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年,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发生了一次显著的跨越:人们对于创新的认知和行动,从“信息经济”升级为“数字经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将“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作自身求新求变的时代底色。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都被赋予很高期望,特别是企业的数字转型,在中国正在形成规模巨大的新市场。
  但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扩张因风投降温而逐渐退潮,大众对野蛮成长也开始了反思,这让仿效互联网模式进行数字转型的传统企业五味杂陈。回顾埃森哲首次提出“数字经济”大趋势以来的研究与分析,对照全球大型企业数字转型的沉浮教训,我们发现了一个朴素的规律: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在管理层面上理解数字转型,就会阻碍数字转型真正实现其价值。
  企业切莫给数字转型披上浪漫外衣,而是应当管理好数字转型进程。数字化是一个管理命题,须贯穿于整个企业,从战略、组织一直到运营的各环节,使其落地并创造价值,这个过程是可管理的,价值创造也是可衡量的。

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一个管理命题


  在与他人合写的一篇文章中,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直言了传统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进行数字转型的艰难,并指出必须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寻找前进道路。
  “制造企业信守的是持续改进模式,数字化企业信奉的则是持续创新。对于那些专注于提供经济型、效用型产品的传统企业来说,敏捷、快速、简约且實时响应实在是太高的要求了。”伊梅尔特写道。


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一个管理命题,虽然它看上去比之前的管理命题更具技术性。图/IC

  尽管如此,企业却不能轻易将数字化能力拱手让人。伊梅尔特写道,企业在组织内部打造数字化能力将有助于提升绩效,加强核心能力,也会重塑企业文化,使产业员工和数字化员工能够携手提供基于软件的服务。
  这和我们的发现不谋而合。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口号诱人的技术选择和解决方案,不少企业都有很高的投资热情,浪漫地认为只要投资这样的技术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转型企业将投资转化为优异绩效的并不多,反而容易在这个过程中顾此失彼,企业绩效不升反降。
  传统企业面临的是多速度、多层级的数字转型:管理者站在数字化营销的角度,会看到新的收入增长机遇;站在数字化运营的角度,会看到降低现有业务成本、提升资产使用效率的好处;站在开发创新业务的角度,又会看到制定长期战略、管理组织变革和人才结构的挑战。
  前台的数字技术,用于市场营销等贴近客户的环节,需要高度灵敏、富有弹性的响应和迭代能力;中台的数字技术则关注供应链、渠道等方面管理效率,需要较高的成熟度、具备能够标准化共享的规模效应;后台的数字技术,重心在于保持财务、人力、资管、合规等部门的稳定与安全。
  对于大部分守成的行业龙头企业来说,需要恰当地运用数字技术改造并提高现有核心业务,同时开拓新业务机会。难点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最终实现新旧增长动能的切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最高管理层是当仁不让的决策者和带头人,需要在持续的转型变革中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
  数字化转型管理者应当具有统筹这种复杂性的洞察力和领导力。归根结底,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一个管理命题,虽然它看上去比之前的管理命题更具技术性。

