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四季金秋拍卖会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太阳2009年四季金秋拍卖会如期而至,届时我们将奉上精心挑选的1100余件精美拍品展现给广大藏家。
  此次红太阳四季金秋拍卖分为瓷器杂项、玉器工艺品及中国书画三大部分,推出的众多精品可谓异彩纷呈。瓷器杂项、玉器工艺品部分共有八百余件作品上拍,涵盖瓷器、玉石、青铜器、犀角、象牙、佛像等各个门类,可以说拍品琳琅满目,估价也非常有竞争力。书画部分的拍品将有各时期、各地区、各流派的佳作轮番登场,满足不同人群的收藏爱好需求,相信能给藏家带来别样的收藏乐趣。
  中国瓷器在世界拍卖市场上一直享有重要的地位,深受海内外藏家的追捧,经过长期的积淀,瓷器藏家们的眼光不断提高,对于拍品的挑选愈加细致,因此红太阳对于瓷器作品的档次也更加注重。红太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古瓷的拍卖,因此高古瓷器仍然当之无愧是重中之重。元代瓷器因其大气的画风和艳丽的色泽,也一直受到藏家追捧,市场价值居高不下,此次推出的元青花龙纹双鹅耳瓶、元青花人物故事纹凤首壶即是这一门类的代表,两件拍品造型典雅、画工精细,体现了元青花瓷高超的烧造水平。杂项及铜佛造像在各场拍卖中均呈现出良好的成交态势,因此备受藏家关注。
  
  玉石专场一直是市场热点,本次拍卖依旧秉承以往的传统,为买家提供各种档次各种门类的拍品,既有可随身佩戴的精美挂佩,也有书屋用的文房小品,当然也少不了巧夺天工的陈设玉器及不少古玉亮相。例如清代田黄松山七子纹摆件、汉白玉勾云纹佩、和田青玉仔料释迦佛山子等。
  红太阳书画专场一直以精品及高成交率吸引着众藏家,此次也不例外,众多佳作值得关注,如黄胄的驴、人物等各类题材精美力作。当代人物画领域中,范曾是一大家,他的书画艺术成就已深受认可,此次有多幅范曾精品上拍,他的创作,多取材于古典文学或历史题材,往往气势宏大、寓意深刻,所作人物造型精准、形神兼备,均有大家风范,范曾的绘画艺术,在国际上也深受推崇和喜爱。素有“中国仕女画第一”头衔的著名画家薛林兴此次上拍的是一幅赢得广泛赞誉的作品《昭君出塞》,此幅作品形象雍容华贵,具有东方时代美感和诗意,设色浓艳中蕴含古意,可谓美轮美奂,是作者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事出偶然。一直苦苦寻觅关东“龙洋”的我,却在辽西的一家古玩店里遇见了“江南”。当店主将全套九枚“江南”龙洋向我展示时,我竟不屑一顾,自恃藏币之路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岂可见异思迁,移情别恋?回到宾馆入睡,却见那“江南”们列队向我走来,一个个启齿张唇大声疾呼:“君错矣!岂不闻一念之差,失之千里?岂不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乎?”辗转一夜,天刚破晓,便去叩响古玩店大门,将“江南”们置于掌中,逐一“望闻问切
期刊
●文怀沙  中国有句老话:与人剃头者,头亦被人剃。那么经常有些活动让我颁奖给别人,经常让我念些赞词去赞美一些尊敬的比我年轻的朋友,今天反其道而行之。  我首先要更正,这个98岁不可靠,因为我认为人的寿命,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以上要按公岁计算,70岁就是35公岁,今年我不到50公岁。在昨天以前,我填的表都是1910年1月15日,我觉得这个很可怕。刚才人家问我是不是98,我一听吓一跳,这个事情阎王爷知
期刊
(接上期)  (四)明晚期青花题记、款识和笔画特征及其演变  例1,嘉靖青花龙凤纹尊(故宫藏)双圈款“大明嘉靖年制”(图4-1)。例2,嘉靖青花云龙纹梨式壶(同上)双圈款“大明嘉靖年制”(图4-2)。例3,嘉靖青花婴戏图方盒(上博藏)款“大明嘉靖年制”(图4-3)。例4,嘉靖青花婴戏图大罐(天民楼藏)款“大明嘉靖年制”(图4-4)。例5,隆庆青花团龙纹提梁壶(故宫藏)双圈款“大明隆庆年造”(图4-
期刊
