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桥民歌改编、传承与发展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歌改编成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无疑是民歌传承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民歌原有的风格,易于传播,易被接受,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从符合时代的改编与保持歌曲的本质以及紧抓民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马桥民歌;改编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各具风格和地方色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步伐的加快,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保护地方民歌,使这些艺术瑰宝能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各地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地方民歌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改编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改编吸引人们传唱,从而达到保护与传承的目的。但是,近年来有部分作者和演唱者对经典民歌进行肆意创改,曲作者把歌曲改编得面目全非,演唱者怪声怪调!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尽管能吸引一批年轻人,但“魂”已丢,躯壳也面目全非了,这样的改编毫无意义,更谈不上传承。笔者认为创新是必须的,但不能把歌曲的“魂”丢掉。以下是笔者改编马桥民歌《哈头歌》的几种做法。
  一、大胆进行改编,让民歌充满新意
  海宁马桥的《车水号子》在当地又称“哈头歌”,是以前马桥农民在从事人力车水灌溉劳动时的一种劳动号子,是为了统一劳动节奏、计算车水工而产生的吆喝声,在简单的歌曲曲调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劳动歌曲。哈头是当地人在车水过程中,相互协作时计算干活时间长短的一个计量单位,即车辐板在水车车厢内转一圈为一转,十二转为一“哈”或一个“哈头”。车水的人逢哈必唱,因此《车水号子》在当地又称“哈头歌”。
  对以上原曲,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编:
  (一)改编成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比较符合时代特点,有利于传承
  (1)合唱是声乐之精华,是与群众联系最为广泛、与时代联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合唱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家喜爱,各阶层大众参与合唱的热情非常高涨,各种形式的合唱活动越来越多,成为村、社区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当时,江南农村的田间劳作,主要是分散的单家独户方式,但是车水灌溉则需要集体合作,需要互帮互助。笔者认为,当时的车水大军中不单有男人、女人,还应有孤、寡等弱势群体;笔者认为改编成混声合唱比较合适,不同声部可以代表不同的群体。另外,混声合唱音色丰富,和声更丰满,歌声更动听,也更能描绘当时马桥农民在车水季节男女同工、互帮互助的情景。
  (二)改变歌曲结构,丰富歌曲内容,能艺术化地比较完整地反映当时的劳动情景
  1.重新创作引子部分
  马桥地处平原地带,当时每逢用水季节,“千军万马”同车水,场面相当壮观!而原曲没有引子,曲首没有任何铺垫,突然冒出一句“哈头,(咿呦来)哈头朗踏上(嗨)”显得很突兀也很单调,难以表现当时壮观的场面,所以,笔者在原曲前加入了6小节的引子,四度叠置和声和旋律线由弱渐强,再加入4小节的伴奏音型,然后引出由男高音声部演唱的第一句高亢的旋律。
  2.改编尾声
  原曲的尾声也就简单的一句“哈头(嗨)哈起来(嗨)齐哈头(朗嗨)”与开头一样显得单调,难以把全曲推到高潮,所以,笔者把尾声改编成由四个声部相继叠入推进到高潮中的第一部分再现段。舒展的主题在男高声部再现,在这里交织成浓密的音响,高潮点两个高音声部的主旋律走向高音区,在柱式和声的浓厚音响中,以强调色彩的变格进行和一声全体合唱队员高昂欢乐的叫声结束全曲。
  3.把二、三、四段改编成二部分
  笔者认为,当时互帮互助的田间劳作,应该不单是车水,唱哈头歌统一步调、计数这么简单,应该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沿着这一思路,笔者在不改变原曲“歌魂”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除把“千军万马”车水的壮观场面,呼喊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以及互帮互助等动人画面描绘出来之外,还加入了男女戏水、劳动生情等情景。