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上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实践有效的管理之时,自动化技术和其带来的变化同样裹挟着企业和周遭事物。在纷繁复杂的讨论中,德鲁克准确地预言了新技术不会使机器取代人力,相反会需要更多训练有素的团队,而且技术人员需要以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
  如今,面对数字化革新,我们可以进行类似的思考,把数字化看作组织工作的一种新型方式:当数字化贯穿企业前、中、后台,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业务议题之后,企业部门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各种人才的工作岗位和绩效指标将被重新定义,企业外部的商业合作生态也将空前拓展。简言之,数字化能力将为企业构建出新的增长曲线, 而管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则需要践行三个原则——长期绩效、组织活力和社会契约。
  1.关注长期绩效。
  投资数字技术或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发现,不同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或许已经接近,然而绩效成果却有云泥之别。
  埃森哲针对中国企业的研究发现,数字转型领先企业在成长性、盈利性、股东回报等指标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人,在过去三年中,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4.3%,是其他企业的五倍还多。领军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也达到12.7%,远高于其他企业。
  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仅把绩效目标设立在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或者完善数字化渠道)已然不够。与只看成本、净收益指标的企业相比,关注长期绩效将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回报。
  我们接触到的一些企业领导人希望通过数字化,当年就使营业额翻番。当发现这一目标无法实现后,便退而将数字化实施交给IT部门负责人。而转型领军企业的一把手则持续关注如何利用数字化创造更多价值——达成核心业务的增长、开拓新业务、建立或融入生态系统。
  数字技术普及之后,未来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不在于使用新技术,而在于管理思维、管理模式的数字化——从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入手,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自己所处的生态系统融为一体。
  以宝钢集团为例。在数字转型的过程中,宝钢以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全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应用为基本路径,目标是构建集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互联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体系。此外,宝钢为下游客户提供专业的定制服务。通过智能制造系统,宝钢根据客户的生产计划,自行计算出所需生产钢板的类型和数量,并据此安排生产。   2.重塑组织活力。
  投资于真正的增长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工作,企业需要建立新的绩效评估体系,和相应的组织变革,否则无法成功转型。
  埃森哲的研究表明,组织管理上的沉疴痼疾是影响企业数字转型的重要障碍,例如部门之间的壁垒严重影响企业建立统一高效的数据平台,管理决策的短期性也无法支撑企业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
  在分析了150多个企业中的250项重大变革之后,我们发现,高绩效企业在实施变革举措时,其成本管理、客户服务水平以及效益,自始至终都在上升。优秀企业实施的业务财务一体化、非核心职能共享化等变革措施比一般企业要多出三成到五成,实施速度也更快。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管理命题不意味着企业应当延续过去的金字塔管理模式,恰恰相反, 要想大幅提升转型成功的概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内部流程,实施分散化决策、灵活授予基层自主权。企业需要更开放的心态,建立起更具活力的组织文化。
  海尔公司的组织变革提供了一个样板,其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全部分拆成3000多个小微团队,各自独立运营,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全部让渡给团队,让团队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又可以全流程把控产品供应鏈。它们通过“人单合一”的方式,把员工和用户连接在一起。这些小微团队各自都是自主经营体,谁的用户体验最佳,谁的团队就能延续存在并得到壮大,而营销、财务等职能部门则以平台化服务高效支撑业务团队。这种创客文化改变了产销分离的旧组织,锁定用户不断出现的个性化需求,在白热化的家电市场竞争中为公司赢得先机。

图1:埃森哲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模型



注:数字转型指数的指标体系共设四级: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18个,四级指标52个。四级指标为数据采集项,分值为0-100。制图:张玲

