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在校内实践的教学方面分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就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定岗双元 校内实践教学 探索 思考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项措施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其主要途径,一是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二是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互为推进的教学形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描述,高职教育“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从这一描述可以看出,在高职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更为重要。实践教学不仅授予学生知识与技术,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这恰恰是职业教育最终的目的——培养职业人。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太仓被称为德资企业之乡,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进入太仓以来,德资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职教模式——“双元制”。我们一直在研究双元制,比较注重“双元制”双元的构成要素,并尽量从形式上做到形似。那么,“双元制”为什么不能脱离企业呢?这就是“双元制”的实质问题:学生的行为能力、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在企业的环境中,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因此,双元制真正从根本上颠覆了学科体系味道很浓的职业教育体系,而真正实现了以实践为核心,理论为实践服务,讲究够用、实用的教育体系。我们从2001年开始探索与实践“双元制”,双元制的精髓正不断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
我们将实训内容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项目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每位学员都有一个轮廓清晰的工作任务;教师通过相似案例的讲解,将相关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讲解,让学生利用相关的知识处理项目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圆满完成项目。学习结束时,再由教师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我们正尝试着将此方法,在理论教学的实验环节进行尝试,彻底改变部分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根据实训内容的不同,设计成单项性和综合性的任务,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和综合能力,如统筹能力,协调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正在考虑将综合性任务通过分组由团队来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方面
1.在实训的初级阶段,实施四步教学法。传统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统帅,以教师讲解为主要课堂组织模式,通过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流程,来完成传输知识和培养技能的任务。四步教学法实际是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事物的心理,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适度改良的新教法。四步教学法以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它由四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组成:
(1)导入。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主要两大任务:了解学生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等情况;展示新教学内容的实际作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是任务执行的最大目标。
(2)讲解示范。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技能的实际应用,向学生示范操作步骤,讲述操作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步骤要点。
(3)模仿。这一阶段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模仿操作。
(4)总结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技能要点、重点、难点进行总结讲解,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逐步对所学知识、技能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
2.在实训的中间阶段,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四步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一个阶段的实训后,能很快的模仿教师的操作,掌握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摆脱机械的模仿。比如,在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上,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前面实践操作积累的经验,对相似零件进行工艺的编制,并实践尝试,从而不断地积累工艺经验。是简单模仿还是能独立地编制工艺,这是中职与高职最大的区别,即应用能力的区别。
3.在实训的后期阶段,实施项目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具备了初步工艺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之后,由教师给每位学生布置一个课题,然后由学生自己独立设计或分组讨论解决方案,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估,再由学生进行组织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老师共同进行商讨解决。
三、教学管理方面
“双元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企业,而企业所起的主要作用在于生产过程的真实训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真实体现。因此“双元制”对校内实训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企业生产环境的模拟体现。我们要通过企业生产环境的模拟体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和管理,让学生在反复不断地训练中,能意识到自己身份的逐渐转换,不是学校学生而是企业员工。从而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因此,我们试图从企业化的实训环境和企业化的管理来实现这一目的。
首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一个部分。整个实训工场的布置基本按照企业的配置,加工区、男女更衣室、仓库、培训室等,到机床的整体摆放,及安全过道的划分,以及到各个功能区域的命名,如废料区、油品区、原料区,让学生一走进工场就仿佛置身于了生产车间。同时我们严格按照企业的考勤,进行插卡管理,改旷课为旷工,取消课间休息,实行6小时工作制(中德班已实行8小时工作制);实行晨会制度,每天上班之后举行例会,总结昨天的工作情况,布置今天的生产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化管理,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对我系整个实践管理进行设计,如采用考勤钟考勤,实行8小时工作制,设置生产进度表,增加工厂的中途休息環节等。真正实现企业生产环境的真实体现,而不是模拟体现。