  具体改编是把原曲的第一段加第二段的前5小节划改编成第一部分(前16小节),在第一部分结束后,由三声部的卡农唱出稍快的第二部分。这里,主题首先出现在女高声部,女中音声部以4小节2/4拍的固定音型伴唱,男高、低音声部和应,各自在低八度出现。由于主题是有2小节2/4拍和3小节3/4拍组成,它在三声部的卡农和固定音型的伴唱声部混合中构成不对称的此起彼伏的节律,热烈、生动地表现出了当时的场景。这个有展开效果的乐段最后结束在四声部齐声“哟、哟、哟”滑音叫声的高潮中。又一次休止后进入慢起渐快的第三部分,它由一句3小节3/4拍加上句尾1小节1/4拍的不断反复的乐句群构成女声唱旋律、男声无固定音高的节奏型伴唱及它的倒置配置和轮回,引发了兴高采烈的情绪。
  二、保持民歌的本质,让民歌得以传承
  影响民歌风格的因素很多,如地理环境、社会背景、风土人情、人民性格气质、文化背景、语言、传统艺术及民歌自身的音阶、调式、旋法、特征语汇、唱法、润腔等。而关系着歌曲风格的各种条件中最本质的是音乐本身——音调、节奏等。歌曲改编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任何一种表现手法的改变都能影响到歌曲风格的某种改变,但只要本质未变而只是其他因素有所改变,歌曲风格仍是未被根本改变的。
  (一)紧抓主旋律
  合理安排,主旋律以复调等不同形式贯穿全曲在合唱中,有的旋律各个声部都适合唱,有的旋律只适合某一个的声部特色,笔者为,紧抓主旋律把《哈头歌》改编成混声四部合唱,即《新哈头》,每个声部都有合适的安排,并以不同形式贯穿全曲,如第一部分,由引子加4小节男低和女高声部伴奏音型引出男高声部唱出号子的第一句高亢的旋律,第二句由女高声部和女低声部以复调的形式主唱旋律,男高声部和男低声部以固定音型衬托,再现句旋律由女中音声部在其他声部构成的宽音域伴唱音响中穿行,女高声部在高音区呼应。突然停顿后,由三声部的卡农唱出稍快的第二部分,这里,主题首先出现在女高声部,然后是男高聲部,男低声部则以低八度形式出现,女低声部自始至终以2/4拍的固定音型伴唱第三部分由一句3小节3/4拍加上句尾1小节1/4拍的不断反复的乐句群构成女声唱旋律、男声无固定音高的节奏型伴唱,及它的倒置配置和轮回。第四部分,舒展的主题在男高声部再现,在这里交织成浓密的音响,高潮点两个高音声部的主旋律走向高音区,直至全曲结束。   (二)基本节奏不变,确保地方特色
  每个地方的民歌都有它独特的神韵,如新疆民歌,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百姓一听就知是新疆民歌;朝鲜民歌的节拍形式为三拍系统,这种鲜明的以三拍子为基础的节奏形式符合朝鲜语的特点,柔和自然,一听就有翩翩起舞的欲望。如把新疆民歌和朝鲜族民歌的节奏型加以改变,后果可想而知。
  民歌姓民,一定要得到群众的认可,胡改瞎编、哗众取宠是得不到老百姓认可的,传承也无从谈起。改编涉及多方面,但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基本节奏不能随意改变,万变不离其宗。《哈头歌》的节拍形式为:2/4拍子和3/4拍子,有特色的节奏型主要是切分节奏、附点音符、三连音等。切分音使音乐在节拍上表现得更为丰富多彩,让音樂更有动感,在听觉上造成一种意外的强弱交错。三连音用在激情的音乐里情绪更加强烈,切分节奏与三连音都是常见的节奏形式,但把二者用在同一乐句中,韵味就不一样,与当时的劳动场景相符合,地方特色浓郁。为确保这一特色,笔者在引子部分、第一部分和尾声部分大力使用切分音(切分节奏)改编歌曲,并把三连音融入其中;附点节奏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节奏形式,通过附点的延时作用使音符得到了力度上的变化,使音乐中的旋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笔者在第二部分用卡农的手法加以改编,每一乐句都用了附点节奏,并安排女中声部以2/4拍子固定音型的伴唱,使音乐更加热烈、生动、律动感很强,别有一番风味,让人有翩翩起舞的欲望。
  事实证明,改编是有成效的。《哈头歌》被改编成《新哈头》后的首秀是参加浙江省音乐新人新作大赛,获得了创作银兰花奖、表演银兰花奖。之后又参加了嘉兴、海宁市、马桥街道的多个大型活动,均获成功。如今,在马桥街道,《新哈头》几乎是家喻户晓,连小孩都会哼几句,传承效果较好。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哈头歌》失去了它依赖的“生态环境”,完成了历史使命,传承方式也应改变,否则就面临消失。笔者认为,通过改编把它搬上艺术舞台,再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唱吸引更广泛、更多的市民参与,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以点带面,进而达到传承的目的。当然,前提是改编后的作品不能丢掉“民歌的灵魂”,否则,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于鹏.浅谈中国民歌的传承创新——以阎维文《情歌系列》为例[J].大众文艺,2015(21).
