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堂实验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性思维的培养,很明显地体现出由实验得结论的认识方式,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认知方式,并贯彻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便可使学生养成从实验中探索知识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科学学教学大多是把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隔离开的,通常是先讲授理论知识,再通过实验巩固。但在实践中发现科学课堂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较为生硬、抽象的概念、规律,此时仅通过一些口头的讲述学生较难理解,难以形成概念,最终只能死记硬背。此时便可运用实验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探究性思维能力,又能简化教师的语言,舍去一些不必要的讲述。
  1 课堂实验的意义
  课堂实验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实验进行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它可以是学生实验,也可以是教师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1 巩固知识,加速新知识的掌握
  科学学实验分两类:一类是以获得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另一类是以验证巩固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经过积极的思考,很快形成正确的概念并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点。
  1.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中学习,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例如,在研究鱼的呼吸过程的实验中,在鱼的口前部滴一滴黑墨水,然后把鱼放入水中,并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发现黑墨水从鱼鳃盖的后缘流出,这样学生自己就能得出结论。观察形象生动的演示结果,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认识冲动,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经过教师的讲解和自身的思考,能很快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
  1.3 有助于传授科学学技能和科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必会向学生介绍有关实验的设计方法、注意事项、设备的准备、仪器的使用、药品的使用和配制等知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介绍完光合作用的基本内容后,向学生提出如何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的问题,启发学生认识到由氧气的特性出发来证明氧气的存在;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用实验材料,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如何确保实验成功;最后再由学生动手开始做实验,边实验,边思考,边解决。
  2 课堂实验的特点
  由于课堂实验既可以是学生实验又可以是教师演示实验,所以它具有很多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下3点。
  2.1 灵活性
  一般课堂实验所要求的设备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可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边实验边讲述或边实验边谈话的方法进行,也可以先实验后讲解,或是先讲解后实验。有一些实验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而在课堂上只能做其中的一部分。在实践教学中要做的实验很多,其中有的实验比较复杂,会因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或由于实验设备、教学时间的限制而无法实施。将有关的学生实验进行一定的简化,改为课堂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实验少给教学带来的不足。
  2.2 时间性
  课堂实验是对时间要求比较强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时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堂实验应尽可能在一个单位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另一方面,许多课堂实验对季节条件有一定要求。当有多个实验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选择时间比较节省的实验。对时间跨度比较长的实验,要尽可能让学生观察到完整的实验过程,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如“光合作用需要光”这一实验,可让学生提前完成植株的饥饿以及用遮光器对叶片的遮光处理等步骤,在课堂上只需做“检验遮光叶与非遮光叶中是否存在淀粉”的实验。在准备实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情况下,由温度和光照不同所带来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许多教师在预备实验时常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但正式上课时却可能由于天气的变化(如温度降低、天气转阴光线不足)而影响实验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光(用灯光照射)和增温(用恒温设备)来改善实验效果。
  2.3 直观性
  课堂实验不同于普通的实验课教学,很多情况下它也可以是课堂演示实验,由教师在讲台附近进行操作。因而不论是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还是进行实验操作时,都应考虑到要保证全班学生能够观察到演示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同时实验的结果也要清晰明了。
  3 课堂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实验”应该是科学教学资源的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的价值观。科学实验教学是整个中学科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应该被列为各种教学技术之首。因此,科学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形式,要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时刻牢记“以科学实验为主,其他教学技术为辅”是上好一堂新课程科学课的基本原则。然而,实验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也不能流于形式,盲目使用,要根据不同的课堂优化科学实验。
  3.1 精心选择,服从教学的目的性
