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管窥——杨紫炬教授的学术贡献与人格魅力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紫炬教授与经济法学界的数位学术前辈共同引领中国经济法学风风雨雨走过了30年,这30年是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空前繁荣和发展的30年。杨教授作为我国经济法学科的先行者、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功不可没。在中国经济法法制建设的发展与繁荣方面,杨教授是一位经济法真谛的执著探索者、经济法园地的勤奋耕耘者。作为经济法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经济法学的前进方向。①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兼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守文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大法官、中国建设银行副总裁蔡明进等一批社会精英和领军人物都出白杨紫炬教授的门下。
其他文献
韩社林,1970年生于甘肃。1990年毕业于平凉地区师范学校,1996年毕业于甘肃省教育学院,200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刘巨德先生,2007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两周时代由孔子奠定的“正命”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人文趣向,也直接构塑了中国“悲”意识的特殊表现形态,即由“冤”而生“怨”,由“怨”而到“圆”。其中,“冤”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命”意识,“怨”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悲”意识,“圆”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和”意识。
随着东亚地区的迅猛发展,东亚共同体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地缘政治角度来分析,东亚共同体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东亚地缘政治方面的离散性和对抗性的存在、东亚共同体建设主导力量的缺失以及东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错位等方面,由于这些困境的存在,东亚共同体建设前景并不乐观,要最终实现东亚地区主义的目标,还需要东亚各国的共同努力。
2011年,针对金融危机,欧洲峰会叠起,但效果不佳。我们应该开始在金融领域之外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将以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的故事及《苏菲的选择》为例,阐释悲剧的意义,从而透视欧洲危机的深层问题。解决欧洲危机的关键在于唤起人的责任感。新自由主义弊端开始在欧洲显现,当前,迫切需要将政治与经济联系起来,在政治和文化的意义上定义欧洲,而不是纠结于金融政策的改革。
作为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主要具备受益功能和客观价值秩序功能,对应于国家的绝对给付义务和型塑客观价值秩序的国家义务。受教育权的实现现实与国家义务的尴尬境地的有效化解在于强化国家给付义务并强调国家对客观价值秩序的维护,鼓励、引导、监督社会主体参与公民受教育权实现过程。国家主导与社会共同推进路径的选择,需要厘清受教育权中“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树立“大教育观念”,受教育权立法应重视社会主体的作用,建立社会教育评估机制等,促进受教育权优质实现。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受到士人心态的严重影响。一部分士人思想保守、思维僵化,在时代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固守传统,拒绝接受传统教育的任何变化。另一部分士人虽然意识到教育变革的必然性,但迫切追求“富强”的心理,再加上过度的自我心理约束,使他们在教育变革上顾虑重重。这两种心态都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产生了消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困境与晚清士人心态有很大关系。文章力图从19世纪下半叶士人心态的视角,考察心态问题对晚清教育变革的影响,以加深对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
新经济时代三农问题迫在眉睫,农业问题当中的农业生产率的增长问题普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性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1930年代,蒙文通、金毓黻由经入史,撰述《中国史学史》,今人以现代学术分科的视角,视此为中国史学史学科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然而,蒙文通、金毓黻学术旨趣迥异,蒙文通由经今文学入史.以经御史,以《春秋》之义区分“撰述”与“记注”,意在弘扬儒学义理史学;金毓黻服膺清儒考据学,以史代经,视中国旧史为史料,以兹编修新通史,发扬国光。编纂《中国史学史》一事,蒙文通、金毓黻多有交涉,考察二人撰写《中国史学史》的本意,梳理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的不同写法,探讨近代学术的“变”与“不变”,或为突破分科治学的有效途径;避免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诗性正义是诗化的正义精神,是文学在消费时代的首要价值,是文学继革命叙事之后的正义叙事。文学只有重返知识分子立场,担当弘扬诗性正义的社会使命,才可能真正进入公共生活,重建文学与社会的审美关系。现代意义上的诗性正义是广义的诗性正义,不仅涵纳了三种空间形态和四个叙事维度,更重要的是要使诗性正义成为文学叙事的一种基本价值和原则立场。
任何成功的族别文学,都是“流”和“变”的完美结合。满族是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是与中华主体民族汉族之间存在近距离社会交流与文化互动的民族。对它的文化、它的文学的全部认知和诠释,都不应离开这一基本看法。满族文学是满族历史及文化的依托与载体。满语满文与满族间的彼此乖违,是该民族的莫大损失。面对文化上可能出现的“灭顶之灾”,满族人使出浑身解数顽强自救,在围困当中趟出生路。他们在相当程度上拜别自身的原生态传统,创造出气象独具的次生态传统。“后母语阶段”的满族文学,借海扬帆,取得许多不可思议的成就。民族文学界常用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