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制造:网易严选三年得失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o_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易严选成立三年,电商业务正快速改变着网易的业务结构。
  网易曾严重依赖游戏业务的增长,但电商业务占其总营收的比重正快速上升,从2016年的11.9%增长到了2018年的28.6%,逼近网易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电商活跃用户数也在三年间增长了5倍,达到4100万人。网易严选和网易考拉两个电商项目已经成为网易的增长引擎。
  也因此,网易电商业务增速放缓在过去一个季度引发了市场担忧。2018年其电商增速是65%,2019年一季度进一步下降到28%,而在2017年,网易电商业务增速是157%。
  一些分析认为严选模式太重了,一旦供应链失控,也许会成为下一个凡客,这是一个曾红极一时、后被14亿元库存拖垮的服装电商。严选模式与此前所有主流电商最大的区别是,它做自有品牌,参与产品制造,无法轻装上阵。网易严选出现前,天猫、淘寶、京东等电商扮演的是交易撮合的平台角色,不负责产品质量好坏,库存由销售方承担,模式很轻。网易严选与工厂一起开发严选logo的产品,同时担库存,产品不好卖,被拖累的是网易严选,为此,它还需要维持几百人的商品和品控团队。
  对于上述问题,网易严选副总裁石闻一表示,严选是一个与制造业结合的新互联网模式,这个模式是一个探索了三年的婴儿,产品的迭代也处于中间状态,需要时间。她也认为,电商的数据优势和工厂的制造能力相结合,可以诞生更符合消费者偏好的商品。以下是《财经》记者与石闻一的对话:
  《财经》:三年后再看严选模式,它“新”在哪里?
  石闻一:中国消费者对品质好坏有区分能力,渴望好商品,但满足这部分消费需求的品牌商分销环节多、价格高,我们找到了最源头的制造商,做DTC(Direct-to-Consumer)品牌,让消费者以低价买到高品质商品,同时网易严选获得一个合理的利润。
  《财经》:严选模式和天猫、京东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石闻一:严选是品牌,后者是平台模式,在平台上谁都可以卖商品,有的东西好,有的不合心意,你不能保证那是不是消费者想要的体验。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库存由制造商持有,但是平台模式不能保障销路,严选向工厂下订单,背库存,保证销路。品控方面,500家合作工厂中,三分之一是严选深化合作、驻厂做品控的工厂,没有其他哪个电商平台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会看打样样品和真实产品是否统一,例如服装的缝线、锅的涂层厚度是否一致,产品各项技术参数是否一致。
  《财经》:网易严选如何与工厂一起做产品?
  石闻一: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是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一万个相同的杯子效率最高,我们的专长是提升工厂对消费者的理解,以及产品与消费需求的契合度。例如,一家为严选提供高级家纺产品的制造商,印花和色织能力达到前沿,但以前只给国内外大品牌代工,对消费者的理解总是隔了一层。我们把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它们,帮助它们更好地抓住消费需求,在帮助工厂提升消费需求理解时,我们不是把一条条消费评论读给对方,而是把几万条评论做语意分析,用量化的语言告诉工厂,多少比例的消费者反映某一部分的问题。
  《财经》:反馈消费需求之外,严选会介入工业设计和制造吗?
  石闻一:严选作为品牌商,肯定会主导商品定位规划,参与工业设计,把握商品外形和功能特点。例如,我们调研消费需求,发现消费者经常忘记喝水,有时水过烫,有时又过了适合的温度,我们就和工厂一起制造了一款能够提醒喝水、显示水温的智能保温杯。在工艺阶段,我们发现杯体喷漆有小尘点、不平滑,会与工厂协调,升级车间为无尘喷漆,我们也会要求工厂改进制造工艺,例如调整杯子弧度,使得杯体更加美观。


网易严选在网易杭州总部的实体店。图/视觉中国

  《财经》:网易严选介入生产对降低成本有什么益处?
  石闻一:我们参与制造环节、达成降本有几种情况。一是在产品改造中降低成本,严选会和工厂一起探索成本最优的方案。例如,许多旅行箱前面都有一个挂包的扣,使用频率低,但去掉这个扣能省十几元的成本,我们就和箱包工厂一起研究,如何去掉这个扣,优化消费者最需要的功能;二是定一个更大的销售目标,扩大销量,降低单品价格,提升整体毛利额,发挥电商优势;三是通过集中采购节省原材料。比如,我们和多个制造商一起做羽绒的原材料采购策略,羽绒既用于严选卖的羽绒服,也用于羽绒枕、羽绒被。
  《财经》:外界认为严选模式很重,要担库存,如何回应这个质疑?
  石闻一:严选和其他精品电商不一样,是一个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品牌,直接跟消费者交互并根据消费需求进行商品打造,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敢承担库存,也就是为制造商承担一定风险。因为工厂的最大诉求依然是订单,给工厂订单,让它看到订单增长后,它才会跟着你做一些改变,如果我们不备货,初期就不会获得信任。所以我们与工厂建立联系的过程是,建立合作,在订单增长过程中去谈如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产品工艺。
  我们和南通一个做四件套的制造商合作,让工厂了解我们是帮助它扩大产能,帮它赚钱,它才与我们的驻厂品控团队和供应链团队一起提升品控和工艺,现在这家工厂两年多营收增长七八倍,工厂人员从几十人增长到几百人,80%-90%的量供给严选。
  《财经》:那么网易严选如何解决外界担忧的库存问题?
