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一个不止想去南极的公益演说家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锻铁七年磨剑
  何剑在当地经营着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主要生产通讯领域相关产品。在何剑的眼中,通讯保护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通讯保护器材的生产大多为国外大牌企业所垄断,所以早期的国内市场可谓是一片空白。
  2005年何剑初到比利时,发现了一款关于通讯保护的创意产品。何剑觉得单一做机械的公司可以依靠这类产品来转型,于是他花了六百美金买下了这款产品并把它带回国内做研发。
  2006年何剑的公司应声成立,取名为汇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公司员工加研发人员也只有寥寥几人,何剑便是其中之一。在这期间何剑只专注于研发,万事都亲力亲为。由于产品原材料非常特殊,国内的市场难觅其踪,国外进口成本又压不下来。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何剑拜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化工学院等高校,更是不辞辛苦地奔波至美国通用、道康宁等大型公司去考察探访。为了测试原材料硅凝胶的温度性能,何剑要在每一个试验周期内始终关注着它的变化。刚熔化不久的硅凝胶有230度,放置两个小时以后的温度虽然没有起初那么高,但还是很烫手。因为他刚开始不了解情况,就用双手直接去触碰高温状态下的胶,当下就被烫出一手的水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还是带伤上阵,坚持试验温度、参与研发。三年的时间里,类似的事情不断地上演。期间的何剑也曾想过放弃,但是他强大的意志力最终支撑他挺了过来。2009年,来自希腊的第一笔订单,终于叩响了汇佳的大门。
  从此,汇佳势如破竹,迎来了生意上的创收——三年的废寝忘食、三年的殚心竭虑,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尝到胜利的喜悦后,何剑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选择继续钻研自己的产品。早期光何剑自己研发申请的专利就有26项,如今属于汇佳的国家专利更达39项之多,这正契合了何剑的经营理念:专注于自己的产品,致力于做精做专。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以后,整个公司乃至整个产业链效益也实现了飞跃。现在的汇佳除了供应国内的通讯商以外,更是将自己的专利产品远销至欧美、南非等地的众多国家。至此,汇佳在全球的销售份额占有率已达到了50%以上。2016年,汇佳已在复杂的经济世界里披荆斩棘了十多年,十年来汇佳这把剑已经被何剑淬炼得既锋利又靓眼。截止2020年汇佳已有员工130余人,在行业内拥有一定影响力。
  拒绝诱惑厚积薄发
  汇佳成功后,中国善于模仿的企业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与此同时,国外大公司发现了汇佳产品的创新竞争力,也开始反过来蚕蚀汇佳的市场。2010年汇佳刚进入欧洲市场时,比利时的一家公司看中了它,想出资2000万收购,被何剑毅然拒绝。2013年,美国的大公司又来敲门,这次的手笔更是大到了6000万。但这却使何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保护民族品牌,做好民族产业。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和全光网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电信业开始改革,不断致力于降费提速。对于未来,更是有人提出了FTTH端口将超过3.5亿个的趋势。这些信息的出现不断提示着何剑: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于是何剑确立了下一个目标:成为世界通讯保护行业的首选品牌。但是要达到这些,何剑十分清楚,需要付出更多艰辛,产品工艺上也要做得更加细致入微。除了提升自己,何剑把团队建设也放在了重中之重位置上。在今年汇佳电子科技销售量达到去年定下的目标时,何剑立即兑现了当时应允的承诺:为每个人购置了一台最新苹果手机。身为整个团队的领头羊,何剑将自己比做团队里的原件:“如果原件出了问题,整个团队配置再高,也无法正常运转,只有时刻保持原件正常,整个团队才能正常运转。当然团队也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保持年轻的与时俱进思想,才会发展的既快又稳且更远。”
  想去南极的演说家
  私下里的何剑非常喜欢野外探险,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驴友。2010年,为了挑战身体极限,何剑接受了汉江源头个人9小时漂流的挑战。他在手肘膝盖上缠满藤条,在湍急的水浪里与大自然搏斗。有些河流支流的断层落差甚至达到6至7米,何剑也是毫不犹豫地往下冲。在这九小时里,何剑就像当初研发产品时,坚韧不拔地奋勇前行。


  2014年,他开始再次接受挑战:负重9公斤,在新疆徒步行走了108公里。2018年正月初一,他又与家人驱车自驾,历经两千多公里到达海口,开始环海南岛自驾游,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2017、2018、2019连续三年,他更是由三条不同路线自驾去西藏。此外,何剑还透露了他想去南极展开“何式探险”的疯狂想法。由于非常珍惜这样在旅途中磨练个人意志和锻炼团队协作力的机会,所以旅途越是艰苦何剑就越是享受。
  褪下探险爱好者的身份,何剑还是一名公益演说家。他善于用自己的對话技巧去影响人们,去引导人们的价值观走向,去鼓励他们积极地迸发想法。在近几个暑假里,何剑坚持操办特训营,为孩子做公益性的演讲。鉴于何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还被母校余姚第七中学任命为德育委员和人生规划师。2019年开始何剑从喜马拉雅上收听罗大伦博士的演讲,一位博士讲中医,却悟出许多方方面面衍伸的道理,这让他惊喜不已,结合自身,吸收了很多精华,为自己今后的演说又增加了重重的砝码。接下来的日子里,何剑打算到中国的每一个县里开展公益演讲,他希望通过自己言行影响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生命得到绽放。
  如果用网络的流行语来形容何剑多姿多彩的生活,那我们可以说:不想去南极的演说家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人。而我们也相信,何剑也会在和汇佳一起奋斗的道路上越走越勇、越走越远。
  锋芒背后顾家男人
  一个人的成功,不单单看其获得了多少财富和是否平步青云。孝心、责任、教育、事业、顾家、以及将这些理念再无私的感悟传递给他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2019年底,何剑乔迁新居,这看似一个非常普通的事情,确让熟知他的人充满敬意与羡慕,因为这次乔迁后,何剑的孝心与顾家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将自己双亲和夫人的双亲接来共同居住,共享天伦,这样的幸福除了其附有巨大孝心外也有上天赐予他的恩遇。


