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考究性恢复设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山西汾阳杏花村古镇的设计,深入挖掘汾酒文化与杏花村古镇的联系,通过对文化的了解,结合杏花村环境、整体结构、空间布局、院落形态等分析,运用传统手法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古镇保护、文化传承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初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村落旅游设计开发的模式,成为古镇的典型设计案例。本文以杏花古镇为例,主要对传统村落空间在保持传统风貌特色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现代旅游接待的需要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村落;杏花村;考究性;恢复设计
  1.杏花村的文化渊源
  根据考古发掘文物证实,杏花村汾酒的酿酒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唐代与清代可以说是“杏花村”汾酒的鼎盛时期。在唐朝时期杏花村酿酒坊多达70家,出现了“长街恰副登瀛处,处处街头揭翠帘”的盛况。唐代以前的酒是“浊酒”,“杏花村”汾酒于唐代在北齐汾清酒的基础上酿出了中国酿酒史上第一家“蒸馏白酒”成为“汾洲贡酒”,今天应该说“唐时宫廷酒,今日杏花村”。到了清代,杏花村的汾酒作坊多达200多家。
  目前,在泸州老窖、五粮液等著名酒厂,借鉴法国波尔多地区历史形成的酒业集群发展世界品牌的经验,实施集中扩大发展战略,大打酿酒文化牌和历史牌,使得山西酒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相形见绌,杏花村酒业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山西酒业的未来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
  杏花村经过几千年的物质及文化的积累,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村落群体,从内到外散发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浓郁气息,更是蕴藏了祖先的智慧。
  2.杏花村考究性恢复设计需要的特征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村落一直是居住以形式存在,从长期居住到临时居住,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空间转换至休憩空间,是杏花村古镇深度绽放文化潜力赋予她的二次生命。对于杏花村的恢复可以进一步的理解为从文化、环境、经济、及社会意义上的全面复兴,解决文化的传承及发展问题。
  根据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综合考虑杏花古镇酒坊集中、发展的地理特点及人文历史特点,真实还原这一区域古杏花村原始风貌,从各朝代单元建筑的形态发展,到公共建筑的妥善配置,这是对整个杏花古镇原始建筑形态的精神再现,可以概括成以人文历史景观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为载体,将观光、游乐、体验、休闲融于一体,从精神意义上满足对杏花古镇的文化传承和继续发展。
  杏花村的考究性恢复设计以人文景观底蕴为支撑,以“诗会友、酒会友”为精神路线,以文化为背景,系统整合古杏花古镇建筑形态资源,重整杏花古镇精神特征。
  3.杏花村考究性恢复设计的规划原则
  杏花村旅游开发设计项目的规划原则应以杏花古村特色的村落风貌为标准。书中记载,由于古代汾酒的酿造需要杏仁,杏花村这个地方万树杏花,所以杏花村名流传至今。从杏花村千年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杏花古镇建造是逐步形成的,杏花古镇的恢复需要体现村落的形成及时代文化的演变,所以在院落的建筑表现上,需要加入自唐代以来,各个朝代古镇的建筑特色及风土人情,将传统与现代结合。
  在规划原则上应该因地制宜,加强它的这种吉祥运势,顺着推动他们的方向和规律,获得更美好的发展。保留汾酒老作坊的同时保留汾酒二厂原址,这是酿酒文化的延续,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新建杏花古村落建筑风貌,遵循本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形成可靠可行有根基的本土文化精神,充分发挥杏花古村考究性恢复设计的优势,以酒文化和旅游时空布局为核心,完善杏花古镇旅游整体功能。杏花古镇考究性恢复设计在保持传统风貌特色的前提下既要对古镇保护也要将文化传承。
  4.杏花村考究性恢复设计的特色村落营造
  4.1吉祥文化的风貌营造
  拥有千年历史的杏花古村落,蕴含古镇独有的吉祥文化。从古朴、典雅的房屋,到青石板的老街,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无不展现了天下第一酒村古老的文化风貌。精心规划的古村落容文雅与凝重于一体,不论是构思的精巧还是气势宏大,都堪称国内首屈一指,宛如营造了一片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其中引入“二龙戏珠”的传统文化元素。因势设置两条循环水系,由东西高处各引水流,形成两条向基地中心汇聚的溪流,恰似两条活跃的青龙欢快的流畅。基地中心有古井名为申明井,如同龙嘴吞云吐雾仿佛天成。溪北设一新井取名旌善井,取自申明旌善古有典迹寓意巧妙。两口井一新一旧,妙趣横生。同时,两溪交汇处设有风来亭、溢香亭犹如龙之双眼,栩栩如生。
  而“五朝酒坊聚宝盆,大珠小珠落玉盤”凸显杏花古镇的院落形态。地形两侧高中间低,形似元宝又似聚宝盆。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设有108处,每处都富含丰富的传统建筑精髓,如同大大小小的宝珠在这里汇聚,蕴含了丰富深渊的规划吉祥寓意。移步换景村如画,风水布局崇古意。整个村落空间布局采用抑扬顿挫,松紧有度的处理手法。获得丰富多样的场地形态。
  4.2设计细部的形态营造
  杏花古镇的考究性恢复设计中,入口广场的设计就像一幅展开的古老画卷,典雅凝重,迎面设置一座木构牌坊,不仅端庄华丽,并且渲染出古朴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广场中心的“牧童遥指”雕塑,印证杏花村的历史渊源。半坡上尽善尽美亭,出自闯王在杏花村歇马吟诗的典故。黄土夯筑的杏花村门古朴浑厚,在万树杏花林的映衬下尽显雄姿。
  东区,穿过大门是一个四合小广场,华丽的戏台、气势恢宏的门楼,给初来乍到的游客豁然营造浓厚的文化气势。广场与方街拐角设置一处清泉,沿村街跌级而下向村中漫流,引导游客前行。街道两侧保留了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铺后街”的经营格局和特色,恢复明清时代的茶庄、烟店、票号、钱庄、布店、当铺等数家商业铺旧址,碎石路面构建成一条充满历史厚度的步行商业街。
  西区,设置类作坊、宅院、客栈,依斜面而建。这里考究性恢复的民居院落,古色古香,气息淳朴,地域色彩甚浓,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显得高雅别致。一条景观溪流缓缓流淌,穿村而过,豆腐坊、醋坊村点缀其间。
  北区,商业街设置并不长以减少游客的疲劳度。文化商业街后是一排自然村舍景色,黄土抷墙、朴素茅舍,村中心是一个较大的广场,南面玉带水环绕,福禄寿喜财五桥层叠交映,广场中高扬的木构秋千勾勒出闲逸的情趣,千年古槐蕴含了村落古老的厚重感。雕砌华丽的福寿牌坊彰显了北区商业作坊的豪阔鸿辉,再现商业老街的繁华风光,并且保持明清以来晋中作坊和晋中民居的建筑风格。
