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外一则)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去偏远乡村当一段乡村教师,这叫“支教”。
  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这几年也有人说,大学生支教的时间很短,给当地孩子展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结果反而让孩子受到精神刺激,往往事与愿违。
  但是,最近我听说的一种支教方式就很好,大学生去偏远农村,就干一件事———给孩子做职业认知培养。
  比如四川大凉山地区,太封闭落后了,当地孩子只知道三种职业,就是农民、开小卖部的和司机。
  支教的大学生通过演小品的方式告诉他们,世界上还有其他职业。比如警察,告诉他们这个职业是干什么的。你,你不是跑步不錯吗?练好身体,将来考警校,就可以当警察。
  这种支教方式,点燃了孩子非常具体的希望。
  你看,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不是给人看最好的景色,而是给人可以努力的目标。
  为什么暴力正变得越来越少
  我最近忙里偷闲,去北京大学听了半天周其仁教授的课。他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
  在现代化之前,人类的财富,像粮食、资源,都体现在土地上。所以,人类的主要矛盾是争夺土地,战争的主要目的也是要抢别人的土地。
  但是现代经济不一样。
  每平方千米土地产出的财富大大提高了,比如纽约,每平方千米一年产出的财富达到三十几亿美元。
  但是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又衍生出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这么昂贵的土地,你占领了有用吗?没用。因为你一动手打,财富就自动消失了。比如,你要是武装占领纽约,华尔街就不干活了,这座城市就完了。
  你看,人类的战争越来越少,过去我们总是归功于核武器的威慑。但是现在看来,现代经济的演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暴力,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没用的东西。
其他文献
这些年来,“一句话××”日渐增多。为了弄出些新名堂,容或也是为了对抗那些假、大、空的言论,社会上时见“一句话新闻”“一句话评论”“一句话導读”“一句话观后”“一句话自荐”等名目。  这个“一句话××”,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其中有不少“一句话”确系一语中的。对此,我是乐观其成。偶尔起兴,也会弄“一句话”去凑趣支持一下。有一年,我给一家文学刊物的特设栏目投去一条“一句话点评”,后来紧跟样刊而来的稿
期刊
“匠”,是个会意字,本意单指木匠。“匚”,是右边开口的木箱子,可以背在背上。“斤”,斧子,泛指木匠工具。小时候在乡间,我似乎还见到过背着这种箱子走村串户干活的木匠。  《庄子·徐无鬼》中有“匠石运斤”的典故,是说一个人的鼻尖上蹭了一点白,不知是什么东西,很顽固,好像今天的乳胶吧,他自己弄不掉,請一个名字叫“石”的木匠帮忙。“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这个小故事,讲述了一次高超的绝技表
期刊
我自己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很苦闷。我相信凡人处在一个生理发育、转变的时期,就是他最敏感的时候。  不只是身体开始变化,声音变粗,性征出现,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性。我想,中外古今所有的重要时刻,就在此时,也就是启蒙时刻。  在那个时候,我感觉到身体的苦闷,却无法解答。因为生理的苦闷引发我开始去思考人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动物还是人?我的精神在哪里?我的精神向往和肉体的欲望冲突得很严
期刊
當我老了,我仍选择善良,不是我软弱,因为我明白,因果不空,善恶终有报应;我选择宽容,不是我怯懦,因为我明白,宽容了他人,就是宽容自己;我选择糊涂,不是我真糊涂,因为我明白,有些东西争不来;我选择平淡生活,不是我不奢望繁华,因为我明白,功名利禄皆浮云。  当我老了,我希望自己能够健康,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还是个温柔、慈祥的老人,拥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不会胡搅蛮缠,动不动就发脾气。  当我老了,我希望
期刊
乘公交车,看见一对青年男女穿着紫色的情侣衫,女的胸前写着“只吃饭不洗碗”,男的胸前则写着“只洗碗不吃饭”,不觉莞尔,继而浮想联翩。  两口子一起生活,吃饭永远不是问题,做饭和洗碗才是真正的问题。君不见有多少柔情蜜意的伴侣为这做饭、洗碗的“头等大事”,吵得跟乌眼鸡似的,最后感情“升级”,直奔法院和民政局而去。婚姻从来没有绝对的权利和绝对的义务,自己一点不付出,却奢望对方全盘担当,这几乎是新时代的天方
期刊
才到年底,各大高校中校园招聘的硝烟,便已越来越浓。此刻,来年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应届生们,都不约而同地考虑同一个问题———找一份工作,谋一个职业。  从事一种职业,对于一个人来说,首先是谋生的手段。所以,我们常常将所从事的职业形象地说成是“饭碗”———靠它来吃饭,养活自己。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曾几何时,人们都想找一个“铁饭碗”,入职一个好的单位或部门,工作稳定,收入无忧。那些不稳定、收入堪忧的职业
期刊
唐肃宗李亨当太子的时候,生活朴素,行为正直。有一天,他陪着父皇唐玄宗一起进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其中有一盘唐玄宗最爱吃的羊腿,李亨就去割了一大块献给父皇。李亨割完羊肉后,见手上都是油脂,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看后极不高兴,心想,桌子上明明放着手巾你不用,也太糟蹋粮食了,如此浪费,以后怎么治国安邦?他正要叱责,却见李亨擦完手,慢慢地把饼送到嘴边,有滋有味地把它吃掉了。原来李亨是怕油脂用毛
期刊
六十多了,心里头感触很多,特别是在过生日那天就想:人生苦短,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  到这个年纪,“年轻”是我们每个人都特别想听到的赞誉。我想跟年轻人说,我也想像你们一样——年轻。  但是,年龄不饶人。特别是我们人过六十,我们的父母已经上九十岁了。当他们在病床上,在急救的时候,我会想:我将来也会这樣。那一刻心里头有一丝的慌促。  但是年轻不仅仅指年纪,不只是讲生命的年岁。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年
期刊
学术不同于艺术,艺术有模仿的成分,可凭天赋而早成。学术则不可,不涉及学术、不知学问之深广———常常是埋头苦学一生,待学完悟透,支撑性命运转的血气也累散了,却无缘笔著。所以从古至今,学术错误一直没法避免。尤其是国学,比西学更难;难就难在除了读,还存在很多悟道的关卡———除了仰天俯察经验体认,还要在博临群“师”中参悟文字。所以一些脊髓性的字眼,若予以错释、偏释、狭释,于没有学术基础的人来说,可能会诱其
期刊
明朝曹臣编撰的《舌华录》中记录,有一天,汉武帝和东方朔游上林苑,汉武帝看见一棵不知名的树,便问是什么树。东方朔说树名叫“善哉”。汉武帝记住了。过了几年,再游上林苑时,汉武帝又问东方朔同一棵树的名字。东方朔说名叫“翟所”。汉武帝说被他骗了几年了,因为几年前他说的不是这个名字。东方朔回答说:大的叫“马”,小的叫“驹”;长成了的叫“鸡”,年幼时叫“雏”;大的叫“牛”,小的叫“犊”;人初生时叫“小儿”,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