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工作是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学管人员的主要任务,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并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我们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规范管理 人文
  
  一、导论
  时代的发展,给新世纪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变化,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让大学生显示出新的风貌 ,同时也暴露出在思想、行为上的种种弊端。随着大学生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新特点,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把握客观规律,转换旧的教育管理方式和手段。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创造出富有成效的学生管理方法,成为当今学管者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做好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要从思想教育、规范管理、以人为本三个方面出发,从而树立全新管理理念,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二、如何搞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
  (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在大学的思想教育中,首先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是思想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文体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要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明确辨别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为现代化建设人才,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的选择人生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资源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有意义的启示,例如,儒家经典《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德育为首,扎实推进思想道德教育。
  (二)加强辅导员规范管理
  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来承担, 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它的规范管理是指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下,按照程序实施有序管理,最终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
  加强辅导员规范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消除管理中的漏洞,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办学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成长要求的必要条件。高等学校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管理。加强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是实现高校和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由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
  在学生管理中,既要明确管理规范化的指导思想,积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公平有序,又要崇尚人文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实现规范管理功效的高度释放。因此,必须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融入人文关怀,这一核心理念应放在规范化管理的首位。
  在学生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需求。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伴随年龄增长,知识面的拓宽和理论知识的增多,社会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判定事物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自我意识和目的性增强。同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普遍追求自由,主体自身的不成熟与强烈追求自主之间的矛盾需要外界给予人文关怀,以帮助他们正确地选择和确定目标。
  在学生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个体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碰到的问题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面对众多的思想包袱和困难,只有融入人文关怀,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疏导,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结论
  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才可能是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才可能为大学生所接受;符合大学生成才需要的管理,才是有意义的管理,才可能为大学生所乐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实践证明,思想道德教育、规范管理、以人为本三管齐下,会有益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使大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知识得到延伸,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从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健:谈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理论学习,2002年12期
  [2]朱文:新世纪高校大学生管理初探[J],前沿,2003年04期
  [3]赵玉宝: 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理论及实践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秦启轩: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高教论坛,2003年05期
  [5]倪海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创新高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作者单位: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山东日照)
其他文献
[关键词]希望 期盼 动力 欣赏 鼓掌    有时,看着我的学生,我就觉得他们好似一条银亮的小鱼,在那里闪闪跳跳,自由游弋。我亲爱的同学们,我愿意给你们一池清澈的湖水,让你们做一条条思想的小鱼,让你们永远自由、快乐地游着……  这节课同学们都很踊跃,我首先给孩子们明确了这节课的任务: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孩子们还是很有兴趣的,先是读课文边读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比较精彩的文字,随着大家对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初中生要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书面以及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据此,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中便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不仅增长了学习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更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历史图片资料进行教学,以此增强学生读图、
期刊
语文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见真淳的精神享受。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历史传承。语文教学离不开“美”,离不开“诗意”。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  诗意语文,不是为语文课堂堆砌华丽的词藻,不是追求诗一般的浪漫和情调,诗意的语文课堂,是以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
期刊
[摘要]学案导学”已成为在目前学科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模式。学案的编写是这一教学模式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高中化学学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案导学 学案编写    “学案导学”已成为在目前学科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案的设计、编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堂效率的高低。笔者认为,学案应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学习、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期刊
[摘要]“语文知识处处在”,这句话道出了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习途径的多样性与广泛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生需要接受的知识越来越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学习好语文知识,成为教师现在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针对这一特点,笔者结合实际,从如何让学生从课内识字走向课外识字;如何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怎样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有效学习等方面探讨了这一话题。  [关键词]课
期刊
[摘要]本调查研究是在人本主义和自我控制学习理论的指引下,以Zimmerman的学业自主社会认知理论为依据,以谢家树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为工具研究自主学习。量表包含五个纬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对西藏农牧学院约300名(2008级和2009级)在校藏族大学生开展一次专业课自主学习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本项研究主要采用调查、访谈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来了解西藏
期刊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教学只重职业技术教学,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了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使校园产生了不和谐。对此本文从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依托语文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蕴含在语文课文中的人文素养,蕴含的道,让学生在学习中得“知”、得“悟”、得“道”,从而使我们的中职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达到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人文素养 养成    一、中职生人文素
期刊
[摘要]随着嵌入式技术对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职电类学生现状分析、嵌入式人才需求分析,然后,结合我院电类专业的特点,确定了我院嵌入式发展方向,探讨了嵌入式教学模式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得出我院电类专业有条件开设嵌入式教学。  [关键词]学生现状分析 嵌入式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定位 教学模式探讨    引言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技术
期刊
[摘要]湖南竞技体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享誉盛名。在湖湘这片热土上孕育出的体育健儿,根植于湖湘沃土,享受着湖湘文化的洗礼。可见,传统湖湘文化对湖南人、对湖南的竞技体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题为进一步解读湖湘文化、并溯根求源,找到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精神影响的路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湖湘文化对湖南竞技体育精神的正面影响最大化,将其负面影响最小化。  [关键词]湖湘文化 竞技体育 体育精神    
期刊
[摘要]高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考地理试题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思维的考察,关注地理事物的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类型、配置等空间特性。  [关键词]高考 空间思维 地理空间思维    历年的地理高考试题都很关注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所谓空间思维是指基于某个空间,从空间的事物着眼,对空间事物迅速高效地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应对及再调整处置、完整谋事的思维过程。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现象、一切地理事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