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qi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主题学习”项目倡导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同一个主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实践方法、习得规律、积累语言,这样的学习遵循了母语学习的规律,实现了课堂的提速增效。实践中,笔者采用整合主题、学法引路、以读促写三种方式,实现阅读教学“新旧动能”的转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整合主题
  阅读需要量的积累,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突破这一困扰,改变“一篇课文几个课时还教不完”的状态,是实现阅读教学“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
  “整合”是指教师把几篇文章或者是一个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打破教材编排的顺序,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教学时可以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形成点、内容关联点等为整合目标,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训练,变单篇的教学为整体组块教学,变内容分析为语言训练或同题阅读,变教师的讲解为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倡“一课一得”。对阅读材料的整合,可实现课内阅读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1.以“语用”为主题进行整合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把两篇或几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学,多以“语用”为主题进行整合。例如在学习“联想和想象”写法时,以“语用”为抓手,打破题材與体裁的壁垒,学生可以阅读语言绮丽的童话,也可以阅读风格鲜明的古诗词。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师生关注到了诗中夸张手法的使用,就可以进行发散式拓展整合:可以结合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等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对多个夸张手法诗句的学习,深刻感受浪漫主义诗人的表达风格。这样的学习效果是单纯一首古诗的学习无法达到的。
  再如教学《女娲补天》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到神话故事在描写人、事、物时会凸显“神奇”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哪些语句体现了“神奇”的同时,进行“归一式拓展整合”,让学生自学《夸父追日》和“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中的《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等文章,在阅读中发现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阅读中,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神话故事情节的神奇,同时还从字里行间发现了语言文字的神奇。
  2.以“人文”为主题进行整合
  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是多数教材最常用的方式,在这样的编排下,我们可以精选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供学生学习。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单元导语是:“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初读四篇文章,我们会觉得几篇文章有相同的特点:情节性强,学生爱读;语言质朴简洁,学生能读;含义深刻,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可他们受年龄和阅历所限,却不一定能真正读懂,而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凭借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才是本单元要重点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了解文本中的人和事,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性;最后再回到文本,对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句,能够熟读背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读懂故事、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是学习的重点。我们要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课文内容中悟得道理并走进生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简单的文字进入广阔的思维空间,关注悟写结合的方法——情节性强的故事 故事中提炼的道理。本单元学习的任务主要有三项:一是抓住“启示”,读出感悟;二是揣摩“写法”,学习运用;三是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这三项学习任务,源于整合思维下的单元整体构建,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文本的整合学习,使语文学习的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还包括了数倍于教材篇目数量的其他文本,使大量阅读成为可能。同时,主题整合的学习方式节约了大量的课内时间,为实现整本书的课内阅读提供了时间保障。
  二、学法引路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方法,但以内容分析为主要学习形式的阅读教学往往忽视了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方法的学习是实现阅读教学新旧“动能转换”的策略之二。
  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多个阅读文本的集中使用,使多种阅读方法的实践成为可能。教学中,我除了采用朗读和默读两种主要形式之外,还较多采用了速读(略读、浏览、跳读和技巧阅读等)、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等方式,以满足学生阅读不同文本的需要。特别是比较阅读的使用,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比较阅读方法指导从一年级就可以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我执教《比尾巴》一课时,在课堂上作了这样的引导:
  师:小朋友,你的眼睛真敏锐,这首儿歌很有特点。三个问句放在一起,三问三答,这就是问答歌。(板书:三问三答)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首儿歌。(课件出示《谁会飞?》)
  谁会飞?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扇扇翅膀去又回。
  谁会跑?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四脚腾空仰天叫。   谁会游?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摆摆头。
  师:谁愿意自己读一读?想读的一起站起来,我们拍着手读一读。(生读)
  师:这首儿歌还是三问三答吗?这首儿歌又是什么形式呢?
  生:一个问号后面接着就回答了。
  师:对呀,这叫连问或追问,一问一答,再继续问再回答。这首儿歌和《比尾巴》都是问答歌,仅仅形式不一样而已。(板书:一问一答)
  你会仿照文中的句子来说吗?(课件出示图及句子:谁的尾巴粗?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毛最密?)
  生:恐龙的尾巴粗,老鼠的尾巴细,马儿的尾巴毛最密。
  师:你真了不起,都會模仿着写儿歌了……
  这节课,教师利用“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有趣的问答歌》与教材课文《比尾巴》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发现异同点;读、背几首不同内容的问答歌,并且和学生一起发现儿歌在语言形式上一问一答的特点;仿写一首问答歌。
  三、以读促写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样,读与写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传统的语文课程安排,有阅读课和习作课之分,读和写基本处于分离状态。书上读到的文字,要成为学生口头的、笔下的活的语言,需要一个从积累内化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一堂课学一篇课文的方式很难丰富学生自身的语言系统。学生很多情况下“想说”而“无话可说”,就是自身阅读内容的缺乏造成的语言匮乏。在进行“语文主题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可以借助大量的阅读给孩子搭建表达的台阶。
  “搭台阶”,指的是教师有意创设一些情境,沟通语文学习与学生个体生活,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巧妙结合。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自然会乐于交流表达。实践中,我们采用的是逆向思维的“搭台阶”,即先让学生“无话可写”,感到困顿,然后推荐阅读篇目让学生习得写法、习得语言,让阅读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
  比如,教师先出示学生下课跳绳或参加演讲比赛的录像,然后布置习作任务:通过一段人物描写,表现一个人参加活动时的专注。这时,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一脸茫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时教师推荐阅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引导学生关注精彩的描写:“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再拓展阅读《全神贯注》中的描写:“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让学生思考两段描写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虚实描写的方法,并仿照例子写自己观察到的人物。这样的阅读方式,目标指向写作。在多篇类似语段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更易于发现语段或文章在表达方面的特点,为写作实战提供了保障。
  学会整合主题、重视方法习得、实现以读促写,“三管齐下”一定会让课内阅读提速增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经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荒漠景观区斑岩型铜矿勘查中,磁性组分测量具有较常规土壤测量更有效发现异常的能力,其实用性优势初现端倪.为进一步扩大磁性组分测量这一新技术的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城市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中各项基本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而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最基础建设之一,给排水网管分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为人们生
一、立足市情,吃透水情,树立水资源管理新理念太原市是我国水资源极为匮乏的城市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7.1mm。全市水资源总量为5.33亿m^3,可利用量仅为4.30亿m^3,人均水资源量
HJ-1A/1B小卫星是我国首次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该研究首先对HJ-1B-CCD数据的质量从图像灰度层次、波段间相关性和信息量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为了验证HJ-1CCD数据在土地利用的效果,采用两种分类方法进行了实验,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HJ-1CCD数据质量较好,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土地分类结果,环境一号CCD数据将为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数据源。
一、强化措施,水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区政府成立了朔州市平鲁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与水利部门签订了水利普查工作责任书,并纳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站位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论述精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湖南工作的具体化,是做好我们当前
报纸
区域化探原生背景与异常形成于相互独立的地质过程。在岩性复杂区,不同地质单元内背景与异常的成因可能完全不同,划定统一的背景上限显然是不科学的,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分区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这就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城市人们的用水需求,做好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