  爱生活,懂创业,为了自己对自己许下的诺言而一点一滴不懈努力。无论你是刚刚与他相识,还是他多年的老友,何剑都会在交谈中把自己儒雅学识毫不吝啬地灌输与你,这就是何剑:一个不止用行动想去南极而且会用真心感化你的“公益演说家”。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有38年党龄的老党员,2009年我从公务员岗位退休后,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怀揣“六十而立”的人生抱负发挥余热,曾面临诸多选择。但最终走上了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和关注关爱老龄群体之路。从2011年起,正式涉足老年教育。一直担任江汉区老年大学公寓分校校长。长期从事老年学、老年心理与学习、老化研究、银发产业研究,长期从事高龄老人的教学,对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较深入研究,参与过百万字的人社部岗位技能培训
期刊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房间,我却并未感受到任何暖意。  冰冷刺骨的寒风吹碎了玻璃,玻璃碴儿顺着风落在了被子上。  我想起来被单与床单已经有一个月没洗,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换  掉廉价的“外套”,即使它们是这座城市的“基本劳动力”,但  是仍旧无可奈何。  换掉“外套”后,我的房间最终呈现了一丝红色,推开黄  色的门,蓝蓝的天空让我感到不安。我開始怀疑公交车是否会  按时到来,毕竟规则是可以改变的。此刻
期刊
我熱爱党的事业,也热爱我的工作。  我是一位中医艾灸师,也是中医文化的传承者,在当前伟大祖国复兴的特殊时刻,我为我能亲身传承祖国国学文化,感到很自豪。多年来,我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投资100多万元,带动团队活跃在全国十几个省及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传承中华的中医文化。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构建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并承载起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不管是偏远的山区还是
期刊
黔东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共产党员夏克勤同志,在协会党支部的领导和书记黄明光的带领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管理,积极参加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党课,党史,重走长征路,在黄明光书记带领下,积极参于履行社会职能,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向企业宣传党的扶贫政策,阐述参于脱贫攻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动员企业家们主动投入到所在地方的脱贫攻坚事业中去,发挥自身优势,产业邦扶,带动群众致富,
期刊
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主办,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于2015年9月拉开帷幕。首届艺术季以“城市更新”为主题,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旨在打造具有“国际性、公众性、实践性”的城市空间艺术品牌活动,促进上海城市的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近日,  《公共艺术》杂志就相关问题
期刊
不知为何,“瞬息间”这个词让我习惯地联想到20世纪  七八十年代,南京中央商场塔楼上锈蚀的大钟——当时几乎每  座城市的广场、车站或标志性建筑上都安装了这样的报时钟;  由于年久失修,它们的指针无一例外均处于静止状态。这是有  关停滞、溃散的现实的一个绝妙的隐喻,钟摆停止的那一秒变  成了时代的刻度,仿佛瞬间被凝固,过去和未来耽留在无限和  严肃的延宕中。而当指针被再次拨动,钟摆重新恢复其匀速运 
期刊
2017年11月27日,第四届国  际艺术评论奖(IAAC)颁奖典礼在上  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来自斯里兰  卡的艺术评论家Jyoti Dhar凭借稿件  《Chandragupta Thenuwara:GLITCH+》  斩获大奖。来自中国的刘加强凭《展览的  幽灵——关于出版物》和Sean Ashton  的《Natural Selection》分获二等奖。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由资深的 
期刊
陶佛锡简介  陶佛锡,别署墨藻居士。1937年生于北京。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三届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佛教协会“震旦佛教艺术研究院”顾问。  先生幼承家教,受业于其舅父国画名家任率英先生,又师从书法篆刻名宿金禹民先生,书画双修。书法以小篆见长,作品法度严谨、工整秀丽、古朴典雅、朴拙稳健。绘画擅工笔重彩人物仕女,画风工细,洗练雅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的题目是借阿甘本(Giorgio Agamben)  在他的著作《潜能》中书写瓦堡学说时所采用的一个术语,以此  来借指知识生产范围中的图像生产。本文试图理清图像从“灵光”  消失到将意识形态等注入图像。意识形态的注入是以马克思时“暗  箱”理论为方法的,图像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工具,达到利益阶层  的目的。并分析理解图像生产中的权力运作和掠夺。  关键词:图像生产、灵光、意识形态、知识
期刊
摘要:近年来,许多女性领导者抓住了机遇,克服了社会文化环境和组织内部的困难,女性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中面临的机遇日益增加。已有许多文章探讨了着重于性别平等、适合女性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以及帮助女性领导者克服障碍的策略,但对发展经济体中女性领导者及其领导风格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巴西教育企业领导者贝尔·佩斯切为例,介绍巴西女性领导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克服这些挑战的策略。  关键词:女性领导人,发展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