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附加度数在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不同的近附加度数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满意度以及脱镜率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并行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的患者64例,年龄51.0~ 70.0岁,平均(65.4±6.0)岁;男性28例,女性36例。根据患者对脱镜的不同要求及生活习惯,分为单眼视1组(MV1组),单眼视2组(MV2组),MV1组患者设计近附加度数1.25~ 1.75 D, MV2组近附加度数2.25~2.75 D,所有患者均植入单焦点非球面AcrySof IQ IOL,比较两组患者双眼术后6个月的远、中、近距离视力(双眼裸眼)、屈光状态、立体视。根据视功能调查问卷了解患者脱镜率以及满意度。对术后裸眼视力的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远、近未矫正立体视行Whitney U检验;两组间性别分布比较,视功能调查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双眼裸眼远视力MV1组0.09±0.09,MV2组0.11±0.08 (t=1.62 ,P=0.264,LogMAR),中距离视力MV1组0.27±0.25,MV2组0.30±0.22 (t=-0.23,P=0.876,LogMA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裸眼近视力MV1组0.06± 0.06, MV2组0.02±0.07 (t=2.38 ,P=0.021 ,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立体视锐度检查MV1组优于MV2组(Z=-1.29,P=0.031),满意度调查显示两组患者日常生活的不适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 ,P=0.756),MV2组中有2例述光线昏暗时行走楼梯有一定障碍,MV1组中有3例视近时依赖低度数老光镜,脱镜率低于90%,MV2组1例患者在中距离电脑使用及桌牌游戏时戴低度数近视镜。

结论

对于不同患者,两种近附加度数范围对提高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脱镜率、满意度以及全程视力改善有相似的优越性。(中华眼科杂志,2017,53:451-454)

其他文献
勃起功能障碍是泌尿男科学中常见病、多发病,对男性患者本身及性伴侣的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阴茎勃起是生物活性因子及激素调控下一系列神经-血管-组织的生物性活动,目前认为引起ED的主要机制及危险因素包括血管源性、神经源性、解剖结构源性、心理源性、激素因素、药物因素及外伤性因素等。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不仅对疾病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且对疾病的治疗也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就有关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研
胶原凝集素属于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肾脏内表达的胶原凝集素家族成员主要有:SP-A、SP-D及CL-K1。研究表明,胶原凝集素家族成员在尿路感染、急性肾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胶原凝集素家族成员在肾脏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前列腺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其中90%以上为III型前列腺炎,即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临床表现为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在内的一系列不适症状。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CP/CPPS患者的前列腺液、精液或是血液中有着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这提示细胞因子在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细胞因子与CP/CPPS的关系,对于协助临床医生对CP/CPPS进行诊断、分型,并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是引起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常见原因。目前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免疫性炎症可能在BPH发生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免疫性炎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膀胱癌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90%为尿路上皮癌。近年来,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膀胱癌具有进展快,复发率高的特点,对膀胱癌病情的有效控制仍是一大挑战,近年来,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的不断进步,为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
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膀胱癌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CTCs在膀胱癌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和转移、治疗药物的筛选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膀胱癌CTCs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对AKI早期诊断和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病死率仍高。而如果能早期对AKI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分级,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临床决策干预,将会改善AKI患者的预后,降低AKI死亡率。现对AKI预后相关指标进行综述,包括AKI预后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临床模型、相关试验等。
Corin是一种II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Corin可以特异性的活化心房钠尿肽(ANP),发挥利钠、排尿的作用,从而调节血压。研究表明肾脏中也存在Corin,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中。尿液中可检测到可溶性Corin,并且Corin的浓度与慢性肾脏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Corin可能在肾脏病及肾性高血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医院获得性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患者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感染类型多、重症感染多、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高而备受关注。但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使用抗菌药物已不是解决感染问题的理想方案,从根源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感染的发生才是关键。尤其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如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还需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此突破ICU感染的魔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