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喂养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见钟情”语出清人墨浪子的《西湖佳话》,在国人的情感谱系里,“一见钟情”绝对是殷殷的浪漫期许。在丰子恺看来,“一见钟情”便是“眼睛吃人”。他在《认识绘画》里写道:人皆以为嘴巴要吃,身体要穿,人生为衣食而奔走,其实眼睛也要吃,也要穿,还有种种要求,比嘴巴和身体更难伺候呢。
   口舌之欲,填饱的是肚皮,营养的是肉体;眼睛的喂养,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莺歌燕舞、日升月落皆可作“食粮”,滋养的是灵魂,属于精神范畴。诸多的“食粮”中,书无疑最具营养价值。
   常有友人恭维,“你写的散文很有品味,接地气”,铺垫结束开始正文,接着又问,“你写作有啥诀窍”?以我浅鄙的素养,总结不出高深的道理,每次都以“多读书”来回应。这三个字似有敷衍之嫌,却是我真实的内心感受。无独有偶,参加过一次纯文学杂志社编辑与文学爱好者之间的座谈交流会,现场有人问编辑:“我肚子里藏了好多东西,酝酿了好久,有写作的素材,可就是写不出来。”编辑的回答就是“多读书”三个字。
   “读书”与“看书”,我更喜欢“看书”两字,“读书”给人的意象,浮显的是学生大声朗诵那种状态,而“看书”,则突显了眼睛的功用。眼睛会饿,眼睛吃不上精神食粮,会空洞无神,会黯淡无光,会疲惫,会冷漠……反映到人体,则无助,迷惘,像等着枯死的树。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读书破万卷,眼睛丰润了,灵魂和生命才会醇厚,才会灵动。
   宋真宗赵恒为提倡读书风气,御笔亲做《励学篇》。诗中写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古人的追求无非是保温饱的粮食,续姻缘的红粉佳人,顯身份的车马随从这些物质的东西。而最后一句“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则升华到精神层面,这些丰沛的物质,可以通过读书获得功名来实现。这首诗的内容虽然读来有些市侩、功利,但对读书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几近千年。
   现代人整日为生活奔忙,眼睛的作用,大多是看K线,看各种报表,看手机,看电脑,以获取及时实用的信息,不论眼睛同意不同意、情愿不情愿,主人都是将诸多信息生硬地塞入眼睛。书看得少了,或者干脆不看,灵魂得不到滋养,以致枯萎,不得不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用眼睛吸收的营养来浇灌另一颗枯萎的心,看到这种情况,往往想到“嗟来之食”这个词。
   在网上购买书籍,偶然看到有卖仿真书,就是假书,一个空书壳,放书架上摆设装饰用。也有买了一架子书不看的,成了装饰品。如此附庸风雅,也如空书壳一样空空如也,如“行尸走肉”,徒增笑柄罢了。■
   摘自《桂林日报》2021年4月23日
  杨树山/图
其他文献
在一个工地上,几个农民工边吃午饭边聊天。   一个看似很文静的小伙子说:“最近我读了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一个盲人,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看每一个一直善待我、陪伴我的人,感谢他们让我的生命变得有意义。第二天,我会黎明即起,望着黑夜渐渐转变为白天。第三天,我要在俗世里生活,置身于奔波营生的人群中。”   看过这,我突然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给你三天权力
期刊
做人要“先方后圆”  海 若   我常恨自己字写得不好,许多要写字的场合常叫人尴尬。后来我找到了根子上的原因——小时用的第一本字帖,是赵孟頫的。赵字圆润、漂亮,弧线多,折线少,力度不够。当时我只觉好看,谁知这一学就入了歧途。字架子软,总是立不起来。   学字要先方后圆。先把架子立起来,以后怎么变都好说。就像盖房,先起钢筋、骨架、墙面,最后的装修任你发挥。如果先圆再去求方,就像面对一个已装修完的
期刊
葡萄园里,铺天盖地点上了成千上万只蜡烛。闪烁的烛光在黎明前的葡萄园中跳跃着,如梦如幻。如果不是有照片为证,您一定觉得我是在吹牛。   而且,不是作秀,不是表演。不是某个明星富翁的生日晚会,也不是哪家大品牌的新产品发布会。   当地时间4月7日深夜,在法国勃艮第夏布利等几处产区的葡萄园,酒农们冒着严寒,连夜点燃了成千上万支特制蜡烛。因为根据天气预报,那一夜,破记录的倒春寒将袭击这一地区。刚刚抽芽
