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的运用技巧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an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指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并不广泛,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受限,教师担心学生难以掌握导图的学习模式。但是导图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确实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起科学的关联性,从而让学生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注重运用导图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强化学生数学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技巧
  引言: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和记忆需要通过具有关联性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机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应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数学知识指导的过程中给学生理清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相较于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导图以更加清晰和条理化的优势能够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从而在数学课堂中掌握更多知识和解题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梳理数学知识,提升课堂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导图的便利性,在课程中给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罗列和连接,让学生能够在清晰的思维导图学习中更加科学地梳理数学知识,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内容全部条理清晰地划分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突破以往线性的数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出一个立体化的数学课堂,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实现多元知识的学习和理解[1]。对于教师来说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效率,运用导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发展数学思维,建立学习逻辑
  在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能够让他们按照导图的思路进行学习,对于数学这门对于逻辑性和思维灵活度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来说,导图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思路实现数学思维的养成和拓展。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构建起学习思维,从而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体系,在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遵循逻辑性进行探究。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导图罗列重点,加强概念理解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由于学生才开始正式接触数学这门课程,因此教師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的重心集中于对于知识点的细化讲解中,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进行课本核心知识点的罗列,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框架的建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地理解数学课本中一些比较抽象性的概念,结合导图将这些概念知识更加直白地表现和展露出来,让学生可以透彻地掌握这些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时,教师可以利用树状导图将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图形名称及其特点都展示出来。如,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端是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圆的、平平的圆面。球——圆圆的,表面是曲面。并在后面分别画上每个图形的形状,便于学生进行辨识和记忆。通过这样的导图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这些图形的概念和特点,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建立知识深层联系,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着比较深层的联系,尤其是在同一版块的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导图给学生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给学生讲解整体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等加减法计算时,就属于同一版块的计算题型,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去认识这些10以内的数字,然后就可以给学生讲解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运用导图给学生建立加减法计算知识点的深层联系。如“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这样学生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中就可以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解题和计算能力[2]。
  (三)整合归纳数学知识,促进自主复习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进行逐个知识点的讲解外,还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整合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利用导图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将众多的知识点能够凝结和浓缩在一张思维导图中,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实现自主复习,在课下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师所绘制的思维导图形成自主的学习模式。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回顾和归纳上学期所学的“认识图形(一)”中的相关知识点,与下册知识之间形成有效的衔接和联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以前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复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复习的过程中利用导图实现拓展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呈现数学知识点,能够条理清晰地展现出各版块的内容,让学生建立起明确的学习逻辑和目标,不仅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和效率,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牢靠地掌握数学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刘洪. 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东西南北:教育,2020(3):0060-0060.
  [2]苏菊. 理清学习思路 整体建构知识体系——运用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00(012):78-80.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学科在试卷上体现的应用题内容,是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应用题需要学生将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自我消化,并筛选出适应这道题考查的进行综合运用,然后解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应用题是较为重要的。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趣味教学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趣味教学;有效策略  应用题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落实,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其中翻转课堂的合理化应用非常重要,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不足,使课堂教学工作能够高效率的开展,为后期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合理化的进行翻转课堂的运用,使得工作质量等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主要是针对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良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对教学的需求越来越高,家长也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各种特长,所以学生教育要与时俱进,满足现在的发展需求,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进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正确的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快速的成长,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做好相关的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需要掌握一定的方
期刊
摘 要:在中职英语学科教学当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不仅有效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同时对学生今后运用英语思维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沟通等提供有力的指导。鉴于此,教师在平时的英语学科教学中,应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予以关注和重视。既要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育入手,为学生构筑具体的语言交流情境。又要对现有的学科教学手段做出调整和优化,选择能够激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目前的数学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经常会出现不愿意学习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等情况。这些状况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今后的学习。为此,为了有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数学课堂,清晰明了地梳理学习知识点并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使得学生能够将数学课本当中那些理论化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学习内容,必须要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模式进行辅助教学。在其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孩子们在具体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群文阅读,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积极性。同时群文阅读也能够使得学生之间相互共同去读,然后读完之后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提出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语文学科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需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高中生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以此来全面提升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育;核心素养;教学效率  引言:  对于高中生而言,具备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基础。具有良好语文思维能力以及较高审美水平,能够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力是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程中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小学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笔者着眼于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有效组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脑力创作活动,其基本过程是利用书面语言表达情感、反映事物、沟通交流、传递信息。不难发现,写作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语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理念。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不能继续沿用采用传统的应试教学,要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中不断思考,迸发新想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本文主要研究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情境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应用  引言:  高质量的教学情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在这其中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让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是中职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职数学作为学生综合素养所必须学习的基础学科,教师必须落实到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才能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得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同时也对其进行职业素养的渗透。  关键词:中职数学;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