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眼为何让物像更清晰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boy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视是指眼睛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较远的光线经眼睛内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集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导致远方物体看不清楚。近视主要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屈光度降低或眼球前后径变长。
  患上近视的人喜欢眯眼看事物,以减少视网膜上物像的模糊程度,这是为什么?
  资料显示,眯眼能减少物像模糊程度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减少弥散光线,改善视敏;使角膜改变屈光度;使晶状体改变屈光度。
  根据以上结论,我将实验分成两部分。
  实验一
  1.器材
  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
  2.步骤
  (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2)将光屏置于离透镜距离为2f=10cm处,将蜡烛置于距透镜位置11cm(>2f)处,并使透镜、蜡烛、光屏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1。
  (3)点燃蜡烛,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模糊实像,将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置于凸透镜前,同时移动距离,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并记录。
  经过实验可发现,将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置于透镜前0.5cm至1.5cm处成像效果最好,与实际情况相符。
  3.结论分析
  凸透镜前放一个有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可减少弥散光线并起到一定的小孔聚焦作用,使模糊的像变清晰,近视眼眯眼时所起到的作用与其相似。
  实验二
  人在眯眼时睫状体收缩,使晶状体屈光度减小(焦距增大),同时对角膜产生相同的作用。为验证此观点,我进行了实验二。
  1.器材
  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f=5cm的凸透镜,f=10cm的凸透镜。
  2.步骤
  (1)将光屏、蜡烛、凸透镜依次安装,使其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2。
  (2)使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分别进行实验,改变物距(u)、像距(v),并使u≥2f,f  根据实验数据发现,对于同一物距,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成像的位置不同,焦距越大,同一物距成像的位置离凸透镜距离越大。但f、u、v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其他文献
有人说,别把兴趣当事业,那会毁了它;也有人说,只有把兴趣作为自己的事业才会快乐,才会热爱它,才会取得成就。阳其辉属于后者。  喜欢计算机、机器人和新事物的他,从业11年后,毅然从办公室文员转行为通用技术教师,将兴趣变成职业。接下来的10年里,他将所学知识倾注于课堂、课后,在学校成立了科技协会,把所有对电脑制作、机器人、科技创新等感兴趣的学生集聚一堂,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让兴趣发光发亮。  1994
村子边有一片小树林,小树林里有一棵长了1000多年的老樟树。每天,老樟树都高高地耸立在树林的中间,俯视着周围的其他树木,充满了骄傲。  “嘿!你们听着,我是这片树林里最伟大、最了不起的树木,我已经有1000多岁了,可你们呢?最多也不过几十岁,根本没法跟我比!”有一次,老樟树这样趾高气昂地对别的树木说,但别的树木都不愿意理睬它。  老樟树见没人理会,心里很不是滋味。它看了看不远处,有一棵小杉树正呆呆
“混搭”是时尚界的流行语,如今这股潮流已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就连文学创作也受到了它的影响。当科技撞上文艺,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小编寄语  《史前帝国》  作者:杨杨  出版时间:2013-02  内容提要:  《史前帝国》是针对中学生创作的一套科普读物,分为《史前帝国:恐龙大演化(上)(下)》两本。这套图书向读者讲述了恐龙这一神秘的类群如何在三叠纪末期诞生,各个家族又是如何抓住侏罗纪和白垩纪的
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要逐渐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即学生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学习似乎是一场苦旅,十年寒窗只为高考一搏。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课程改革的理念早已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而理念的践行还需要实施、试错、修正、再修正……总之,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思考和推进。  一、寻找动力,激发兴趣  通用技术课并非高考
拉链鞋子  鞋子底部上的拉链有什么用?看看设计师赋予它的使命吧!  鞋子底部的拉链集成了一个鞋袋的压缩空间,这样鞋子随时随地就能得到360°无死角保护,就像有了一位“贴身保镖”。  另类家具  你没看错,这是家具,而不是一个房间。它是设计师为一个由废旧仓库改建的办公室特别设计的一套另类家具。人字形的屋顶元素、模块化的设计、丰富的色彩、简洁的外形让你能按需随意分割公共空间。与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
四驱车是一款普通的玩具,但其中却蕴含着许多物理原理。  最让我着迷的是四驱车中的一组齿轮。为何不让马达直接驱动轮子?我按照设想做了一个与原车体质量相同的模型。通电后,车没动,我提起车,轮子却转了。我想一定是车体质量过大,惯性大,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也大,所以无法前行。为什么增加两个齿轮的原车就可以跑起来?  仔细观察这两个齿轮,与其他齿轮有许多不同。其他齿轮牢牢咬着轴,用来带动轴运动,而这两个齿轮的
在电影《加勒比海盗5》的拍摄过程中,主演约翰尼·德普在一个场景里遇到了困难。这个场景需要五六匹马拉着一座大房子在小镇内横冲直撞,期间还要撞断一座石桥。约翰尼·德普全程站在房子上面,在石桥撞断后还要飞快地跳到房子的另一边。  这一场景对约翰尼·德普来说有很大的风险,房子很高,如果在房子移动过程中他不慎跌落,很容易造成骨折。  导演组决定使用替身来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但在此之前,需要约翰尼·德普录制一
明子告诉朋友实子,景子在校园发现飞碟,他们想一探究竟,实子还带上一把小刀和弹弓、弹子。他们静静地等了好半天,也没见到飞碟的影子。景子守在校园边的一棵大树下面,有些不耐烦了,但三个人都不敢大声说话,如果飞碟来了怎么办呢?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到一种奇异的声响:“嗡——”  声音越来越刺耳,在离地面20米高的地方,冷不丁地冒出一样东西。  “啊,飞碟!”实子失声大叫。  那东西先是一个轮廓不清的影子
题记:  在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展场,一位来自贵州的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一脸稚气,声音洪亮地热心向每个靠近展台的人介绍他的作品。他就是来自贵州省安顺民族中学的高三学生王强。  在采访过程中,王强将他走上科技创新道路的历程娓娓道来,有过收获成功的喜悦,有过面对贫困的无奈,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也许王强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无疑是千万个走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最为执著中的一个。凭着对科技创新的一份
单片机也叫单片微型计算机,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且价格非常便宜,在几元到十几元左右,是业余爱好者制作智能装置的首选。  初次与单片机相识是在2010年7月,我应胜利油田教育中心的邀请,和参加机器人培训的老师们交流参赛经验。就在这次培训会上,一位来自上海高校的教授让我大开了眼界:小小的单片机功能竟如此强大,能玩那么多花样。  后来,利用北京出差的机会,我特地去中关村电子大世界购买了单片机开发板,希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