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jiawo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易发生血栓形成的机制。

方法:

对21例PNH患者测定了13项能反映血栓前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或指标。

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明显增高,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降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明显降低,t-PA抑制物(PAI)活性增高。血红蛋白尿急性发作期上述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较静止期更显著,合并血栓形成者变化的幅度最大。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血浆内皮素-1(ET-1)和vWF∶Ag水平正常。

结论:

PNH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发生可能主要与凝血机制亢进和纤溶机能减弱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支持造血的分子基础。方法:应用免疫胶体金单标和双标记技术,在长期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HLTBMC)粘附层中,对各种造血调节有关的粘附蛋白进行了免疫电镜定位。结果:长期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上均可显示各种粘附蛋白的表达,一些双标记证明各种粘附蛋白与某些细胞的特异性标记(vWF和Fb-sp)是共存的,表明在HLTBMC中的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各种粘附蛋白,这些粘附蛋白结合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检测云南人群中是否存在新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型。方法:在排除中国人中的常见突变后,作2~12逐个外显子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对电泳异常者测序证实。结果:在筛查云南人群823人G6PD缺乏症时,发现G6PD缺乏者54例。对其中29例作了突变型鉴定,除发现1388G→A突变19例、1381G→A突变1例外,其余9例中,查出1例为第9外显子S
期刊
期刊
目的:进一步阐明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的实质;初步分析SAA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的形成与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结果:研究的30例初诊SAA患者中,90%的患者CFU-E,BFU-E,CFU-GM的形成明显减少,56.7%的患者治疗前无任何集落形成,然而,有10%的患者,其CFU-E,BFU-E和CFU-GM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