  南区,小河弯弯自然风光,通向唐代风格的药酒坊,在河里汇聚了酒之诗歌文章,杜牧吟诗品酒处亦出于南部村舍。这里古老的小酒作坊,自然朴素,巴拿马获奖老作坊,更突显了酒文化的历史与厚重感。最南端是宋代甘露堂蒸馏法酿酒坊。宋代风格的建筑烘托出酒品之高雅,底蕴之厚重。
  结束语:中国传统文化村落考究性恢复设计并不是单纯的院落建筑形态恢复,它既要满足旅游接待时也承载着长久的文化精神和时代的演变,并且融入现代设计手法,蕴含功能和文化传承、现代发展等多种意义。这是针对旅游开发中建筑文化的一种新的设计探索,用杏花古镇的实践项目证明传统与现代的紧密结合。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更是人们在生活及生产当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载体。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音乐在社会生活当中也发挥了越加重要的价值及作用。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创建较好的音樂氛围,使其的心灵得以陶冶,人格得到提升,这对于新农村及新农民的建设及培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关键词】:音乐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前
期刊
造型差异是中西方绘画的重要差异,尤其体现在工笔画与写实油画上。他们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基于这一异同,本文以北宋画家林椿的花鸟作品与西方卡拉瓦乔的静物画进行对比,从中解析中西方造型的异同。  林椿是北宋时期的花鸟画家。本文为研究的方便,也为了尽量的减少争议,所以选出两幅幅较为广泛认可的林椿作品。分别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果熟来禽图》和《葡萄草虫图》。作为对比对象的西方作品
期刊
【摘要】:在家居设计元素中,传统文化元素是至关重要的组成之一的。家具装饰是多种多样的,新中式家具的设计中更是加入了多种装饰元素,比如是民族特性的图案、雕刻元素、吉祥造型等等元素,充分体现出装饰元素的多变性。正是基于装饰元素的多变性,才能够在传统装饰元素上继承与延续,本文浅析新中式座椅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与继承,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传
期刊
【摘要】:齐白石和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画坛上两位特别耀眼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博采众长,融合了传统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毕加索以求新求变的创造力,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显示出卓越的艺术才能。本文以齐白石与毕加索为典型代表来分析20世纪中西方绘画特点的异同。  【关键词】:20世纪;传统;创新;中西  自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后,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些许改
期刊
【摘要】:想要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可以利用拥有数量多的知识分子的高校。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呈现出了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大的特征。除此之外,高校学生毕业之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辐射较为广泛。那么国民的素质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丰硕果实的结出就因此能够得以实现了。本文对大学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文化;传
期刊
網络软件翻译质量研究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的公共文化权利意识逐渐觉醒。党的十八大中曾明确提出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目标,即在2020年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建成。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作出了进一步的指示,即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协调机制的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本文就现存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过程
期刊
【摘要】:“信达雅”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严复提出的翻译主张,此翻译标准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极大地热议,既有人对此大加盛赞,同时也有人对此持非议态度,而时至今日,关于对“信达雅”的争议仍未休止。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来追溯“信达雅”的理论来源,分析“信达雅”三字标准的不足之处,进而来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严复的这一翻译思想。  【关键词】:信达雅;中国传统译论;西方翻译理论  一.“信达雅”的理论来源  众所周
期刊
【摘要】:皮影戏又称“灯影戏”“影子戏”,是一種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中国的皮影戏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于西汉时期。大约在十三世纪相继传入东南亚、西亚、欧洲的一些国家。而马来皮影戏的起源至今还未有定论。无论是中国皮影戏还是马来皮影戏,在音乐上都各具特色。本文将对中国的陕西皮影戏与马来皮影戏的音乐特点作出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陕西华县;马来西亚;皮影戏;音乐特点  一、马来皮影戏与陕西皮影戏概况 
期刊
【摘要】:对日本学习者来说汉语卷舌音是汉语语音习得上最大难点之一。本文对中日两国文献进行梳理,将它按照研究方法分类成问题的提出及其偏误的描述、语音对比以及语音测试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最后指出了以后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辅音教学;日本学习者;卷舌音  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和CiNii Articles上收集与日本学习者汉语语音习得有关的论文,总结其中关于卷舌音的记载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