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难得糊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是一门艺术,但不能脱离技术,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不能用一个模式或规则限定其发展,各种管理技能的完美发挥手段不尽相同,有的需要持之以恒,有的需要随机而动,态度、规则等的模糊使用会在教育中取得较大收获。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转换视角 策略 模糊逻辑
  有的班主任说工作真辛苦,班级的大事要管,小事要管,不大不小的事也要管,其实大可不必。平日里我对郑板桥“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略有小悟。现在每个学校里都有严格的校规校纪,有的班主任结合自身管理特点补充制定了更详细的班规,这种看似符合实际的管理,实际上与素质教育宗旨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相悖的。规则过细、过死而学生不认同,规则就等于没有。活泼好动是学生的本性,如果连吃饭、走路的细节都加以硬性规定,那么只会营造出紧张气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创建,更不利于学校乃至教育发展。
  一、该出手时才出手
  我有位同事是一位从教十年的优秀班主任,姓张,平时在办公室里见他的时间多,在班的时间少,可他却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学生都说他厉害。我也觉得很奇怪——他究竟用什么“绝招”管理学生呢?细察其言行,发现他很少对学生絮絮叨叨地训斥,一旦谈话又不失威严,学生偶有小过失,他“视而不见”。一次讨教时,张老师讲了一件小事:一位问题生课堂上偷看杂志,同桌替他捏把汗,担心班主任发现后会有“暴风骤鱼”。可想不到张老师一直不露声色,课后也没训斥该生。一星期过后,当这位学生暗自庆幸时,张老师突然将他找去,不容其多说,就把了解到的该生平时表现情况全盘托出,说得他哑口无言,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教育。
  张老师的特点在于他知道“该出手时才出手”;换句话说,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糊涂”,什么时候该“清醒”。细想,如当时就批评,一定会造成课堂氛围紧张,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好控制的局面,还可能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得不偿失;如过后真的不闻不问,又会造成学生小错不断,终究会酿成大错。一句话,班主任要把握好“糊涂”时机。
  工作中,学生的行为若不会产生对自身的伤害和对别人自由的妨碍,原则上不要干涉,即不妨任其活动。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微不足道的问题,班主任不妨佯装不知,这正是充满智慧的班级管理策略;对于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可把握机会,委婉教育或事后提醒,也可像张老师那样在关键时点出,催其警醒。实际中,如果班主任眼睛中能适当容点“沙子”,那么不仅会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简单,师生关系会更融洽和谐。
  二、给学生个台阶下
  周三下午卫生扫除,我班李杰做清洁黑板的工作,我进入教室后,看到学生积极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我走近讲台,李杰正在清洁黑板,他脸色抑郁,动作缓慢,好像不愿做一样,我有点生气,但看到其他学生都没完成,我没有讲什么。二十分钟过去了,学生陆陸续续回到座位,李杰也回去了,我回头看看黑板,白色的粉笔痕迹时隐时现,犹如一道道裂痕,我马上转头看着李杰,其他同学也发现了我脸色变化,顺着目光朝李杰望去,李杰似乎没有发现异常,在慢腾腾地写着什么,我环顾了教室,其他学生好像期待正义之剑挥出。我此时忽然冷静下来,不能盲目处理,我悄悄地离开了教室,班级恢复了常态。第二天,李杰竟然来到办公室,主动讲述了上午数学测试受到打击,值日时,正在反思,忽略了值日质量,放学时,同学提醒他才醒悟,我就势鼓励他反思是进步的表现,但注意不要被情绪影响行为,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李杰回去了,再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
  现在的学生肩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活动范围小,心理抵抗能力弱,由此有时心情会压抑。老师对学生偶尔的小错不妨原谅,大可不必大动干戈。
  教授《我的老师》一文时对这种教育方式深有同感,文中的蔡芸芝老师,“把教鞭重重举起,轻轻落下”,是这一教育方式的真实写照。语气上可严厉,让学生知道利害关系,但实际处理时要“轻”,甚至可以不管。其实,班主任平时处理的多是难断的小事,如果立场过于鲜明,就一定要判出个孰是孰非,反而会使学生反感甚至酿成“冤案”。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用“难得糊涂”的处理方式定会胜过细查严纠。
  三、莫以现有能力论“英雄”
  许多人认为,班主任处理问题应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评价学生,好就是好,差就是差。这种是非分明的管理固然有它积极的意义,但多数情况下不会调动学生奋进向前的积极性。如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来一点“糊涂”处理,肯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任用班干部时,我一般采用“竞争上岗轮流上岗”的方法。注意到班上大多数学生各方面都没有过人之处,他们一直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很少有机会担任班干部。于是,开学一周后我鼓励他们:“大家有些方面其实挺不错,也乐于为班级服务,你们试一试,能不能做好班干部,不要说不行,不试谁敢说不行!”在我的鼓励下,许多学生敢让自己做一次班干部,由此许多学生培养了能力,学习、生活信心得以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班风明显改善。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最后借用郑板桥的自解与各位同仁共勉,祝愿大家生活中能“难得糊涂”一次。
  参考文献:
  [1]胡惠闵,著.班级管理.
  [2]南方教育论坛.中国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针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涉及的教学对象较多,内容抽象,而现有的教学设备有限,影响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等问题,开发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慕课和对应的虚拟实训教学
摘 要: 音乐教学特点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在声情并茂的震撼过程中使人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升华,潜移默化地达到人格完美境界。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激情 导情 表情 倾情  音乐教师们都知道,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我想这是音乐老师的悲哀。作为一名坚守在音乐教学第一线的普通老师来说,没有一个人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音乐学科在学校不被重视是一个现实,但是我们自己
如果把京东的六大资源都提供给创业者,那么创业者的存活率和成功率就会大大提升,更多的创业者和资本就会涌进来,智能硬件行业就会做大。2015年5月7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关村创
摘 要: 小学音乐是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的重要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主渠道,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创新音乐教学方式,为小学生构建开放性小学音乐课堂,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教学有效性 提高策略
摘 要: 班级建设是中职学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学生自我管理和班主任考核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方向标作用。本文从中职学校班级建设存在问题入手,以建设和谐班集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探讨做好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班级建设 班主任工作  中职学校班级建设问题一直是中职教育界特别是中职学生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话题。它是中职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因此,确保电力运行的合理性和加强用电管理是实现节能环保用电的
摘 要: 学生是一个学校的中心,也是班级管理的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实是班级中还存在一些不被老师注意的群体,那就是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形成的群体。  关键词: 小学班级 非正式群体 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校中基本的教育单位与管理单位,也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最重
摘 要: 本文首先对亲子阅读绘本的意义进行了诠释,然后解读了亲子阅读促进幼儿能力发展,最后论述兴趣与游戏引入促使孩子想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 绘本 亲子阅读 游戏  一、亲子阅读绘本的意义性思考  绘本,英文为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绘本和普通的图画书有区别
目的:探索Liguzinediol (LZDO)对正常大鼠离体心脏正性肌力作用的机理,并评价其心脏安全性。方法:1.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采用常规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记
摘 要: 本文在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班主任工作面临的困境。心理咨询面谈技术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可以为班主任工作提供很多借鉴,如它强调以理解、接纳与尊重代替空洞的说服教育,以关系的建立代替权威的压制等。最后,作者对共情与自我暴露技术的运用做探索。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 接纳与尊重 共情 自我暴露  1.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困境  职业院校招收的学生有一大部分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