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左心室整体功能的早期变化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室旋转/扭转功能及经皮冠脉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早期变化.方法 正常志愿者11例(A组),23例行择期冠脉造影且LVEF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冠脉狭窄组(B组)与重度冠脉狭窄组(C组),对比3组二尖瓣水平旋转峰值角度(peak basal rotation,BR)、心尖水平旋转峰值角度(peak apical rotation,AR)、左室扭转峰值角度(peak left ventricular torsion,LVT)及标化达峰时间;将LVT与上述指标行相关性分析;对比C组PCI 24 h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B组及C组AR和LVT较A组降低;C组二尖瓣水平扭转达峰时间较A组及B组提前(P<0.05);LVT与AR、BR、二尖瓣水平旋转达峰时间相关;PCI后C组BR及LVT增加.结论 AR对缺血损伤敏感;LVEF正常的PCI患者二尖瓣水平达峰时间提前,可能既有代偿机制又有缺血心肌的限制;PCI后24 h BR对再灌注治疗敏感,可早期预测PCI后24 h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不同时期左室心尖球形综合征(LVABS)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性及与左室整体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 LVABS患者7例,于入院时(入院第1~3 d)、4周末、8周末应用RT-3DE采集左室实时三维全容积数据库图像,启动“4D LV Volume Tom-Tec”软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获取左室16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得到各节段达最小收缩
乳糜胸是由于胸导管堵塞或破裂引起乳糜液积聚于胸腔,约占胸腔积液的2%,预后较差,死亡率可达1 5%[1].以往采用的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特别是肿瘤术后的患者,很难耐受二次手术.笔者在超声引导下对53例乳糜胸患者进行胸腔置管引流,分别应用无水乙醇和红霉素胸腔内注入,使胸腔产生无菌性炎症,胸腔粘连,并对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临床经确诊
期刊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parti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PAPVD)是部分或全部肺静脉未直接与左心房相连,而与体静脉或右心房相连接的畸形.术前明确其诊断及分型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PAPVD患者的超声及多排螺旋CT (multidetector CT,MDCT)影像资料,比较二者在PAPVD诊断中的价值。
期刊
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 of epididymis)是一种间皮细胞起源的良性肿瘤,发生在男性和女性生殖道[1],最早由Godman和Ash在1945年提出[2],临床少见.多数患者在20~40岁发病,青春期前罕见,无明显临床症状,偶然触及阴囊内孤立肿物,多数为单发,以附睾尾居多,其次是附睾头,肿块生长缓慢.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2年8月的9例附睾腺瘤样瘤的超
期刊
目的 评价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鉴别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对122例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评估各诊断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并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常规超声、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结果 122个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73个,恶性结节49个.常规超声诊断伴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性、特异性
患者男,42岁.施工时使用射钉枪,在钉子(自述长约3cm)射向墙壁后反弹进入右侧颈部,以右颈部外伤6h急诊入院.住院查体:患者一般状态可,查体合作,心肺腹及四肢无异常.右颈部可见一钉尾,钉头部已进入软组织内,周围压痛(+),颈部活动欠灵活,右颈动脉搏动尚可.X线诊断:右侧第1胸肋关节处金属异物。
期刊
内脏方位分三种:内脏正位(situs solitus)、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及内脏异位(Heterotaxy).内脏反位指胸腔和腹腔内脏位置与正常解剖状态呈"镜像"样排列.内脏反位是一类少见先天性异常,在活产儿中占1/2500~1/20 000[1].随着胚胎基因学和影像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内脏反位的认识逐渐加深,现就其定义、胚胎发育机制、合并畸形及产前超声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
期刊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定量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房应变特征,并对其同步性作初步研究.方法 应用2D-STI对30例健康受试者和35例PAF患者(其中PAF发作间歇期19例为PAF1组,发作期16例为PAF2组)左房的前壁、下壁、侧壁、后壁和房间隔5个房壁进行应变时间曲线分析,获取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各房壁平均峰值应变速度(Vs、Ve和Va)、峰值应变(S
目的 制备载量子点(QDs,CdTe—MPA)高分子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气泡——荧光一超声双模式成像剂(MBQmmn)。方法双乳化-冷冻干燥充气法制备双模式成像剂MBQm@PLc,n并评价其显像性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I.SM)、透射电镜(TEM)技术检测量子点装载及MBQ-蛾PLm荧光成像稳定性,荧光分光光度计线性回归法计算量子点的包封率。体外模型成像、在体小动物荧光成像及超声造影
期刊
患者女,33岁.无腹痛,月经规律,量正常,无痛经.1年前查体发现盆腔包块,超声提示子宫肌瘤,包块增长缓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宫颈Ⅰ度糜烂,触血阴性,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无痛,活动可,左侧附件增厚,轻压痛,余未及明显异常.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宫体大小正常,内膜厚约5mm,肌壁回声均质,宫腔内测及正常位置节育器.双侧卵巢显示结构清晰,于宫体左侧测及低回声包块(图1),大小约117mm×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