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评判两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和76.36%,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405,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9.09%和40.00%,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600,P<0.01);治疗后两组TG、TC、LDL-C、HDL-C、PT、APTT相比分别为(2.02±0.41)mmol/L比(2.42±0.38)mmol/L、(3.98±0.62)mmol/L比(5.63±0.62)mmol/L、(2.28±0.37)mmol/L比(3.35±0.55)mmol/L、(1.41±0.31)mmol/L比(1.17±0.26)mmol/L、(18.06±2.23)s比(15.23±1.87)s、(36.49±3.42)s比(31.74±2.45)s,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快速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延缓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90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肝清除率的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浓度分别为(220
目的 观察蚓激酶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51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蚓激酶胶囊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蚓激酶胶囊2粒,每天3次(均为饭前30 min);阿托伐他汀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联合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蚓激酶胶囊2粒,每天3次;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
目的 探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病因相同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均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即取桡骨远端掌侧入路;对照组采用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手术过程中均尽量不剥离骨膜并保证关节面完整,且两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环境一致,术后均无感染,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的时间和优良率.结果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安慰剂组、治疗组.采用高度白酒灌胃法制作酒精性肝病模型.治疗组大鼠每天灌胃丹参2.5 g·kg-1·d-1,复方甘草酸苷9 g·kg-1·d-1;安慰剂组大鼠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对三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