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我仍不能确定嘎菜的学名,所以只能像喊一个孩童的乳名一样称呼它。
每年腊月,大地上的事物渐渐归于平静,嘎菜作为一种草本野生植物,却不约而同地在田间地头、河边路旁以及农家院落不起眼的旮旯像模像样地冒出来,楚楚动人,因为长在腊月,所以人们给它冠上了一個富有时令特征的名字,叫它腊嘎菜。
腊嘎菜贱生贱长,但却是最具乡土意味的一种野菜。瞧,腊嘎菜的叶子虽然不大,却疏密有致地长满了毛刺,叶子两边皆为巨齿,好像要防着什么似的。最关键的是它那绿色,绿得有深度,绿得有质感,绿得娴静淡定,往往在第一时间就能抓住人们的目光。
我在网上查询“嘎菜”,大多把它归到芥的一类,还有一长串别名——大芥、皱叶芥、黄芥、冲菜、霜不老等等,这些名字中我觉得最形象的要算“霜不老”,经得住雪扫冰封,霜都打不死,当然也就充满了青春活力。嘎菜是一种无需人们饲弄的自生自灭的野菜,它的顽强生命力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要说它的特质,那就是卑微而真实,它吸取大自然的精华,却默默无闻地镶嵌在时间的缝隙里。
嘎菜的叶、茎均可食用,做成菜肴十分生津开胃。新鲜茎叶焯水后清炒,口感虽有微苦,可味道很好。也可以晾晒之后再放上适量的盐糅进坛子里,过几天后就是香喷喷的腌菜了,那味道地道得不得了,咬一口脆脆的嘎嘎响,不然怎么叫做嘎菜呢?
嘎菜的根须具有药用功效,水煮后放点醋当饮料喝,可治结肠炎。
少年時候兄弟姐妹多,吃饭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为了不饿肚子,我们常常在冬日里去采摘嘎菜。那时野外的腊嘎菜很多,可以一篮子一篮子地摘回家,用它焖饭吃或做成腌菜吃,可以充当一季的粮食。在那个“瓜菜代”的年代里,那实属无奈中的无奈,可现在想来,嘎菜的那种淡淡苦味反而成了少年时最美好的记忆。
如今,只要我在冬天回到乡下老家或是去亲戚家,路上遇到了嘎菜我都会采摘回来一些。每次满载而归时,我还会一边走一边唱着故乡的童谣:“腊嘎菜,腌盐菜,好吃婆娘拿碗来。”
其实嘎菜不仅仅只活跃在腊月,腊月之后,春天来临,它开始开花、结籽,伴着和熙的春风一直走到清明前后,然后才把梦一样的种子默默扎进土壤里,等待来年的重生。嘎菜的种子是不需要人工保存和储藏的,因为这一点,又让嘎菜成了一种神秘的植物。几阵秋风吹过,当人们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渐渐把它淡忘的时候,某一天的早晨,有人惊喜地发现,寒风之中,霜雪之下,它悄悄地又来到了人间。
每年腊月,大地上的事物渐渐归于平静,嘎菜作为一种草本野生植物,却不约而同地在田间地头、河边路旁以及农家院落不起眼的旮旯像模像样地冒出来,楚楚动人,因为长在腊月,所以人们给它冠上了一個富有时令特征的名字,叫它腊嘎菜。
腊嘎菜贱生贱长,但却是最具乡土意味的一种野菜。瞧,腊嘎菜的叶子虽然不大,却疏密有致地长满了毛刺,叶子两边皆为巨齿,好像要防着什么似的。最关键的是它那绿色,绿得有深度,绿得有质感,绿得娴静淡定,往往在第一时间就能抓住人们的目光。
我在网上查询“嘎菜”,大多把它归到芥的一类,还有一长串别名——大芥、皱叶芥、黄芥、冲菜、霜不老等等,这些名字中我觉得最形象的要算“霜不老”,经得住雪扫冰封,霜都打不死,当然也就充满了青春活力。嘎菜是一种无需人们饲弄的自生自灭的野菜,它的顽强生命力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要说它的特质,那就是卑微而真实,它吸取大自然的精华,却默默无闻地镶嵌在时间的缝隙里。
嘎菜的叶、茎均可食用,做成菜肴十分生津开胃。新鲜茎叶焯水后清炒,口感虽有微苦,可味道很好。也可以晾晒之后再放上适量的盐糅进坛子里,过几天后就是香喷喷的腌菜了,那味道地道得不得了,咬一口脆脆的嘎嘎响,不然怎么叫做嘎菜呢?
嘎菜的根须具有药用功效,水煮后放点醋当饮料喝,可治结肠炎。
少年時候兄弟姐妹多,吃饭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为了不饿肚子,我们常常在冬日里去采摘嘎菜。那时野外的腊嘎菜很多,可以一篮子一篮子地摘回家,用它焖饭吃或做成腌菜吃,可以充当一季的粮食。在那个“瓜菜代”的年代里,那实属无奈中的无奈,可现在想来,嘎菜的那种淡淡苦味反而成了少年时最美好的记忆。
如今,只要我在冬天回到乡下老家或是去亲戚家,路上遇到了嘎菜我都会采摘回来一些。每次满载而归时,我还会一边走一边唱着故乡的童谣:“腊嘎菜,腌盐菜,好吃婆娘拿碗来。”
其实嘎菜不仅仅只活跃在腊月,腊月之后,春天来临,它开始开花、结籽,伴着和熙的春风一直走到清明前后,然后才把梦一样的种子默默扎进土壤里,等待来年的重生。嘎菜的种子是不需要人工保存和储藏的,因为这一点,又让嘎菜成了一种神秘的植物。几阵秋风吹过,当人们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渐渐把它淡忘的时候,某一天的早晨,有人惊喜地发现,寒风之中,霜雪之下,它悄悄地又来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