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一期治疗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一期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例小腿开放性损伤合并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31.8岁(16 ~52岁).7例患者开放性骨折均为GustiloⅢB型,其中3例合并感染,下肢严重创伤评分平均为4.8分(4~6分).清创后小腿软组织缺损面积平均为30.4cm2(12 ~ 70 cm2),胫骨缺损长度平均为9.2 cm(4~ 17 cm).4例近中段缺损患者采用胫骨远端截骨向近端骨搬运修复,3例中远段缺损患者采用胫骨近端截骨向远端骨搬运修复.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或碘伏纱布填塞.结果 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9.3个月(9~ 36个月)随访.7例患者骨缺损全部获愈合,其中5例一期愈合;2例骨搬运到位后对接端出现骨不连,植骨后愈合.骨愈合指数(愈合时间/缺损长度)平均为1.8个月/cm.7例患者软组织缺损面积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6例一期愈合,1例植皮后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3.3个月(2.5 ~6.0个月).本组2例患者出现马蹄内翻足畸形,1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1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结论 外固定支架骨搬运技术一期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4例THA术中、术后PFF患者资料,男13例,女11例;年龄33 ~ 85岁,平均63.6岁.骨折根据Vancouver分型:A型7例,B型12例(B1型3例,B2型8例,B3型1例),C型5例.术中出现PFF 5例,术后外伤所致PFF 19例.非手术治疗4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置技术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2月至2011年11月应用LCP外置技术治疗11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5.6岁.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根据Jain-Sinha分类方法分类:A型7例,B型4例.骨不连部位:胫骨下1/3段8例,中段2例,上段1例.7例患者采取清创植骨LCP外固定一期手术治疗,另外4例经一期
目的 探讨大龄儿童肱骨远端C型骨折经掀起肱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对15例大龄儿童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经掀起肱三头肌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男8例,女7例;年龄12~15岁,平均13.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照AO分型:C1型8例,C2型5例,C3型2例.合并尺神经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d,平均3d.末次随访时按Aitken和Ror
目的 探讨术中透视下踝穴移位的影像学参数在三角韧带完整及离断的情况下判断外踝骨折复位不良的预测能力.方法 采用10具膝关节以下新鲜下肢尸体标本,在三角韧带完整及离断的情况下(n=5)模拟外踝1 mm、2 mm、3 mm的短缩畸形以及10°、20°、30°的旋转畸形.透视踝关节正位片测量内侧踝穴间隙(MCS)、胫距上间隙(SCS)及距骨倾斜角(TT).分别以MCS≥4 mm、MCS≥SCS、TT≥5
2012年9月5—8日“第二届国际骨外固定与骨重建大会”在巴西名城萨尔瓦多市召开,来自世界41个I1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协会(AsSOSiatio1 for the study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1izarov,ASAMI)成员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组委会主席秦泗河教授带领中国代表团一行12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期刊
为提高VSD技术的基础研究水平和临床应用治疗效果,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VSD技术临床应用标准与规范,2012年《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与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奖征文活动”,特向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及相关学科人员进行征文。此次征文活动我们共收到近100篇有关VSD技术应用的稿件,特邀请了国内创伤界权威专家进行评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
期刊
目的 探讨利用跨供区髂骨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一期修复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在对传统髂骨皮瓣进行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旋髂深动脉为蒂串联旋髂浅动脉的跨供区髂骨皮瓣.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此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术一期修复18例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18 ~ 56岁,平均36岁.跟骨缺损范围平均为7.2cm ×2.6 cm,皮肤缺损面积平均为23
目的 探讨中足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中足骨折脱位致创伤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 1年10月采用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中足损伤后成人创伤性平足症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2~57岁,平均38.4岁;左足8例,右足7例.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足部力线改变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功能预后. 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3
目的 总结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2001年1月至2013年3月,获取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文献.通过R软件Meta软件包中的Meta prop函数进行统计分析,记录髋臼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共纳入41篇文献,其中前瞻性研究9篇,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4月采用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0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69例,女21例;年龄17 ~61岁,平均39岁;右侧49例,左侧41例.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ⅢAB型26例,ⅢAC型36例,ⅢBC型28例,关节面移位均大于1 mm.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