图2:转型领军者绩效表现显著优于其他企业



注:我们参考行业专家意见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对企业所提供数据的合理性进行确认。资料来源:埃森哲研究、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必须考虑AI机器和人类员工协同这个新命题。现在,这两者之间产生了一个“缺失的中间地带”。
  企业应当构建全新的AI机器与人的协作方式,让二者各施所长:人类负责开发、培训和管理各种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机器则能帮助人类实时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形成前所未有的数据驱动型洞察力。
  3.缔结企业新契约。
  随着新兴技术和平台模式的成熟,原本属于企业内部治理的问题开始被外部各方审视,结果很难令人满意——在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却受制于数据安全、偏见以及所谓的“数据杀熟”;在企业之间,数据质量和网络安全等依然是阻碍大规模应用新技术重要原因。
  当下的转型变革的特点是技术与人形成一种双向关系。数字化企业需要认真考虑与技术、商业、人三者的关系,构建新的社会契约关系。
  新契约将围绕数据的权利归属和使用方式等关键问题,在社会公共数据、用户个人数据、员工工作数据和企业运营数据之间取得新的平衡,通过透明的治理机制,既能激励企业创新,又关切社会道义与个人隐私,把选择权与各方利益的平衡置于数据驱动的交易发生之前。
  企业需要进一步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将连接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接触点”转变成“信任点”,才能化解诸多尴尬和挑战。在数字化客户体验这个市场竞争制高点上,真正的成功企业善于将用户让渡数据访问和使用的过程,公平善意地转化为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便利的过程。而非滥用用户的数据让渡,将其用于与用户无关甚至有害的业务之中。
  此外,算法公正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未来,几乎所有企业都将依赖算法做出关键决策,因此避免算法偏见,光有公开透明还不够,企业还应开发可打开人工智能“黑匣子”的工具,以审查数据源中的潜在偏见。埃森哲已经开发出一款评估算法是否公正的工具,能快速识别某一群体是否会被算法不公正对待。
  中国的现代化企业从发轫至今,纵然时间不长,转型这个词对它们来说也并不陌生。这一次,数字技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对企业运营和商业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谓蔚为大观。但是,随着新奇感的消退、新产品和新服务尚未破茧成蝶,企业开始复归冷静,数字转型领域也正面临去芜存菁的选择。
  埃森哲有幸与中国企业共同经历了过去数十年的变革,在最新的这次数字变革中,除了技术应用,我们更希望看到企业收获的是更开放的思维方式、更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把握新增长曲线的勇气和动力。
  (作者为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编辑:马克)
其他文献
北京百度总部。图/视觉中国  2019年5月17日凌晨4点,百度(BIDU)的财报发布团队已经忙碌到最后关头,在困倦和疲惫中匆匆睡去。他们此时完全不知道,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的离职消息将在1小时后由公司最高层面宣布。紧接着,内外将引发轩然大波。  这位扎根14年,在百度内部犹如“磐石”一样的人,去年底悄悄购买了行李箱,开始有计划地从北京办公室和居所往上海家中搬东西,到离职当天办公室已
期刊
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这份由最高决策层出台的文件,被规划系统内部专家称之为“转折性大文件”。《意见》将一改过去不同规划“打架”的局面,自上而下地构建“多规合一”的体制机制。  《意见》提出,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将成为国家空间发展的指
期刊
中美贸易谈判正在进行中,美国提高关税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等措施的出台,近期会对外贸企业以及国际资本在国内的投资等产生影响,并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近期的就业形势。  因此,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稳定社会的各项举措抗御风险,并增强我们在谈判中的自信,增加就业是关键。未来的就业机会在人口流入地区  目前中国第二产业就业呈下降态势。2012年-2017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五年下降,从2.32亿人下降到2.1
期刊
今年3月21日,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神州数码”)“三喜临门”。  这一天,在华为生态伙伴大会上,神州数码与北京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共促云生态建设;在北汽蓝谷信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与北汽蓝谷信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推汽车业数字化转型;在阿里云2019年北京峰会上,又接过了阿里云全国总经销商的牌照。  这凸显了神州数码在云世界的价值。一位公有云公司高管对《财经》记者说,To B市场的规则轻
期刊
数字经济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新的经济形态,促进和壮大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跨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按照這个趋势,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以5G和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重要引擎,
期刊
当前,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消费者行为模式持续变化、市场竞争格局悄然生变,驱动着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向数字化阶段发展,全球金融机构也先后开启数字化转型征程。  从转型路径来看,由于金融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产业根基深厚、监管体系成熟,金融机构内部体制机制与企业文化相对固化等原因,金融机构的经营存在单一方向“惯性”,难以开展颠覆式变革,多采用渐进式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网易严选成立三年,电商业务正快速改变着网易的业务结构。  网易曾严重依赖游戏业务的增长,但电商业务占其总营收的比重正快速上升,从2016年的11.9%增长到了2018年的28.6%,逼近网易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电商活跃用户数也在三年间增长了5倍,达到4100万人。网易严选和网易考拉两个电商项目已经成为网易的增长引擎。  也因此,网易电商业务增速放缓在过去一个季度引发了市场担忧。2018年其电商增速是
期刊
2013年4月,德国首提“工业4.0”战略。2019年2月5日,德国正式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明确提出在某些领域德国需要拥有国家及欧洲范围的旗舰企业。  两天之后,2019年2月7日,美国发布了由总统特朗普亲自主持制定的未来工业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先进的制造业技术、量子信息科学和5G技术列为“推动美国繁荣和保护国家安全”的四项关键技术。在白宫官网上,这份规划的标题是——“美国将主宰未来工
期刊
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讨论的热词。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本身全面转向2B,开始和更多不同的传统行业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传统行业也迫切需要数字化,找到产业发展新动力。  永辉是一家做生鲜超市起家的商超企业,如今在永辉云创发展出了超级物种、永辉生活、永辉到家多业态。业态多变化的背后,其实是用户需求的多变化,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用户需求?只有数字化。将用户数据化,从传统商超行业面目不清的“客流
期刊
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推开,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对于中国市场各行业的众多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所蕴含的可观商业价值吸引力巨大。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8年对中国市场近 200 家企业高管就数字化转型推进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已经决心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近80%的受访高管认为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变革创新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提到中国的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