其次,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要求学生必须穿着工作服进入岗位,不断灌输安全教育,必须配套防护眼镜和工作帽才能上机床操作,同时必须认真完成机床的维护保养,机床的清扫,保证机床及场地的整洁,工、量、具全过程正确位置的摆放,保证时时5S,事事5S。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保证生产安全、文明生产以及体现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首先是我们的培训师要有这样的职业习惯,才能保证我们的学员养成这样的职业习惯。训练有素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严格的管理,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培养。
四、考核方面
考核是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主要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求怎么样,全部在考核这一环节中体现。“双元制”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注重行为和能力的塑造,及职业素养的养成(这是本的问题),而不是一项技能的掌握(这是末的问题)。因此我们的考核必须起到这样一个导向的作用。
我们把学生的考核分成几个方面:工作质量、社会行为、培训态度、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培训记录等几个方面。工作质量我们实行项目式考核,将整个考核分成一个个项目,学生通过项目的考核,累积成总的成绩,改变一个项目定终身的考核形式;社会行为包括在集体中个人的社会行为和对教师的态度,还包括交际能力,合作态度及客观处事能力;培训态度包括平时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以及兴趣毅力和主观能动性;文明生产包括各种职业习惯如机床的文明使用以及机床和场地的5S要求,工量具的摆放等;安全生产包括在工作中重视和遵守事故预防规章,佩戴各种防护用具的习惯等;培训记录包括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培训的记载和培训总结。
我们在进行“定岗双元”校内实践教学的探索中,应该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模式的确定。我们目前进行的探索,只能是校内实训,还无法真正做到工学结合。不管我们管理如何规范,制度如何企业化,但距离真正的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因为企业进行的是真实的生产,我们只有将真实的生产融入到实训中来,才能实现“双元制”企业元素的真正发挥。我们的认为方式有两种。一种请有资质的企业介入,将设备及实训任务全部交给企业,企业必须按质量保证学生的实训效果,并每年上交一定的利润;另一种就是完全由我院自主进行,包揽实训及生产。前者操作简单,但管理的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对实训的质量及设备的维护可能存在较大问题,后者在初创阶段比较困难,需要学院在人员、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但一旦走上正轨,那么能将实训与生产有机结合,建成真正的教学工厂,并为学院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二,就是人的问题。人是任何一项工作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必须真正重视“定岗双元”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引得进,留得住,作用发挥得好。我们将在理论教师实践化、实践教师理论化、培训教师规范化这三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
“定岗双元”校内实践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相信,我们健雄人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写好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1]朱建清. 他上之石 可以攻玉——“双元制”模式实习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2006-11-16.
[3]魏曉锋. “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J].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4]周晓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科学决策,2008,(6).
(作者单位:江苏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定岗双元 校内实践教学 探索 思考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项措施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其主要途径,一是理论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二是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互为推进的教学形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描述,高职教育“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从这一描述可以看出,在高职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更为重要。实践教学不仅授予学生知识与技术,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这恰恰是职业教育最终的目的——培养职业人。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太仓被称为德资企业之乡,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进入太仓以来,德资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职教模式——“双元制”。我们一直在研究双元制,比较注重“双元制”双元的构成要素,并尽量从形式上做到形似。那么,“双元制”为什么不能脱离企业呢?这就是“双元制”的实质问题:学生的行为能力、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在企业的环境中,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因此,双元制真正从根本上颠覆了学科体系味道很浓的职业教育体系,而真正实现了以实践为核心,理论为实践服务,讲究够用、实用的教育体系。我们从2001年开始探索与实践“双元制”,双元制的精髓正不断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
我们将实训内容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项目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每位学员都有一个轮廓清晰的工作任务;教师通过相似案例的讲解,将相关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讲解,让学生利用相关的知识处理项目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圆满完成项目。学习结束时,再由教师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我们正尝试着将此方法,在理论教学的实验环节进行尝试,彻底改变部分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根据实训内容的不同,设计成单项性和综合性的任务,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和综合能力,如统筹能力,协调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正在考虑将综合性任务通过分组由团队来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方面
1.在实训的初级阶段,实施四步教学法。传统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统帅,以教师讲解为主要课堂组织模式,通过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流程,来完成传输知识和培养技能的任务。四步教学法实际是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事物的心理,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适度改良的新教法。四步教学法以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它由四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组成:
(1)导入。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主要两大任务:了解学生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等情况;展示新教学内容的实际作用。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是任务执行的最大目标。
