧妙地渗透德育。如在制作书签时,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书签上做彩绘,还可以让学生在上面写诗词和祝福语等,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赠送书签作为祝福的礼物。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美术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2.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德育渗透的有利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利源泉。”创设美的课堂情境,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的渗透活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设置了九个模块教学,涉及面广,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出更多的德育内容。学生通过鉴赏古今中外各类经典美术作品,不仅能领略到美术作品带来的视觉上的艺术享受,而且能通过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等信息培养人生观、价值观。
  3.充分利用教材和我国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
  高中的美术教材内容设计科学合理,充满艺术气氛。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南朝著名画家谢赫曾经在《古品画录》中说:“绘画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我国有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凝聚着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例如诗佛王维的《辋川图》,画圣吴道子的《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和《天王送子图》,徐渭的《墨葡萄》,王冕的墨梅与荷花,郑板桥的竹子、怪石与兰花,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张大千的山水风光等等。许多画作都符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王冕在《墨梅》这一作品中题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开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将诗风、画风与人格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高风亮节的情操。郑板桥在一幅《墨竹图》中题道:“不过数片叶,满纸具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在《兰竹图》中寫道:“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表达了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分析艺术家人格,完善自我修养
  不仅仅是作品能渗透德育,给学生带来启示,作品的创作者亦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对象。能够创作出有生命、有精神的作品,创作者本身也是道德修养十分优秀的人。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怀着敬佩、学习艺术者的精神。如,德国著名版画家、雕塑家珂勒惠支倾其一生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贡献,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赞扬她是一位有丈夫气概的女子。放眼她一生的创作,都是充满激情,不改初心,以她特有的手法表现出底层人民、劳苦大众的苦难和他们为摆脱现状所作的斗争。如她的铜版组画《农民战争》等,都致力于描绘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再如,我国现代著名画家蒋兆和为了完成《流民图》,专门到上海、南京等地搜集资料,其间画了无数幅人物肖像、速写,最终完成了创作。这充分展示了艺术家对劳苦大众的关怀。
  5.借助美术作业,塑造良好修养
  作业是美术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学生在接触了众多作品之后,教师给其布置作业,这是一个沉淀、领悟的过程,能有效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内在修养,不断完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以作品的方式呈现。
  考虑到学生的美术学习是非专业的,笔者一般会给其布置临摹作业。学生刚接触高中美术时,欣赏了很多雕塑作品,刻画的都是历史上的伟人,很有教育意义。笔者会挑选一些难度适中、适合绘画的让学生进行临摹。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绘画技巧,还能了解相关人物的事迹,领会其优秀品质。此外,笔者会带学生外出写生,回归自然,这也是渗透德育的方式。自然的魅力无与伦比,回归自然会让学生沉浸在生命的海洋里,发现隐藏的美丽,爱上淳朴平凡的生物,用画笔烙印在心中。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并且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
  美术教学具备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与认知功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美术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和我国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将德育教育成功地融入到美术欣赏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相毅敏.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德育因素挖掘探究[J].艺术教育,2015,03:95-96.
  [2]卜范鹏.高中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158.
  [3]李南平.论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德育教育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5,56:178.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三种不同基底材料的烤瓷全冠(Baked Porcelain crown)修复后基牙不同时期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的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
牙周病基础治疗是治疗牙周病的最基础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创新,患者对牙周病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在促进牙周病基础治疗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的目的正是
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育,既担负着强健学生体魄的重要任务,又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任,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迫在眉睫,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有效、有益、有情的课堂,并逐步向追求学生身心愉快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情感教育  G623.8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发展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在高中这个塑造人格、培养性格和锻炼能力的阶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人们并没有给予体育教学足够的重视,但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能力锻造是国家培养适应社会要求、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自主学习能力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