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尽早诊断.方法 检索山西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诊断为“肺栓塞”的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有4例,原发病均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7岁,中位年龄6岁.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2例气促,2例咯血,1例胸痛.体征主要为呼吸增快、一侧呼吸音减低.胸CT显示一侧肺实变,2例并发少量胸腔积液.4例患儿C反应蛋白(CRP)升高,波动于10.34~109.97 mg/
【机 构】
:
030013 太原,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尽早诊断.方法 检索山西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诊断为“肺栓塞”的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有4例,原发病均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7岁,中位年龄6岁.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2例气促,2例咯血,1例胸痛.体征主要为呼吸增快、一侧呼吸音减低.胸CT显示一侧肺实变,2例并发少量胸腔积液.4例患儿C反应蛋白(CRP)升高,波动于10.34~109.97 mg/L,中位值62.16 mg/L.4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均阳性,滴度>1:640.2例患儿行痰肺炎支原体DNA检测,平均(4.22×107)IU/ml.4例患儿D-二聚体值明显升高,波动于3020~5360 ng/ml,中位值为4230 ng/mL.4例均通过CT肺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诊断时间在病程的12~19 d,中位病程15.5 d.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50 IU/kg,每12 h1次)抗凝治疗6~14 d,3例患儿临床症状缓解,D-二聚体显著降低出院.1例患儿治疗3 d后自动出院.结论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合并肺栓塞多发生在病程第2~3周.D-二聚体明显升高有提示意义.CT肺血管造影可用于诊断.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对多数患者有效.
其他文献
在抗肿瘤药物的早期研究中,新颖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得到广泛关注并在国内外实际药物研发中得以应用.本文分别在药物单剂量探索和多剂量探索中,介绍了基于算法、模型和模型辅助的3种设计方法,并分别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统计方法,之后阐述其优劣性.新颖临床试验设计不仅可以减少研发成本和研究时间,也可以较早分辨药物是否有效,从而提高临床研究效率.
透皮贴剂因其独特的剂型优势已成为仿制药的研究热点.由于剂型的复杂性,透皮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往往面临更多的挑战,需从药动学、黏附力、刺激性与致敏性、贴剂残留等多方面考察与原研药的一致性,目前国内尚无指南参考.本文结合透皮贴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合国外先进监管机构的指南及相关文献,对如何开展透皮贴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进行系统阐述,为国内申请人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APSD)的首选测定方法是级联撞击器法(cascade impactor,CI),新一代撞击器(next generation impactor,NGI)是诸多CI中较新的仪器,已被收载在各国药典中,但由于方法的操作繁琐等问题,在方法学验证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建立的CI测定方法进行系统验证,以减少CI方法的变异性,可用于吸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NGI对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的APSD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