天下奇事无处不在,而这样的奇缘也会降临到我的身边。2008年6月,我去广西南宁参加“全国文物修复及研讨会”。会议结束时,由于南宁连续多天的暴雨,空中、地面的交通都严重受阻,我被老天滞留在宾馆。桂林的同学秦保义赶过来看我,说他有位朋友好收藏,问我有没有兴趣去看看,我由于天气原因暂时也回不了家,索性安下心来听他安排了。当我们冒雨驱车赶往时,天已经很黑了,刚一进门我就很是失望,满屋子堆的都是一些从当地河
期刊
“淳熙元宝”为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所铸。面文多楷书,也见隶、篆,有小平、折二铜钱,背有星月纹及“泉”、“春”、“正”字等,背字为钱监名。淳熙七年(1180年)铸钱时背开始铸纪,品类繁茂,版式近百种左右。  这枚“淳熙元宝”铜钱,径3.1厘米,厚0.22厘米,重9.2克。钱文楷书,右旋读。背面穿上仰月孕二星,是为折三。此钱与昔年罗伯昭“当三淳熙铁母”属同一版式。  此钱历经流通,铸
期刊
孙衣言、孙锵鸣是晚清重臣,孙诒让是清末朴学大师。孙氏两代人晚年回乡重振“永嘉学派”,影响深远,但同为儒林中人,闲暇之余,也喜弄翰墨丹青。故他们传世的作品,既有《东瓯金石志》《周礼正义》《契文举例》《墨子间诂》等皓首穷经式的煌煌巨制,也不乏养闲之用的雕虫小技。如在温州博物馆的馆藏作品中就有三通出自他们之手的玲珑可爱的团扇之作。  其实说到团扇,大家脑海里马上会闪现唐代大诗人杜牧笔下那首耳熟能详的《秋
期刊
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里介绍了一件罕见的宝物:柄似鹿角,尖头扎一长毛帚子(图1)。持宝人自称此物是家中世代相传,名叫“甩子”,当是掸尘之物。专家介绍:此物叫“拂尘”,柄是麋鹿的角,帚系用马尾类物做成。并说,麋鹿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也叫“四不像”。  遗憾的是,专家没有再提升一步,称“甩子”为“麈尾”。据汉许慎《说文解字》:“麈,麋属。从鹿,主声。”我推想,“麈”应是
期刊
●记者:中国玉器没有品牌,缺乏品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玉器未来的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下去?  唐克美:长期以来,中国的玉器市场缺乏大品牌,只有小品牌。比如说东方金钰、恒昌、七彩云南等还是做得蛮好的,但是放在整个国际上来看,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现在这个市场很好,人们愿意花钱买玉,愿意在这上面投资,而且越是高档的,销路就越好。但是买玉的人,更多的是看重材质、做工等传统的东西,而不是这个玉是从那家买的
期刊
古代铜镜的制作到了宋代,由于好古风气的流行,使得铜镜的形制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鼎形镜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镜种。笔者藏镜三百余面,唯独对此鼎形镜情有独钟,爱不释手。前年,经著名的天津泉镜斋主人赵春安先生的惠让,使我得以拥有此镜。  此镜高15.9厘米,宽11.5厘米,厚0.8厘米。古鼎形,象鼻形钮,素缘。鼎形为上部双耳,口为椭圆形,中部呈圆形,边缘由凸起棱线表现出层次。上宽下窄梯形圆镜腿,腿上三条
期刊
第九届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于2009年3月25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历届科学技术应用到古陶瓷及断代中学术论文最多、参加人数最众、发言最激烈、触及面最广的一次会议,来自科学界、考古界数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大会,特别是搞科学检测的专家们发表了极其重要的演讲,讨论之热烈是历届之卒前。笔者也与参会学者们共同讨论了一些科学检测方面的技术问题,参观了北京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