  [2]叶蔚.浅谈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1(3).
  作者简介:尹晓斌(1972-),男,汉族,本科,群文管员,研究方向:声乐。
其他文献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数不清的企业浮浮沉沉。姜明却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守初心到如今。他创办的天明公司,始终朝着百年老店的既定目标稳步前行。从天明广告到天明地产、天明投资;从创办中国创客领袖大会,到发展中医健康和葡萄酒产业,姜明一直奔跑在创业的路上。  从1995年的“河南十大杰出青年”,到2021年的“出彩河南人标兵",姜明持续26年都是河南乃至全国的先进人物。他是第十届至十三届连续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最
【摘要】张彦远论顾恺之用笔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本文就此评论结合古今一些名人画论和美术思想,以及学生们包括作者本人在学习中国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浅谈“传神论”对我们品画和创作时产生的影响,得出有关学习中国画的一些感受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画论;传神论;绘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从古自今历代画家创作并流传下来了无数珍贵的作品,我们在学习其笔墨与技法时,也
【摘要】针对山西古代壁画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以阳曲县寺庙壁画为例,本文提出了完整的数字化古代壁画修复与保护技术,阐述了利用技术开展数字化壁画修复与保护工作的运行机制与系统体系。文中介绍了壁画临摹辅助技术、壁画色彩演变技术,以及基于该两项技术实现的壁画临摹辅助系统以及壁画修复与保护辅助系统。对数字化修复与保护古代壁画提出了实际解决方案。  【关键词】古代壁画;数字化修复;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K8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南方流行的“油茶”具有祛寒除湿、消食健胃的功效,也有其独特的风俗文化。本文把桂北的“打油茶”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以2019年在广西大学举办的“在桂留学生中华文化体验营”的打油茶活动为实例,为这个受欢迎且可操作的文化体验课做了介绍。  【关键词】体验式文化教学;打油茶;留学生文化营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
【摘要】新时代博物馆如何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公众,是值得每一位博物馆人思索的。博物馆公共场馆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公众进入博物馆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着公众的满意度和参观期望值,所以,博物馆需要不断提升公共场馆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第一印象。作者结合所在单位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对博物馆公共场馆服务水平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档案馆;公共服务;新时代;公共文化  【中图分类号
加强图书馆科学化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是基础,馆员队伍建设是关键。在网络环境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科学化管理的核心在于不断塑造一支素质过硬、与时俱进、团结协作的管理团队,以适应课程改革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一、创新理念,合理定位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创新是对传统思维方式、思想方法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没有创新的理念,便没有全新的服务。中小学图书馆馆员必须牢固树立
田筱晗  田筱晗(1995—),女,湖南龙山,土家族,学历:研究生 所在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张丽明  张丽明(1996—),女,山西省原平市,漢族,硕士,所在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国经贸交往的增加,广告翻译日益重要。广告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它要求译者必须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译者必须理解和把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并通过转化这些文化,用准确恰当的方式传递原语广告的文化信息,同时使广告译文顺应译入语文化传统、表达习惯及审美标准,发挥广告的经济价值。本文从广告语的语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对敦煌壁画临摹、研究、学习的体验,浅谈敦煌研究院80多年以来,几代美术工作者总结出的三种敦煌壁画临摹方法与特色。并以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整理临摹为例,详细解读整理临摹的过程方法及其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敦煌艺术;视界;传统壁画;整理临摹;壁画再现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9-192-03  【本文著录格
【摘要】中国传统元素积淀着民族智慧,以独特的形式美感被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带给大众视觉和情感上的认同。在我国大力提倡文化创意化发展的背景下,众多高校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建设,并通过在基地中的实践推出众多文创作品,展示校园文化的特色。本文在校内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传统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再创造,提出合理的开发和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传统元素;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