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门静脉癌栓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_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门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肝癌介入治疗1~4次后出现门静脉癌栓.采用三维适形照射的方法 ,设3~6个非共面野,单次照射剂量2~7 Gy,6~30次,每日或隔日照射,总剂量42~60 Gy.结果 总有效率3个月为83.2%,6个月为91.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5%、51.9%和29.7%,中位生存期17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预后有关.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门静脉癌栓是一种方法 简单、病人易于接受、近期疗效显著的可行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胆道镜联合介入方法 在肝移植术后胆道阻塞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伴有不同程度铸型形成的病人资料,所有病人均经T管途径实施了换管、窦道扩张、胆道镜治疗、置管支撑引流.结果 2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72.2%,8例得到控制,2例接受再次肝移植.结论 胆道镜联合介入方法 是一种有效的肝移植术后胆道阻塞治疗方法 。
胆漏是肝胆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生胆漏可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部分肿瘤病人可能因此而影响术后恢复及综合治疗.现就江都市扬州洪泉医院两年来30例术后胆漏病例的处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并报道如下。
期刊
笔者所在医院自1993年1月至2008年6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0 320例,其中发现有15例(0.15%)在LC术中遗漏并存的消化道肿瘤,现报告如下。
期刊
肝腺瘤(hepaticadenoma,HA)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因发病率低,症状又无特异性,所以误诊率高.现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肝腺瘤病人报告分析如下。
期刊
急性胆囊扭转临床少见.海宁市中医院外一科2个月内经治2例,后经医学文献检索从1994年至今国内报道该病62例[1-17],其中61例经手术证实,余1例B超诊断后,体位复位成功.复习文献,发现该病并非十分罕见.由于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困难,误诊率高,一旦误诊易致胆囊坏疽穿孔.本文就笔者遇到的2例及文献报道的62例共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期刊
目的 比较FOLFOX-6方案全身化疗与传统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人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人的预后因素.方法 46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人随机分配到全身化疗组(实验组)和介入治疗组(对照组),对比观察近远期疗效、毒副作用和生活质量.将影响预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位生
病人,女,45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3 d"入院.7次怀孕6次流产,1子体健,否认口服避孕药物史.1995年行"宫外孕止血术".2008年5月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未切除子宫及附件.术后绝经.体检:下腹正中见陈旧性切口瘢痕,余无特殊.HBsAb、HBeAb、HBcAb阳性,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CA125、CA724等皆阴性.B超示肝脏右前叶5.1 cm×4.7 cm内回声强弱不
期刊
目的 研究胆囊癌、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组织中CCL3及其受体CCRl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108例胆囊腺癌、15例慢性胆囊炎和20例胆囊结石组织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CCL3和CCR1染色方法 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 胆囊腺癌CCL3和CCR1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组织(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淋巴结未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病
临床资料:病人,女,23岁.因呕吐,右上腹痛,皮肤黄染半月于2007年7月26日入院。
期刊
目的 探讨胆管壁坏死外科手术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4例胆管壁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病死、无胆瘘、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胆管壁坏死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