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疑激疑”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想取得成功,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领会新课程的主旨,全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人认为,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应以学生的探究质疑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以“课前生疑、有效激疑、探究解疑”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从而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学起于思源于疑”——课前生疑
  在平时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始终向学生灌输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的意识,让质疑这个观点深入学生心中。
  在每节课之前,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思考、质疑。例如学习《散步》这篇文章,没有朗读之前,学生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谁在散步,为什么散步,在哪里散步,作者通过平常的一件普通的小事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呢?……
  在每节课结束之后,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文言文《赵普》的学习结束之后,很多同学就陆续提出了一些疑问,“赵普为什么被称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呢,而不是整部《论语》呢”、“赵普一直坚持上奏举荐的人为什么没有具体的介绍?只是用“其人”这些词来代替呢?”等等。
  在课堂上我曾经率先带头去质疑,学习《松鼠》这一课的时候,我率先提出疑问“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为什么文章最后一段告诉我们松鼠的毛可作皮具,肉可食?”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顿时班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于每个同学的答案都给与了肯定。一些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都参与了进来,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立刻给与表扬和鼓励,并告诉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和价值。”鼓励他们像我一样去提出问题,大胆质疑。
  二、“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效激疑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兴趣的控制,提问是最佳的调控手段。
  1.提问要有启发性。
  因为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自己的母语,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篇文章,自信满满的,其实他们了解的只是表层。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是有了自己的问题,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候,为了更好的解读作者苏轼的人格魅力,我巧妙的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在这样一个有皎洁月色的夜晚,苏轼通过时光隧道,邀请唐朝的柳宗元前来赏月,你觉得柳宗元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因为我们前一篇文章正是唐柳宗元《小石潭记》,文章借描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小石潭景色,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的心情。而我们这篇《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同样是怀才不遇,被贬官至此,他却能够随缘自适、静心欣赏美景,可以看出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所以这样的题目一出现,全场哗然,有的同学说,“柳宗元看到这样凄冷的月色,肯定会嚎啕大哭,仓皇离去”;有的同学说,“柳宗元肯定就不会接受邀请,他不想触景生情。”由此,我借此去问:“为什么你们认为柳宗元会如此呢?”,由此不仅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而且将这两位作者个性进行鲜明的比较,引起学生思考,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2.提问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
  三、“有疑者却要无疑”——探究解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敢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之后,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解疑。解疑同样是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开动思维,深入探究的过程。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之下,每组必然有问题无法解决,老师可以选择有建设性的题目写在黑板上进行全体同学的探究质疑,集中全体同学的智慧和质疑一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要使学生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1.注重启发引导。在针对《赵普》一文中有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赵普冒死举荐的那个人没有任何交代,只有“其人”这个词”问题时,我当时就鼓励学生一起讨论解决,答案纷杂,各不相同,于是我就适时予以启发“任何一篇文章的构思和取材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而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表现赵普这个人物,“其人”这个词是否能表现赵普呢?”很多同学顿时豁然开朗,用“其人”这个词表明这个人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这样写更加衬托出赵普的“以天下事为己任”、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当然这个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很多同学也提出了其他有价值的答案,我也一一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2.注重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设立语文素养较好的同学为组长,通过让他们查阅资料、阅读书下注释的方式,研读文本,群力群策,培养团队意识和解疑热情。
  古人云:“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疑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需求。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素质的高低。因
【目的】明确近年来广西45个主要栽培水稻品种的抗性基因遗传多样性,揭示其遗传差异,为更好筛选水稻品种组合和通过品种间轮作及合理布局控制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
在当下节目故事化的背景下,故事类电视节目成了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形式。故事类电视节目因其真实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纯熟的悬念设置,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
本文使用淀粉(starch)作为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填充物来制备生物全降解型材料,但由于淀粉颗粒与高分子聚合物间的界面引力太弱,特别是在添加较多的淀粉时其机械性能不佳,
近年来,具有低介电常数的纳米多孔材料在微电子工业中的应用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由于聚酰亚胺(PI)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电学性能,因此在微电子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的研究是以THF和DCE为溶剂,AIBN为引发剂,在60℃下β-蒎烯与N-取代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的一般自
苍劲的笔触驰骋在被夕阳染红的画布上;厚重的笔触堆砌出故乡的高墙;河边的渔船静默无语,摆荡着近乡情怯的漂泊。 Vigorous brush strokes in the sunset was dyed red canva
期刊
在有机化学中,过渡金属选择性催化醇氧化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本论文采用官能化氨基酸作为有效的N,O-二齿配体,代替传统N,N-二齿配体,发展了一类铜/TEMPO在纯水溶剂中,采用空气作为最终氧化剂选择性氧化醇生产醛、酮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一级苄醇、二级苄醇、含杂原子的芳香醇、烯丙基醇等都可以被高效的转化成对应的醛(酮)。首先,以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合成各种N
捕捉变换不羁的氤氲云霭,表征自然的历时性状态,融时光与空间于一体;山河吐纳的气息随大气的韵律而动,被层叠晕染的色泽重复着融合与分离,闪耀着朦胧的光辉……无限诗意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