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肠道通透性的变化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术后死亡的首位原因[1].引起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来源于肠道,包括G-杆菌和G+球菌[2].笔者的研究旨在探讨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特征及其与肠道通透性的关系。

其他文献
病人,女,45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3 d"入院.7次怀孕6次流产,1子体健,否认口服避孕药物史.1995年行"宫外孕止血术".2008年5月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未切除子宫及附件.术后绝经.体检:下腹正中见陈旧性切口瘢痕,余无特殊.HBsAb、HBeAb、HBcAb阳性,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CA125、CA724等皆阴性.B超示肝脏右前叶5.1 cm×4.7 cm内回声强弱不
期刊
目的 研究胆囊癌、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组织中CCL3及其受体CCRl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108例胆囊腺癌、15例慢性胆囊炎和20例胆囊结石组织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CCL3和CCR1染色方法 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 胆囊腺癌CCL3和CCR1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组织(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淋巴结未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病
临床资料:病人,女,23岁.因呕吐,右上腹痛,皮肤黄染半月于2007年7月26日入院。
期刊
目的 探讨胆管壁坏死外科手术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4例胆管壁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病死、无胆瘘、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胆管壁坏死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门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肝癌介入治疗1~4次后出现门静脉癌栓.采用三维适形照射的方法 ,设3~6个非共面野,单次照射剂量2~7 Gy,6~30次,每日或隔日照射,总剂量42~60 Gy.结果 总有效率3个月为83.2%,6个月为91.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5%、51.9%和29.7%,中位生存期17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肝功能分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不同肝动脉狭窄类型治疗时机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7年5月,本院共有21例肝移植病人术后发生肝动脉狭窄,其中19例接受肝动脉支架放置术,2例定期随访观察;同时监测介入治疗前后肝功能、肝动脉通畅程度变化及病人临床转归等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43%(21/613),诊断中位时间146 d.6例早期肝动脉狭窄病人均接受介入治疗,其中病死2例,
目的 了解CD4+CD25+FOXP3+T调节性T细胞在肝癌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8例肝癌病人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并与26例l临床对照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肝癌病人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4.25%±3.98%)明显高于临床对照组(1.34%±1.14%
由于肝外胆管癌和壶腹部癌以局部侵犯为主,故其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呈进行性发展,临床处理一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该病手术切除率低(10%~20%)[1]。
期刊
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笔者采用胆道造影联合CT血管成像对7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进行了术前评估,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全组共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54~75岁.所有病人均以不同程度的黄疸入院,总胆红素值146~428 mol/L,入院前病程为1周至3个月不等.7例均进行了手术并由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