  课堂实验是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选择演示实验要以特出教学重点和解决教学难点为目标。要精心选择实验的内容,使实验有助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比如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在科学材料选择上,就可选择水生植物;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时,可把书上的实验材料菜豆改为结构更为清楚的蚕豆。
  3.2 严格设计,确保科学准确性
  课堂实验设计要正确无误,操作步骤要合理,时间安排要得当。要确保实验效果良好,应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并可通过设置对照组等方法来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如在通过实验观察得出鱼鳍的作用的实验中,就可在一个鱼缸中放入3条鱼,一条正常的鱼,一条剪去背鳍和臀鳍,一条剪去尾鳍,这样通过对照,学生很容易自己就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严格按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操作,使整个实验真实可信,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一定要认真地科学地对待,要认真分析其原因,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当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找出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3 合理使用,提高直观有效性
  可用染色法提高演示物的颜色来提高反差等手段使观察的目标鲜明突出。例如,“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用的蔗糖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增加颜色可使结果更加醒目。对小型材料可以采用巡回演示法进行演示,也可借助投影设备将微观变为宏观。必要时,复杂的实验应先画好图解,或使用其他直观教学手段,辅助学生观察。
  3.4 细心指导,增强教学启发性
  根据授课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实验时机。在讲解演示实验时,要把关键的步骤交代清楚,注意使讲述语言与演示操作配合起来,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疑问。语言要有启发性、指导性,根据学生情况和授课内容来设置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观察内容上,减少学生在观察上的盲目性,积极引导学生去获得感性认识。同时教师应该及时把学生在观察中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总结提高,使之形成概念和理论。
  总之,改革才能有新的发展。一线的科学教师应当立足于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把科学实验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推进。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科学实验教学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睿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特征分析[J].当代教学科学,2006(17):19.
  [2]聂瑞松.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J].当代教学科学,2006(18):54-55.
  [3]叶孟红.对一节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0):23-25.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垟中学)
其他文献
集成可视化矿床建模软件(DMS)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以地质统计计学为理论基础,可以建立集矿床开采的资源信息与工程信息于一体的数字化模型-矿床开采模型。讨论了该软件的功能组成以及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和磁铁矿氧化速度、降低固体燃料用量和提高烧结矿强度,对添加剂强化烧结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将0.1‰添加剂加入到钒钛磁铁精矿和低氟磁铁精矿中,烧结矿利
1 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  1.1 建设园林式校园  昆山市葛江中学建设之初,追求的就是园林式的建筑风格,树木葱茏,绿草如茵,假山池沼,鱼戏莲叶,别有一番情趣。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每一道优雅景致,并赋予它们人文内涵,力图让草木含情,叫山水说话,让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提升学校的品位。  1.2 建设人文化校园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葛江
随着脑梗塞溶栓治疗的广泛开展,出血性脑梗塞再次受到重视。本文对32例经CT、MBI诊断出血性脑梗塞死者进行临床分析,年龄20~75岁,男女比较1.25:1。临床表现为原有症状和重或持续不缓解,分轻、中、重
如今,计算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被广大的学生、教师所接受。多媒体技术已渗入各科教学活动中,在物理教学中,它让枯燥无形的抽象物理模型变得动画起来,学生可以如饥似渴地在网络知识里汲取更多的养分,大大推动教学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教学诸多推动因素中一个和谐的音符。如原子核模型呈现在银幕上一目了然,电流的流向和电荷的流动清晰可辨,热量的传递和温差的关系清清楚楚。
为选育出速生性强、材性好且适宜在华南地区生长的桉树大径材优良无性系,以广西东门林场9a生的桉树无性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保存率、干形指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木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教材本身存在诸多问题,教材内容必须进行补充和调整,必修教材须大量补充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实用的、通用的技术内容,可将选修的部分内容调整为必修。另外,通用技术教师平时不但要思考教学(怎么教),更要思考课程(教什么)。通用技术教材的二次开发,应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养。  关键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技术素养;课程认同  最近,对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的4所学校做了一个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状况的
气动矛的性能取决于其活塞的运动规律,由于气动矛内部动力过程比较复杂,很难获得活塞运动规律的解析解。作者在分析活塞运动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动力学,气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活塞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