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策略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无论是修订前还是修订后的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多认少写”的实施原则。教师在基于儿童的认知、年龄等特点的基础上,该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的效率?本文从激发识字兴趣、优化识字策略、多方巩固成果三个方面,谈谈笔者在多年识字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策略。
  【关键词】识字 兴趣 策略 巩固
  识字教学是贯穿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培养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第一学段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如此大的识字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对教师的识字教学策略也是一种考验。如果仅仅让学生机械地识记,重复地抄写,结果就只会是事倍功半。采取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学生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一些形近字、同音字更是会互相干扰,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目的。
  识字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及年龄特点,从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才会认得快,记得牢,用得准。在多年的识字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了一些感悟:
  一、激发兴趣,讲究方法
  学生都爱被表扬,爱表现自己,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抓住这一特点,以赞许的眼光激励学生,以信任的眼光评价学生。每当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掌握了生字,或在课外认识了一些生字时,我都适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并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引导孩子们共同参与:“这么难的字你都认识啦,真了不起!”“你真会开动脑筋,‘识字大王’非你莫属!”……这样的评价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仅仅靠评价语言来激发兴趣还远远不够,还需讲究方法,积极引导孩子们将目光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关注生活。除此之外,家长也要配合教师,在生活中营造识字的氛围。每隔一段时间,笔者会组织学生总结一下识字成果,并通过开展“识字大王”、“识字能手”、“识字新星”等活动,不断调动他们识字的积极性。一段时间下来,不少学生的识字量已大大超过了本学段规定的要求,养成了自觉识字的良好习惯。
  此外,基于低年级孩子“向师性”强的特点,笔者让识字能力强的孩子来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学习生字,将自己的“金点子”和同学们交流、分享。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也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优化策略,提高效率
  有效的识字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俗话说,“先入为主”。“首因效应”认为: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形成的印象是深刻的,是不易改变的。因此,强化第一印象,在我们的识字教学中尤为重要。
  1.抓住特点,加深印象。
  在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时,笔者会结合学生的识字特点,将一个字中不易分辨的部分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呈现,以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如教学有关色彩的字时,将“白”字用白色粉笔书写,将“绿”字用绿色粉笔书写,这样的形式生动有趣,学生对颜色很敏感,识字的效果也很好。有时,笔者还将生字卡片剪成各种形状,如心形、圆形、方形,还有苹果和树叶的形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教学象形字时,笔者利用象形字的特点,用图片导入,由图画联想到文字,再逐步出示象形字和简化字,通过对比,寻找联系,强化识字。
  2.动作演示,加深记忆。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肢体语言丰富。有效地运用肢体动作识记汉字,也能让识字的过程更有趣、有效。如在教学“抱”、“跑”等表示动作的字时,先让学生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分析字形、偏旁,然后让学生根据生字,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示,这样,学生很快分清了“抱”和“跑”的异同,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
  3.奇思妙想,轻松记忆。
  学生的智慧和潜力是无穷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非常独特。在遇到比较难记的、容易混淆的字时,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效果往往不佳,只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才会事半功倍。因此,笔者总是鼓励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记忆,再比一比,看看谁的办法最好。在学习“听”这个字时,笔者问学生:“我们‘听’声音,明明用的是耳朵,为什么‘听’字的左边却是‘口’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听’呢?”孩子们纷纷开始苦思冥想,突然一個学生说:“我们能听见声音是因为耳朵这里有个小洞,这个洞小小的,就像这个‘口’。”就这样,“听”字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
  三、拓展渠道,巩固识字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记忆呈现出“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忆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时间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因此,巩固学过的生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和“生字朋友”多见上几面,加深印象。
  1.在游戏中巩固。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把教学融入一些形式多样的游戏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巩固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如:猜字谜、开火车、找朋友、传卡片、摘苹果……这些游戏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效果非常显著。
  2.在阅读中巩固。
  研究表明,在阅读中,孩子对所识汉字的巩固效果是最佳的。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层次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既能见到课堂上的“生字老朋友”,也会认识更多的“汉字新朋友”,还会在阅读、交流中,逐步积累和运用学会的词句,真可谓一举多得。
  3.在运用中巩固。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在学完每天的生字后,笔者都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生字写一句或者几句话,第二天进行交流,表扬写得好的学生。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断增强,出现错别字的情况也在逐步减少,尤其是一些字形、字音相似的字,学生也能准确分辨,有效地避免了张冠李戴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4.在生活中巩固。
  语文学习源于生活需要,学生的识字能力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巩固和运用。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多留心身边的汉字,多关注广告牌、包装袋、路牌、店铺名字等等,只要是目之所及的字,都可以认一认,识一识,读一读,这样既帮学生巩固了所学生字,又达到了增加识字量、拓宽知识面的目的。
  总之,我们的识字教学只要基于儿童,多关注学生的年龄、思维等特点,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变得轻松、快乐、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学校)
其他文献
三(2)班的小聪转来快一个月了,这个小男孩一直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流玩耍,还常常有意无意地和老师保持距离。从原来的班主任那里得知,小聪家在偏远的乡下,进城后,父亲在建筑工地上搬砖头,挑砂浆,母亲左腿有点残疾,常常在一个人流不多的街口卖烧红薯。至此,问题的根源我已略知一二了。  正巧,我校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正在进行中,那天全自动录播的教室成了孩子们口语问答的赛场。答对的,我就跟他们“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常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近年来,为改变单一书本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综合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由于当代科学知识的整体性、交叉性和知识的综合性日益突出,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的掌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