  石闻一:备货风险不只在于绝对数量,沃尔玛有上百亿的货,一些小品牌有几千万的货,谁的风险高?还是要看整个供应链是不是端到端,如果商品出现慢动销,有没有能力去解决。其实备货的过程也在训练严选,没有备过难卖的货,不会知道什么货卖不出去,什么货用什么样的订单频次和运营节奏去做。我们备货不会超过正常范围,同时我们在不断训练供应链,使得备货能够更精准。   严选是自建渠道,销量变化能直接反映出来,我可以看到所有商品的动销情况,看到哪些商品出现慢动销,我们有动力去做推广促销,给更多流量,更好地传递商品卖点,降低库存风险。 比如服装,上市后十天内,一批货50个SPU(指商品最小单位)中3个出现慢动销,我们就会在初期做活动,不会等到销售期末才发现,那库存减值风险就非常大了。
  由于温度变化与服装销售有直接关系,每年10月、11月厂商都盼着降温,这样羽绒服的销量就会一下动起来,我们的数据能够反映全国各地的气温数据,并连接销售预测和备货策略,有效管理动销情况。这件事工厂自身做不到,因为没有整个供应链端到端的掌控。
  《财经》:网易严选的数据管理系统由谁开发?
  石闻一:网易严选自己开发,用于做销售数据分析、预测和库存管理。服装的特点是短周期,价格随季节变化非常大,一个工厂一个季度大概几千到上万件的量;食品从库存入仓开始就需要注意效期管理,看动销是否符合预期;纸巾一单最小下单量就有10万个,下单门槛很高。每个产品品类有自己的特点,不同品类需要做不同的数据分析工具,也能帮助工厂做运营,如果一类服装的生产周期是15天,有不同颜色,工厂会备15天的销售量,其他布先不染色,上线第一天分析出市场反馈、做出销售预测后,我们再和工厂决定剩下的布染成什么颜色,实现供应链安全库存降低。
  《财经》:有电商在做先下单、后生产的柔性制造模式,严选怎么看?
  石闻一:完全有订单再生产,其实库存周期备在了消费者那边,消费者需要接受至少7天-14天的等待以完成生产周期。但市场上有这么多现货,消费者为什么愿意接受期货呢?除非你能够把成本降到最低,把备货成本返给消费者,但这又跟备货差异不大。柔性供应链是大家共同的发展目标,但不能让消费者买单,需要平衡,严选走的是比较务实的道路。
  《财经》:阿里、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也在做深入供给端的事情,对网易严选构成威胁吗?
  石闻一:定位不同,没有威胁。其他电商平台虽然也做工厂端改造,但平台本身扮演市场撮合者的角色,希望工厂成为商家。商家越多,供给越多,这个市场越繁荣。但严选是帮助一些优秀的工厂做得更好,数量太多了就很难让供应链改造深入。
  其次,严选是品质电商,其他电商平台打价格更低的牌,产品成本更低廉,客群也渴望低价。工厂也分层,对一些库存找不到出路的工厂,一个更低的价格可以帮它们找到用户,这也是有意义的事情,但这样的商品不一定能形成复购,前提是平台给你流量,你愿意特价销售,所以还要看这样的模式能否持续。
  《财经》:也有电商称正在参与工厂产线的改造,网易严选对工厂产线排布调整是只提要求,还是和工厂一起做?
  石闻一:严选团队和工厂会利用各自的专长一起做产品,但不会参与生产线本身的改造。坦白说,严选和其他电商都不可能比工厂更擅长生产。
  《财经》:网易严选的团队构成是否也体现了电商+制造的模式?
  石闻一:严选的供应链团队里有很多传统企业的人才,商品端有很多一线品牌制造商出来的人才,也有来自网易具有传统优势领域的互联网产品、技术、数据、电商运营人才储备。应该说人才融合是严选的核心竞争力,很少有公司可以把这么多不同优势背景的人才放在一起,协作和融合。电商和制造业的语言也是不一样的,大家碰撞时,会产生很有益的交互,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严选视角。
  《财经》:有人说网易严选已经没有在“严选”商品了,是这样吗?
  石闻一:外界觉得网易严选商品数量太多了,但实际上网易严选做的是全品类精选电商,十大类目下4000个SPU数,其实并不算多。SPU数量也不能以绝对数量衡量,而是要看是否合理,一些品类SPU选择更多是因为消费诉求更宽,餐具品类商品数肯定多于烤箱,家纺四件套的商品数量会多于椅子。但SPU效能最大化肯定是我们追求的,严选对于单品类SPU有限制,大部分品类不希望提供多过5个SPU。
  《财经》:运营三年,网易严选对制造了解了多少?工厂对互联网了解了多少?
