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接种后婴幼儿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mi8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TT)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分别采用Hib-TT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3针免疫接种3~5月龄婴幼儿,观察疫苗安全性,并采用定量ELISA法分别测定免疫前、免疫后和加强免疫后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结果 实验疫苗和对照疫苗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实验疫苗组为23.85%,对照疫苗组为3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P>0.05),发热性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2.3%和31.3%,中、强发热反应率分别为3.67%和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疫苗受试者局部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率为1.22%.实验疫苗3剂免疫后受试者血清抗Hib PRP IgG抗体平均几何浓度(GMC)为6.6786 μg/ml,对照疫苗组血清抗体GMC为7.5346 μg/ml,两组间抗体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7,P=0.702);加强免疫1剂后,实验疫苗组受试者血清抗体GMC从加强免疫前的2.6396 μg/ml上升为6.2044μg/ml.结论 实验疫苗接种3~5月龄婴幼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用间隔1个月、3剂次接种的基础免疫程序能诱导该年龄组受试者产生长期保护水平的血清特异性抗体,加强免疫1剂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CD4+ 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在疾病过程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以及血清游离甲功三项(FT3、FT4、TSH),将患者分为治疗前组、临床缓解组和稳定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EDTA-K2抗凝)中DC及髓样DC(myeloid dendritic
目的 探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 pp65是否可以诱发正常C57BL/6小鼠产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变化.方法 构建HCMV pp65原核表达质粒与真核表达质粒,然后进行HCMV pp65原核蛋白表达与纯化.间接法ELISA检测anti-pp65 IgG、dsDNA、抗核抗体(ANA),竞争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b、IL-6、TNF-α浓度.结果 成功获得HCMV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幽门螺杆菌(H.pylri)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鼠模型,同时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HE染色评价小鼠胃组织学改变;RT-PCR法检测胃组织IL-17 mRNA、IL-23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胃组织匀浆上清IL-17、IL-23含量;FCM检测脾脏单细胞悬液中Th17细胞应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pylori感染组小鼠
一、规划实施20年来的成果自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结核病疫情紧急状态的警告以来,已经过去了20多年.通过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球各方面机构组织以及科学家们的努力,已经基本遏止了全球结核病的严重疫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截止2010年,全球结核病患者人数波动在850万~ 920万之间,平均为880万.每年死亡的患者平均数为140万,与1990年相比,结核病死亡数已经减少了40%,到2015年有可能
期刊
目的 构建乙脑病毒E蛋白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JEV,旨在研究E蛋白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通过RT-PCR扩增目的基因,酶切并重组后成功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pEGFP-C1-JEV重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观察绿色荧光标记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提取细胞RNA,检查目的基因转录表达情况,并利用免疫
目的 评价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Hib-TT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的对照研究方法,对6~59月龄儿童分别接种2或1剂实验疫苗,观察免疫后1个月时受试者血清抗Hib PRP IgG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和抗体浓度≥1.0 μg/ml的比例;将3~5月龄198名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种3剂实验疫苗或对照疫苗结合疫苗,基础免疫后1年时分别给予1剂加强免疫.观察基础免疫后1个月、
目的 以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刺激人原代内皮细胞(HPAE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内皮细胞在感染性休克细胞因子释放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PBMC;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HPAEC细胞表面标志CD144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表达;ELISA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L-6、TNF-α、MCP-
我们对1株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JM45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图).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已收录了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截止日2012年10月20日)。
期刊
说明:(1)本索引关键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关键词,按其后的汉字拼音排序,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西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3)为了集中同一性质的关键词,采用倒装词,如多糖类,细菌;(4)关键词后括号内数字为起页。
期刊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辅助性T细胞17(Thelp cell 17,Thl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平衡的调控是免疫学研究中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Treg和新近发现的Thl7是机体存在的两种不同于Thl和Th2的CD4+T细胞新亚型。Thl7细胞介导炎症、延续破坏进程,Treg细胞对抗炎症、维持免疫耐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