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论辩艺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子都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
  孟子的论辩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他们崇尚的是“霸道”。而孟子宣扬的是王道仁政学说。在这种情况下,要对这些崇尚霸道的君王讲王道,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察言观色,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这一点在《庄暴见孟子》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孟子一见到齐王就问:“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的音乐,而是世俗之乐。可见谈话的开始有些“话不投机”。齐王变了脸色,当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大家知道,儒家是主张先王之乐而反对世俗之乐的。齐王无异于把自己与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可见说话的气氛很紧张。然而孟子却提出了“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的观点。可以说是出其不意,观点新颖。“好乐”与国家的治理紧密相关,“今之乐”等同于“古之乐”,这让齐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最重要的是迎合了齐王的心理,从而改善了谈话的气氛。所以齐王忍不住问:“可得闻与?”然而孟子接下来并没有谈“今之乐”与“古之乐”的异同在哪里。而是巧妙地转换话题,再以谈“快乐”,诱使齐王在思想上走上孟子的思想轨道,从而牢牢地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既然齐王同意了独乐不若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若与多数人同乐,自然而然就把齐王引入到自己想谈的领域——仁政。
  孟子就是这样牵着对方的鼻子,巧妙地转换话题,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二、层层深入,逻辑严密。这一特点我们以《齐桓晋文之事》为例来谈。孟子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第一步:引导齐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
  第二步: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自身有“不忍之心”。抓住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加以阐发。并且认为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了实施“王道”的基础。
  第三步: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并且进一步说明实行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
  第四步:孟子先以“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列举了霸道的危害。从而让齐宣王说出自己的“大欲”。并且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彻底打破齐宣王的幻想。然后以邹楚之战为喻说明“小不可以敌大,寡不可以敌众,弱不可以敌强”的道理,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再以“天下归心”的美好前景来说明行王道必胜于天下。
  第五步: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只要做到了这两点,老百姓就会归附,犹水之归于大海。
  以上五步分析,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水到渠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三、取譬设喻,形象生动。 孟子论辩善于运用比喻,。有人作了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用了159个比喻。
  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来说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用“缘木求鱼”来指出齐宣王企图以武力称霸天下是多么的可笑。
  在《孟子见梁襄王》中同样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不嗜杀人,行仁政所能够产生的巨大效果。“禾苗雨露”一喻中,孟子以禾苗比喻老百姓,以雨露比喻君恩,生动地表明君恩对老百姓的重要性,以及实行仁政的好处。“水之就下”一喻更是表明实行仁政,老百姓就自然而然归附。
  对此,汉代的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点子上了。
  四、运用对比来揭示矛盾,阐发观点。例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
  此外,孟子在论辩过程中还经常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笔锋犀利,气势磅礴,雄辩有力,都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在此不一一赘述。
  
  罗文斌,教师,现居湖北恩施。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会使学习进入情感、生理和人格等生命领域。有了体验,语文教学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一、情感体验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学习不能包办代替。体验是
这把旧伞  父母共用了半个世纪  不知走过多少风风雨雨  它虽已破旧残损  手柄也早已脱落  骨架亦修过几回  布面到处都是缝补的痕迹  但父母仍不肯让它歇息  刮风时  它拼着老命撑住  这个摇摆倾晃的世界  下雨时  它咬紧牙关撑出  一方如虹暖爽的天地  烈日下  拱起佝偻的身躯  辟出三尺荫绿  无风无雨  就收起自己的身子  默默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买台历  不知是谁  把365天做成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决定着学生的成绩和命运。要想中考语文取得理想分数,作文中的情感因素绝不能少。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呢?作为我们农村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又该做些什么呢?    一、投身社会——积累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
徐立刚,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连云港市首批名师、全国中语会“教改新星”。20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获省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发表论文12篇,参编教辅用书7本,计20万字;主持、参与国家级教改课题2个,省级课题4个;在省、市、县教研活动中开设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12节。倡导的“学教案一体”、开发学生自身教学资源、以读促改等模式,被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导组称为“外国语学校模式
大熊猫的眼圈、耳朵是黑的  尾巴可是白的  你看到过它了  一只和另一只  都是一樣的  猎手经过两只熊猫时  它们都假装彼此没有关系  自顾自寻找竹叶和鸟蛋  猎手分别瞥了它俩一眼  为了让它们知道  他可不傻  一看准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猎手一走,它们继续  玩起爬树和搬石头游戏  钟亭  围着小城,他要跑一圈  然后登上环城河上的亭子  不知是不是习惯的影子  每天有两个自己,两个  在固定
此刻喧闹繁华的九省通衢   城封了路封了门也封了   只有满城的灯火還亮着显得   有些伤感和落寞   对于这场突然袭来的疫情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也不能肯定什么时候结束   但这不等于失望或者无助   一场阻击病毒的战斗   在大武汉打响   曾经握过枪杆的我   深刻地知道战场意味着什么   那是和冲锋与献身同义啊   望着各路白衣战士疾驰武汉   不止我汉水和长江   也噙着热泪  
初读《边城》一文让我们品味到质朴的“人生形式”,纯真的人情之美。可只要稍微深入地沉思一下,就不免会为文章表层的“美”而遗憾和伤感。年轻的天保驾船闯滩意外死亡,重情的傩送深感自责离家外出一去不返,豪爽的船老大因家庭的变故而变得狭隘冷漠,年老的祖父带着牵挂在深夜悄然离世,留下的只有纯情的翠翠一个人孤零零地默默守候。亲情不再,爱情破灭,这分明是一个悲剧,原来美丽的光环里面包涵的却是苦涩的泪水和殷红的鲜血
语文教学中,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产生想象的“母体”,是孕育想象的“温床”,写作则是让学生直接挥洒想象力的沃土。但现实是:学生面对作文要么一提笔就头疼,绞尽脑汁,无话可说;要么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究其原因,缺乏深度思考;无自身体验感悟,丧失了童真童趣;阅读量少,知识面狭隘;语言表述能力差等。  贫瘠的思想土壤长不出茂盛的参天大树。如何引导学生对问题、目标展开充分
几朵红晕在指尖,已然初升  一段历久弥新的开启  有陌生的人潮浮起  风不动,掌灯者必定轻松  活着的火苗掠起波浪  构成均匀的等差数列  寅时是心如死灰的  来不及吐出隔夜的浑浊  清冷中我们目光迟缓  飞越过滩涂上细微的光线  有马达声,激起声浪  在这所见即所得的世间  捡拾起枯木、塑料和人心  这些上流而来的物件  验证人们的快乐十分了然  纵然有手掌曾经卷起  这寅时被遮掩下的灯盏  也
“趣”与“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术语。《列子·汤问》:“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姜夔《白石道人诗说》:“陶渊明天资既高,趣旨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邯郸步也。”可见,“趣”不仅是文艺作品的审美属性,也是鉴赏者的审美标准和需求。钟嵘《诗品》云:“诗有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一家之语,自有一家之风味。”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