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供区髂骨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一期修复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用跨供区髂骨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一期修复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在对传统髂骨皮瓣进行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旋髂深动脉为蒂串联旋髂浅动脉的跨供区髂骨皮瓣.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0月应用此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术一期修复18例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18 ~ 56岁,平均36岁.跟骨缺损范围平均为7.2cm ×2.6 cm,皮肤缺损面积平均为23.0 cm×11.0 cm.结果 本组患者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均一期修复,皮瓣存活,术后功能外形良好.术后随访1~3年(平均1.8年),足跟部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12个月时,两点辨别觉为16 ~ 24 mm(平均18.6 mm),行走正常,未见溃疡.患足功能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9例,可1例.结论 跨供区改良髂骨皮瓣联合感觉神经植入是一期修复大面积跟骨与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仰卧位与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9月采用髓内钉内固定的7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体位不同分为两组:仰卧位组33例,男26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39.2±9.6)岁;骨折AO分型:A型15例,B型9例,C型9例.侧卧位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42.2±10.1)岁;骨折AO分型:A型14例,B
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的“第五届南方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培训班”拟于2013年10月12—14日在广州举办。此次培训班将邀请国际知名肢体重建专家、英国皇家利物浦大学医院Selvadurai Nayagam教授,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李刚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黄雷教授,南方医院余斌教授、王钢教授、任高宏教授、孙永建教授、覃承诃教授等国内外肢体重建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
期刊
目的 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人距骨合并同侧踝关节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成人距骨合并同侧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全部距骨骨折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距骨合并骨折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距骨合并同侧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资料定为C组,对3组及C组前、后5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对
目的 探讨跨关节钢板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31例跖骨基粉碎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男19例,女12例;年龄24 ~ 70岁,平均46.2岁;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8例损伤累及跖跗关节复合体,2例合并骰骨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择期行切开复位跨关节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简明健康调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4例THA术中、术后PFF患者资料,男13例,女11例;年龄33 ~ 85岁,平均63.6岁.骨折根据Vancouver分型:A型7例,B型12例(B1型3例,B2型8例,B3型1例),C型5例.术中出现PFF 5例,术后外伤所致PFF 19例.非手术治疗4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置技术在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2月至2011年11月应用LCP外置技术治疗11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5.6岁.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根据Jain-Sinha分类方法分类:A型7例,B型4例.骨不连部位:胫骨下1/3段8例,中段2例,上段1例.7例患者采取清创植骨LCP外固定一期手术治疗,另外4例经一期
目的 探讨大龄儿童肱骨远端C型骨折经掀起肱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对15例大龄儿童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经掀起肱三头肌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男8例,女7例;年龄12~15岁,平均13.2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按照AO分型:C1型8例,C2型5例,C3型2例.合并尺神经损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d,平均3d.末次随访时按Aitken和Ror
目的 探讨术中透视下踝穴移位的影像学参数在三角韧带完整及离断的情况下判断外踝骨折复位不良的预测能力.方法 采用10具膝关节以下新鲜下肢尸体标本,在三角韧带完整及离断的情况下(n=5)模拟外踝1 mm、2 mm、3 mm的短缩畸形以及10°、20°、30°的旋转畸形.透视踝关节正位片测量内侧踝穴间隙(MCS)、胫距上间隙(SCS)及距骨倾斜角(TT).分别以MCS≥4 mm、MCS≥SCS、TT≥5
2012年9月5—8日“第二届国际骨外固定与骨重建大会”在巴西名城萨尔瓦多市召开,来自世界41个I1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协会(AsSOSiatio1 for the study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1izarov,ASAMI)成员国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组委会主席秦泗河教授带领中国代表团一行12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期刊
为提高VSD技术的基础研究水平和临床应用治疗效果,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VSD技术临床应用标准与规范,2012年《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与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奖征文活动”,特向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及相关学科人员进行征文。此次征文活动我们共收到近100篇有关VSD技术应用的稿件,特邀请了国内创伤界权威专家进行评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