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探析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lu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然而,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状况尤其令人担忧。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农村小学必须主动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而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高效的学校德育教育是关键,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是基础,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是保证。
  关键词:农村小学;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大家都知晓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青少年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教育的基本目的。要实现德育的目的,学校、家庭、社会必须统一协作。三者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息息相关。
  一、目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状况
  (一)学校未能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
  当今的农村小学,普遍提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当教育质量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时,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做法是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的时间。对于这部分学校的领导来说,雖然认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但真正从行动上重视起来、执行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另外,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农村小学德育教师队伍的结构和业务水平也有待巩固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管理制度等也需要改进和完善。
  (二)家长的家庭德育教育意识淡薄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需要的老师,也是孩子的人生导师,他们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品德的熏陶具有独特的优势。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关怀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中仍有个别家长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放任自流。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人生态度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阻碍。
  另外,个别家长以“工作忙、没办法教育孩子”为借口,过分依赖学校的教育。许多家长认为德育教育是老师的事、学校的事,甚至以“学生是最听老师的话”为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卸到老师和学校的身上。
  二、农村小学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的策略
  根据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我们认为:提高农村小学的德育实效,必须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和筑牢一张完整的德育教育网络。
  (一)高效的学校德育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的关键
  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在各学科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学校德育是对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教育的发展是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举措。
  2. 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在课堂中渗透德育,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德育的渗透性作用。在德育环境中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的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终身教育的学校。因此,家庭教育在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是实施德育一体化的基础。
  1.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首先,家长要根据子女的情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计划和措施,家长要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才能达到家庭教育的最优化;其次,家长要加强对孩子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家长必须把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教育、孝德文化等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三,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氛围,让孩子时刻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 要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对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的作用,家庭教育中应注意家长的言传和身教。家长要起表率的作用。对孩子不当的言行,要随时发现并及时纠正,防微杜渐,一点一滴地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成功的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家庭的责任意识要及早地向孩子灌输,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他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他有义务和责任去分担家里的事情,要刻苦地读书,好好地做人,努力地维护这个家。有了这份责任感,孩子读书、为人才有目标。
  有效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更需要有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一体化有坚实的基础。
  (三)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的保证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不能闭门造车,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当与社区合作,依靠社区的教育资源,优化社区的育人环境,丰富社区的德育内容,从而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1. 净化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环境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学校必须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效应。当然,社区也应协调社会各部门,保障学校及周边的综合治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和联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2. 加强网络的道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他们被戏称为“互联网的新一代”。但青少年的网络问题,同样令人关注。可见,网络时代下的青少年道德与管理教育对策是新时期学校德育与管理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学校、家庭、社会都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消极因素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家长、社会应引导青少年增强网络道德意识,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其道德的评判能力,引导学生在思想上筑起“防火墙”,防御各种“病毒”入侵。
  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学校是主阵地,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职责。学校的德育教育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强化,并在社会中得到印证,这样才能更有成效。家庭、学校、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缺一不可。尤其是家庭和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消极因素,时时刻刻影响着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建立,影响着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完善。因此农村小学在德育教育上,必须有开放的姿态,积极主动去争取社会与家庭的支持,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内容摘要:历史时期,受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居住文化形成了明显的差异。《五杂俎》中载,“南人有无墙之室,北人不能为也;北人有无柱之室,南人不能为也。北人不信南人有架空之楼,行于木杪;南人不信北人有万斛之窖,藏于地中。”[1]南北间由于地域跨度广,地理环境区别大,民居文化迥异。汉中虽属西北五省之一的陕西省管辖,但其民居文化在发展演进中,受南方文化影响更大。   关键词:汉中地区 民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研究西沙驻岛人员的心理应激状态、个性特征、心理应付方式特点和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方法以西沙岛屿209官兵作为调查组(以下称西沙组),同一部属的沿海地区人员223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学校方面愈发重视德育工作。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能够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强化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实践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学校及教师可将德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由于小学高年级德育的内容、任务具有多样性,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及方法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方法;途径  小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危害状况,制定一套铅危害防治的职业健康教育方法并对其效果分析.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对工人血
巢蛋白(nestin)是第Ⅵ类中间丝蛋白,主要在胚胎期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一过性表达。在正常细胞演变成肿瘤细胞过程中,巢蛋白又呈现返祖性表达。近年来研究发现nestin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