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国际经济竞争中的西方意识形态霸权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cs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然而,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惯于在经济竞争中操弄意识形态霸权,塑造全球舆论和公共意见,政治化乃至于污名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正当经贸行为,以助力西方跨国企业攫取超额利润、实现跨国剥削,维护西方对全球的经济统治.西方意识形态霸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威胁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误导全球公共舆论和政治价值观走向歧途,不利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当对这种意识形态渗透的全局性、隐蔽性、危害性保持高度警惕,运用综合手段进行有效反制,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树牢新时代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其他文献
政治属性和法律属性是党内法规的基本属性.政治属性是党内法规的红色基因和鲜亮底色.党内法规主体的特定性特指性、管党治党的目的 性和对党员义务的强调,充分体现了党内法规政治属性优先于法律属性.法律属性服务于政治属性表现在建设方向上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建设内容上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建设方式上不拘泥于法律的条款体,建设要求上强调纪严于法、把纪律挺在前面.政治属性和法律属性的辩证关系要求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把政治属性作为第一标准,置于首要位置;重视法律属性,不能偏离政治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青年明确提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新要求.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观的内在要求,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传统,把对青年的时代要求与伟大建党精神联系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联系起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具体内涵,把对青年的要求置于宏大的历史视野,对青年内在精神品质进行了新的塑造.要引导青年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己任,不负时代、韶华、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迫切需要,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求.在治理视域下审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它在治党治国中发挥着显著的社会动员优势、政治引领优势、思想教育优势、文明培育优势和自我革命优势.新时代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国家治理各领域和基层工作各方面,将思想政治工作治理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理解“大思政课”需要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系列论述.“大思政课”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形态,背后有着深厚的课程哲学与课程社会学的学理支撑.“大思政课”建设旨在解决当前思政课存在的社会对接转换机制问题.它着眼于思政课的形态变革与格局拓展,认为当前思政课需要向社会延展.“大思政课”建设需要依循课程论的逻辑,充分彰显思政课的社会意蕴,构建思政课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它要求思政课从学校空间拓展到社会空间,建立思政课教学资源的筛选机制,及时将鲜活、丰富的社会素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积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并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其运动、演化有着客观的内在结构机理.在实践运演中,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具有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性、内在的非线性作用和存在涨落,清晰标示并充分确证了其运动演化的耗散结构.这一结构机理通过思想品德运动的动力来源、内部运行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及新的思想品德有序状态不断形成、跃升得以反映和呈现.要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耗散结构机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合力和效力,积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优化、提质增效.
“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系统工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形态,是对思政课建设经验和建设规律长期认知的凝结,将在思政课培根铸魂的导向功能中占据新方位.善用“大思政课”,必须明确“大思政课”在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育人格局和教学目标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加强“大思政课”在运用历史题材、参与社会实践和回应理论问题等方面的探索,持续推进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改进与创新,并以此不断提升新时代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是在社会革命、自我革命、理论创新相辅相成和内在统一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是领导社会革命,同时围绕社会革命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来推进自我革命,用自我革命造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保障社会革命任务的实现;领导社会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而推进不同阶段的社会革命,又需要理论创新;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自我革命和理论创新的内在统一,才能更加深化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只有增强教学的黏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进而对学生产生持久影响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黏性必须坚持教育效益优先,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合乎教育期待的学生兴趣出发、最终促成真正的学习行为.而通过教学设计突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内容嵌入学生生活,体现理论应用价值;教学过程渗透情感表达,使学生产生共情心;教学方式引入故事,使学生津津乐道;教学要展现教师的智慧,示范思想和道德魅力等是黏性教学设计的有益路径.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勃兴,爱国主义精神和实践不断向网络空间拓展.网络爱国主义内在交织着价值与技术双重逻辑,其建设过程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双重意蕴,体现着法治化的实践向度.但当前网络爱国主义法治化建设面临着现实挑战:网民表达诉求高涨与法治素养落后之间相矛盾、多元主体并存与建设主体单一之间相冲突、价值逻辑与技术系统之间张力失衡、制度供给与网络生态之间失配.对此,要构建多元主体共建的框架和机制,培育网民的法治素养,不断加强网络爱国主义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则的建设.
党组织落实重大事项前置研究程序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政治安排,是基层党建的重要制度机制设计.高校院系党组织有效落实重大事项前置研究程序,是加强院系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建设、有效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关键举措,也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实践,对于不断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向基层延伸和落实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院系要坚持守正创新,提高党组织重大事项前置研究程序的制度刚性,健全党组织前置研究的决策内容,通过建立议事决策内容清单、规范议事决策流程、完善议事决策制度等举措来有效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确保院系党组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