  石闻一:严选对制造端的了解等同于品牌商对制造端的了解;在与网易严选的合作中,制造商对互联网的理解大大提升,工厂对消费者喜欢什么商品,通过什么价格定位能实现更好的销售,消费者反馈是什么样等都有了具象了解,工厂反应速度也有提高。相比于自己在互联网平台独立经营,有了严选这个伙伴,工厂的风险小了,效益更大了。
  《财经》:一些电商给工厂突出自主品牌的机会,严选坚持以网易严选这个统一品牌示人,原因是什么?
  石闻一:消费者记住每个品牌都需要成本,而在平台上见到无数个工厂品牌的时候,是很难记住其中任何一个的。网易严选会聚焦于单一品牌,并以统一的高标准覆盖所有商品,这会是更好的选择。
  《财经》:市场对严选的增速及赚钱能力有质疑,如何回应?
  石闻一:回到商业本质,给消费者提供持續一贯的品质,赚钱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目前还不能把严选看作一个成熟品牌,我们只做了三年,产品还在不断迭代,比起众多已经过15年、20年历史的传统品牌,网易严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吕勤做了十几年泡椒凤爪和牛板筋,他发现,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难捉摸。  吕勤经营的四川品品食品,牛板筋做到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泡椒凤爪打进了全国超市同类商品的销量前三,他引以为豪的事情是,消费者会把品品生产的牛板筋夹在馒头里当作正餐来吃。  但作为公司董事长,吕勤需要了解更多:品品所在的休闲零食行业,还有什么机会?细分市场是否已经饱和?需要做哪些销售调整?  这正是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在培
期刊
近日中国信通院公布的《2018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31.3万亿元,增长20.9%,2018年中国GDP总量的超过三分之一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数字中国初具规模。  同时,报告指出数字中国的指标增效东快西慢,呈现明显的集群效用。业内人士指出,为实现平衡发展,数字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而这需要政府、科技公司等多方努力。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京东
期刊
借助“数据咖啡”的概念,瑞幸咖啡仅成立一年半就完成IPO。2019年5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日涨幅近20%,市值达到47.4亿美元。瑞幸自成立起就在一路狂奔,打破了此前中国公司的成长速度,市场和分析人士对这家公司的看法也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之势,有人看好,也有人质疑。  这两种声音自瑞幸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时间回到2018年7月,彼时瑞幸咖啡刚刚拿到B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融资结束后
期刊
2016年的一天,郁亮突然想看看中西部区域的销售数据,他的秘书立即给区域总经理打了电话,区域总经理随后又分别联系重庆等分公司,直到第二天,销售数据才躺在郁亮的办公桌上。  这正是郁亮发起“沃土计划”的原因之一。  2012年,万科开始从单一住宅开发商向物业服務、长租公寓、商业、物流、养老等领域延伸,此后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形势的变化,转型力度逐步加大。但低频高值、一锤子买卖的住宅开发业务,和高频低值
期刊
北京百度总部。图/视觉中国  2019年5月17日凌晨4点,百度(BIDU)的财报发布团队已经忙碌到最后关头,在困倦和疲惫中匆匆睡去。他们此时完全不知道,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的离职消息将在1小时后由公司最高层面宣布。紧接着,内外将引发轩然大波。  这位扎根14年,在百度内部犹如“磐石”一样的人,去年底悄悄购买了行李箱,开始有计划地从北京办公室和居所往上海家中搬东西,到离职当天办公室已
期刊
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这份由最高决策层出台的文件,被规划系统内部专家称之为“转折性大文件”。《意见》将一改过去不同规划“打架”的局面,自上而下地构建“多规合一”的体制机制。  《意见》提出,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将成为国家空间发展的指
期刊
中美贸易谈判正在进行中,美国提高关税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等措施的出台,近期会对外贸企业以及国际资本在国内的投资等产生影响,并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近期的就业形势。  因此,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通过稳定社会的各项举措抗御风险,并增强我们在谈判中的自信,增加就业是关键。未来的就业机会在人口流入地区  目前中国第二产业就业呈下降态势。2012年-2017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五年下降,从2.32亿人下降到2.1
期刊
今年3月21日,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神州数码”)“三喜临门”。  这一天,在华为生态伙伴大会上,神州数码与北京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共促云生态建设;在北汽蓝谷信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与北汽蓝谷信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推汽车业数字化转型;在阿里云2019年北京峰会上,又接过了阿里云全国总经销商的牌照。  这凸显了神州数码在云世界的价值。一位公有云公司高管对《财经》记者说,To B市场的规则轻
期刊
数字经济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新的经济形态,促进和壮大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跨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按照這个趋势,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以5G和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重要引擎,
期刊
当前,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消费者行为模式持续变化、市场竞争格局悄然生变,驱动着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向数字化阶段发展,全球金融机构也先后开启数字化转型征程。  从转型路径来看,由于金融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产业根基深厚、监管体系成熟,金融机构内部体制机制与企业文化相对固化等原因,金融机构的经营存在单一方向“惯性”,难以开展颠覆式变革,多采用渐进式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