(2)讲解示范。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技能的实际应用,向学生示范操作步骤,讲述操作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步骤要点。
(3)模仿。这一阶段主要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即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模仿操作。
(4)总结练习。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技能要点、重点、难点进行总结讲解,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通过练习,逐步对所学知识、技能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
2.在实训的中间阶段,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四步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一个阶段的实训后,能很快的模仿教师的操作,掌握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摆脱机械的模仿。比如,在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上,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前面实践操作积累的经验,对相似零件进行工艺的编制,并实践尝试,从而不断地积累工艺经验。是简单模仿还是能独立地编制工艺,这是中职与高职最大的区别,即应用能力的区别。
3.在实训的后期阶段,实施项目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具备了初步工艺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之后,由教师给每位学生布置一个课题,然后由学生自己独立设计或分组讨论解决方案,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估,再由学生进行组织实施,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老师共同进行商讨解决。
三、教学管理方面
“双元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企业,而企业所起的主要作用在于生产过程的真实训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真实体现。因此“双元制”对校内实训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企业生产环境的模拟体现。我们要通过企业生产环境的模拟体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和管理,让学生在反复不断地训练中,能意识到自己身份的逐渐转换,不是学校学生而是企业员工。从而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因此,我们试图从企业化的实训环境和企业化的管理来实现这一目的。
首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一个部分。整个实训工场的布置基本按照企业的配置,加工区、男女更衣室、仓库、培训室等,到机床的整体摆放,及安全过道的划分,以及到各个功能区域的命名,如废料区、油品区、原料区,让学生一走进工场就仿佛置身于了生产车间。同时我们严格按照企业的考勤,进行插卡管理,改旷课为旷工,取消课间休息,实行6小时工作制(中德班已实行8小时工作制);实行晨会制度,每天上班之后举行例会,总结昨天的工作情况,布置今天的生产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化管理,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对我系整个实践管理进行设计,如采用考勤钟考勤,实行8小时工作制,设置生产进度表,增加工厂的中途休息環节等。真正实现企业生产环境的真实体现,而不是模拟体现。
其次,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要求学生必须穿着工作服进入岗位,不断灌输安全教育,必须配套防护眼镜和工作帽才能上机床操作,同时必须认真完成机床的维护保养,机床的清扫,保证机床及场地的整洁,工、量、具全过程正确位置的摆放,保证时时5S,事事5S。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保证生产安全、文明生产以及体现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首先是我们的培训师要有这样的职业习惯,才能保证我们的学员养成这样的职业习惯。训练有素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严格的管理,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培养。
四、考核方面
考核是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主要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求怎么样,全部在考核这一环节中体现。“双元制”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注重行为和能力的塑造,及职业素养的养成(这是本的问题),而不是一项技能的掌握(这是末的问题)。因此我们的考核必须起到这样一个导向的作用。
我们把学生的考核分成几个方面:工作质量、社会行为、培训态度、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培训记录等几个方面。工作质量我们实行项目式考核,将整个考核分成一个个项目,学生通过项目的考核,累积成总的成绩,改变一个项目定终身的考核形式;社会行为包括在集体中个人的社会行为和对教师的态度,还包括交际能力,合作态度及客观处事能力;培训态度包括平时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以及兴趣毅力和主观能动性;文明生产包括各种职业习惯如机床的文明使用以及机床和场地的5S要求,工量具的摆放等;安全生产包括在工作中重视和遵守事故预防规章,佩戴各种防护用具的习惯等;培训记录包括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培训的记载和培训总结。
我们在进行“定岗双元”校内实践教学的探索中,应该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模式的确定。我们目前进行的探索,只能是校内实训,还无法真正做到工学结合。不管我们管理如何规范,制度如何企业化,但距离真正的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因为企业进行的是真实的生产,我们只有将真实的生产融入到实训中来,才能实现“双元制”企业元素的真正发挥。我们的认为方式有两种。一种请有资质的企业介入,将设备及实训任务全部交给企业,企业必须按质量保证学生的实训效果,并每年上交一定的利润;另一种就是完全由我院自主进行,包揽实训及生产。前者操作简单,但管理的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对实训的质量及设备的维护可能存在较大问题,后者在初创阶段比较困难,需要学院在人员、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但一旦走上正轨,那么能将实训与生产有机结合,建成真正的教学工厂,并为学院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二,就是人的问题。人是任何一项工作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必须真正重视“定岗双元”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引得进,留得住,作用发挥得好。我们将在理论教师实践化、实践教师理论化、培训教师规范化这三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
“定岗双元”校内实践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相信,我们健雄人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写好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1]朱建清. 他上之石 可以攻玉——“双元制”模式实习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2006-11-16.
[3]魏曉锋. “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J].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4]周晓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科学决策,2008,(6).
(作者单位:江苏健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