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酸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酸(UA)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113例有胸痛感前来检查的患者行静脉超声检查,并测定血清UA、hs-CRP水平,依据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机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组)和对照组进行UA、hs-CRP水平比较。结果 ACS组、SA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SA组在血清UA、hs-CRP水平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UA、hs-CRP水平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血清hs-CRP和UA水平异常身高与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系。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AS)目前已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普遍证实AS是多因性病变,研究促发高危因素对防治AS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较传统的经典危险因素,诸如hs-CRP、UA等因素是否参与AS及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目前尚未予以明确。而有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有20%-25%脑梗死病例系颈动脉粥样斑块所致,因此笔者认为研究颈动脉粥样斑块与hs-CRP和UA之间的关系,对发现AS新的危险因素,改善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现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1年2月——2012年4月接收的前来我院检查的113例患者,依据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机分为ACS组40例、SA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排除肝、肾或心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等患者。3组在性别、年龄、血糖等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采用GE VIVD 7 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 研究方法 全部病例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依据不同检测项目分别置于无菌采血管中分离送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标本,试剂盒选用英国Randox Laboratories 有限公司提供,参考正常值为0-2.1mg/L;采用酶法检测UA,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标本,试剂盒选用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参考正常值为200-420μmol/L;采用GE VIVD 7 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重点观察血管解剖形态、内中膜厚度、斑块数及斑块积分和指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X2检验,组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患病率情况比较 见表1。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随着老年人群体的不断增多,由AS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随之上升,因此加强对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研究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CRP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 大量资料表明,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的标志物。Koc M等[1]研究也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属一种炎症性疾病,伴有免疫反应的炎症过程而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始终。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诸如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独立预测性危险因素,其在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群血浆中。而作为急性时相蛋白,CRP会在炎症开始数小时内迅速窜高,48h可至峰值。由此可以看出,CRP具备了某种炎性指标特征,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所以测定CRP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炎症的活动程度。不过,CRP检测存在敏感度不足缺陷,一般仅能检测出>10mg/L,故临床上一般采取酶聯免疫吸附法测定hs-CRP浓度,其灵敏度可低至0.15mg/L。
  3.2 UA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 高尿酸症是代谢紊乱综合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与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相互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其中UA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当高尿酸血症时,UA会结晶析出,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血管内膜。UA还能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在血栓形成早期促使血小板血栓形成。此外,UA的不断增加还促进LDL(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而脂质过氧化的LDL对内皮细胞存在毒性反应,会加速血管平滑肌细胞衰亡,进一步引起血管局部炎症反应,强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并参与到血栓作用中去[2]。从本文实验结果来看,ACS组的hs-CRP、UA水平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而SA组也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血清hs-CRP、UA对预测和诊断ACS和SA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多因素回归分析又发现,颈动脉部位的斑块数量、斑块厚度等较斑块内中膜厚度、Crouse积分等单因素更能科学地反映出动脉粥样硬化实际情况。亦即是说,当hs-CRP、UA和斑块指数异常等3个因素同时并存时,预测和诊断ACS的临床价值更为突出,而降低hs-CRP、UA水平,调脂稳定斑块对防治诸如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或许一个全新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1] 廖成标,吴伦宽,蒋爱忠,等.血尿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67例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23(6):77-78.
  [2] 沈国英,赵晓薇,金智敏.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其性别差异[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12(07):553-55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PDCA循环法在处理肩难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对肩难产专题培训实施管理。在培训前做好各层次的产科医护人员对处理肩难产知识需求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做好每个层次人员的培训计划,按计划实施理论及操作的培训,最后进行考核。对考核中发现的不足加以整改、反馈,然后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在循环中不断地完善。结果 讨论制定科室的
患者男,26岁,哈尼族.因持续性心慌、胸闷2个月就诊,既往无心脏病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病史.患者饮酒史约10年,平均每日饮酒约200~300g,且均为自制白酒.2个月前大量饮酒,醉后行刮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损伤后可以产生膝关节不稳,导致膝关节退变的早期发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神经内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随机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干预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
目的:对阴道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于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中选择138例开展本实验研究,这部分患者来院就诊的时间都在2017年2
【摘 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妊娠期间合并难治性Graves病患者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的妊娠合并难治性Graves病的68例患者,观察选择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本人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外科手术治疗组(甲亢控制)主要并发症为永久性甲旁减、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出血并需再次手术、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治疗甲亢未控制组发生甲亢危象2例,1例患者死亡;而手术治疗组
自 1 997年 7月以来 ,我院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 ,创面采用Y管负压引流技术 ,代替腋窝引流和胸部绷带加压包扎。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2例 ,均为女性。年龄 3
本例患者为胸部挤压伤,左侧多发性、多段肋骨骨折,血气胸、左侧胸壁软化。患者呈反常呼吸运动,纵膈摆动,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必须予以纠正。该患者骨折中心部行肋骨牵引、提拉固定
目的了解小肠粘膜下层(SIS)在膀胱组织修复中外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释放.方法用ELISA法和MTT法体外测量冻干SIS在PBS孵育液中
“煮散”一词首见于唐代孙思邈.煮散的应用在宋代达到鼎盛.这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煮散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而煮散的衰败与部分医家的反对、技术层面的一些因素、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