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电化学合成法和电沉积法制备高活性纳米TiO2-Pt修饰电极(Ti/nanoTiO2-Pt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法研究了卤素离子在Ti/nanoTiO2-Pt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离子液
【机 构】
: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省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省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省功能性分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化学合成法和电沉积法制备高活性纳米TiO2-Pt修饰电极(Ti/nanoTiO2-Pt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法研究了卤素离子在Ti/nanoTiO2-Pt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离子液体([EMI]BF4)中卤素离子的电化学行为,并与Ti/nanoTiO2和石墨电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i/nanoTiO2-Pt电极对卤素离子有显著的电催化活性,Epa=0.94V,ΔEp=0.098V,Ipa/Ipc=1,为准可逆电极过程.
The Ti / nanoTiO2-Pt modified electrode (Ti / nanoTiO2-Pt) was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and electrodeposition. The cyclic voltammetry and linear scanning were used to study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halogen ions on the Ti / nanoTiO2-Pt electrod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halogen ions in ionic liquid ([EMI] BF4)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i / nanoTiO2 and graphite electro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 / nanoTiO2-Pt electrode had significa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halogen ions, Epa = 0.94V, ΔEp = 0.098V, Ipa / Ipc = 1, is a quasi-reversible electrode process.
其他文献
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需要计算大规模矩阵的若干个最小奇异组.调和投影方法是计算内部特征对的常用方法,其原理可用于求解大规模奇异值分解问题.本文证明了,当投影空间足够好时,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合成Al-MCM-41介孔分子筛,通过X-ray粉末衍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Al-MCM-41为吸附剂,乙酰丙酮为螯合剂对含有
一、糖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方法糖组学是研究糖链的表达、调控和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是继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提出后应运而生的概念.
设Bnp={x∈Rn|‖x‖p≤1}是n维赋范空间lnp中的单位球.该文证明当1≤p≤∞时,Bnp是迷向的凸体,并给出了Bnp的迷向常数公式,进一步得到当n→∞和p→∞时其迷向常数的渐近性质.
在常规条件下合成了2种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多金属钨酸盐K5H11[WO2(PW9O34)2].33H2O(1)和K6Na2H2[Ni4(H2O)2(PW9O34)2].23H2O(2).采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
采用D-H方法推导出了机械臂角度姿态与指尖空间位置的关系,以距离偏差为目标,建立了给定位置求机械臂参数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二分步长接近式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进一步从实
针对基本PSO算法在迭代后期粒子发生"趋同"而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了动能粒子群算法(KEPSO)。该算法将粒子"趋同"看作粒子群体与最优粒子发生塑性碰撞的过程,通过动能补偿机制使"惰性"粒子重新恢复"活力",从而跳出局部极值。仿真结果显示,KEPSO算法大大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在高维函数测试中表现出了较好的优化性能。将KEPSO算法用于环乙醇/环已酮硝酸氧化动力学参数估计中,获得模型的平均相
在非紧FC-空间中证明了一些新的广义KKM型定理.作为应用,在非紧FC-空间中我们确立了一些新的对于广义向量平衡问题解的存在性定理.这些结果推广了文献中巳有的结论.
研究了具有时滞和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反应的一类食物链系统,通过运用Mawhin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得到了系统至少存在一个周期解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的方
分别选取菠菜、洋白菜、苹果、大米和大豆5种基质,利用微型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胃袋式大体积进样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建立了同时测定日本通关检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