期刊
主打母婴用品、以女性为消费群体的品牌全棉时代,最近却因为一则多平台投放的短视频广告引发了女性群体强烈反感。在这则广告中,一名美女深夜被不明男子尾随,就在万分紧张之际,女孩灵机一动,拿出该品牌的湿巾卸了妆,露出“真容”成功地“解救”了自己。  对此,品牌方的解释是,“视频为广告创意”,只是为了“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并强调自己尊重爱护女性。但是作为一名女性,看到这样的“创意”却觉得心里堵得慌。短短几
期刊
“马上就办”竟变成“马上造假”,不是说办不办,就是敷衍着办、假装办……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一篇题为《变了味的“马上就办”》的记者调查,再次引发了如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讨论。   很多相关讨论都集中在如何使“假马上”转变为“真马上”,认为“马上就办”的重要是“办”,让“假办”变为“真办”。这当然没错,但我认为,更关键的是找出“马上就办”变味的根源。如果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督促,能够解决形式主义所导致
期刊
近日,不少新媒体平台流传一个段子:“新冠密接成都案例:打牌,蹦迪,美甲,火鍋,茶馆;新冠密接北京案例:上班,开会,吃包子,加班,公交车……人在北京,今天你奋斗了吗?”应该说,无论创作者还是转发者,都没有什么恶意。如此调侃新冠密接者和感染者的生活工作状态,没有科学依据,且是片面无聊的,不过是恰巧吻合了大家对两地生活方式的印象,不该成为公众竞相转发的对象。   段子里带着看笑话的语气,随意抓出一些细
期刊
每个人都在年龄里生死。   刚出生,什么还没有呢,先有了年龄。无论活得多富贵,或者多卑微,死了,最后,比的还是年龄。这时,生命的好多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年龄留了下来。送行的人说,他比某某活得岁数大。一下子,就盖棺定论了。这,就是普通人一生的成就。   只要活不成爱因斯坦,每个人注定都是肉体凡胎,都是凡夫俗子。没有成就可比的人,也只好比比年龄。与人见面,问话大都从年龄开始。即使是再势利的人,也
期刊
近日,社交媒体上一篇题为《从职场消失的中年女性》的文章引发舆论热议。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48岁的服装企业高级跟单经理,公司受疫情影响破产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找到稳定的工作。从话题跟帖和相关新闻集纳中看,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很多后育儿期的妈妈身上,当孩子逐渐长大,她们想重返职场的时候,却发现职场的大门已经提高年龄门槛,或是无法对接她们弹性化的工作时间要求。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意味着挣脱了
期刊
从2020年11月17日《今晚报》副刊读到刘成章先生的新作,它从长篇小说《创业史》主人公梁生宝外出买稻种,为了给新成立的合作社省钱,只吃家里带的干粮,又喝了“一碗不要钱的面汤”这一细节,回溯它的出处:清朝乾隆年间,佳州人逃荒到了包头,常讨一碗面汤充饥,有的饭馆只图赚钱,常常加以拒绝。佳州人气愤地质问:“你们准备倒的面汤,怎么还不让我们喝?”对方生硬怼道:“你们舍不得掏钱买一碗面,我们的面汤当然不给
期刊
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的“两头婚”现象,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广泛关注。对于习惯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统婚姻模式的人们来说,这种“男不娶女不嫁”的新婚姻模式真可谓颠覆了认知。   这种颠覆是系统的:结婚时候男方不必付彩礼,女方也不会置办嫁妆。结婚之后,女方不会到男方家庭生活,男方也不会到女方家庭“上门入赘”。他们仍然和各自的原生家庭一起生活,或者轮流在双方的原生家庭居住。婚生子女的“冠姓权”也发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