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中的激励策略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普及下,小学班主任需要加强德育教学的质量,而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先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同时可以重视激励策略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合理运用,这样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使学生真是实现全面发展。故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激励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德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小学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小学生不仅会逐渐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还是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时期,而小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具有较高的德育水平,与班主任开展的德育教学工作效果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在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激励策略,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班主任要深刻认识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并能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可以自觉学习德育知识,并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予以践行,从而使学生可以获得全面发展。但是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大多数班主任只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向学生予以德育知识的普及,或者只是单纯的处罚,并未实施激励策略,让学生深入学习德育知识,提前规避一些问题的发生[1]。另外,在德育教学工作中,许多班主任都是直接向学生灌输德育理论知识,并且也没有给予学生发言权,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无法让学生理解德育知识,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对德育学习产生抗拒、抵触心理,使得德育教学工作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合理运用激励策略促进小学德育的落实
  1.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班主任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时候,首先要树立正确德育观念,并能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德育知识。对此,班主任应当明确学生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激励策略,以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小学生心中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是十分光荣的一件事情,班主任就可以通过组织少先队活动,让全班学生可以积极学习少先队员的优秀品质,并且针对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帮助他们提出参加少先队的申请,使其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少先队员。在此过程中,学生在班主任的激励下,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少先队员而努力着,不仅平时学习更为认真,也在向优秀少先队员的学习中,掌握了更多德育知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德育水平。
  2.結合生活实际,有效实施激励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如果班主任所讲授的德育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更无法将之践行于生活之中。故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要结合生活实际有效地实施激励策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去深刻理解德育知识,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2]。比如,班主任在教导学生爱护环境的时候,切勿直接告诉学生环境遭到破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对小学生而言是无法理解的,这是由于他们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世界的认知也不全面,所以这样并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所以,教师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中着手,如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而对于自觉遵守这一要求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糖果奖励或期末加分的方式,先让学生可以养成这一良好生活习惯。
  3.针对学生的德育自律性做出激励
  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认识德育自律。所谓德育自律,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能够从思想深处可以认可,并且可以将其践行于生活中。所以,班主任需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比如,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轮流担任小组长或班长,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身的职责,这样既能让学生加深对德育的理解,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结意识,而为了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以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3]。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要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心灵需求进行,如在家长会上对学生提出表扬、让小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通过这种激励方式,才能促使学生德育自律,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
  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理应重视德育教学,并可以基于班级情况与学生情况,合理运用激励策略对学生予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可以积极学习德育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志.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20, 000(001):26.
  [2] 黎凯琴.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研究[J]. 下一代, 2020, 000(001):P.1-2.
  [3] 李欢年.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20(7):0085-0085.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课程之一。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手,分析体验式教学内涵,探讨实践应用措施,以此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养。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中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以来就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它主要集理论知识与实践于一体。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提高教学课堂的互动性和积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古诗文教学成效,教师必须要利用吟诵教学这一必要教学途径,并可以尝试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将粤语吟诵引入古诗词教学中。文章分析了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粤语吟诵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粤语;小学;高年级;古诗文;吟诵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引入粤语文化背景的优势  (一)学校处在粤語文化圈,能够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对于处在广东地区的学校而
期刊
摘要:幼儿美术作品是幼儿自我建构的美术产物,是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与感受的表达,反映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情况。我们以我园幼儿在中国传统节日里美术作品展示为切入口,发掘幼儿作品展示的可能性,多手段、多维度、多载体的挖掘其价值,从而体现幼儿在作品中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位幼儿在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美术作品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劳动教育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往往更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忽略了劳动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形式,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形式  前言: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
期刊
摘要:在德国,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称之为“双元制”模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与我国的高职教育相比,可以发现,我国的高职教育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时期,通过剖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师的培养模式,分析和总结高职院校教师应提升六种重要能力,有助于促进高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双元制;教师;能力  随
期刊
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班主任工作的琐碎,班主任除了要关心同学的成绩外,还要操心课堂纪律、教室宿舍卫生、学校活动等,班级管理过于严苛,同学容易产生反感情绪,后面的工作他们会抵触,反而不利于班级的管理,怎么让班主任工作轻松而且出效果,是我们每个班主任一直努力的方向。  第一,同学们初来学校,班主任就要了解班级情况,针对特殊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的措施  同学报到前,先了解每一个同学家庭情况,如家庭住址、家
期刊
期刊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一、关于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背景。从“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句评价,来引出当今的时代背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号召全国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期刊
摘要:法科学生的入学教育既有普通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常规教育如爱国爱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等等内容,同时也有法科学生独有的专业知识教育,如何给同学们上好“法学第一课”,如何加强专业知识引领,是法科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同时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也能为法科学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法科学生  一、法科學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内容  (一)爱
期刊
1、引言  “体能”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学校体育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领域的轮廓才渐明晰,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技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既有基础性又有实用性,如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柔嫩性、身体成分等;与运动技能相关的专项体能能较好地运用在体育比赛中,如灵敏性、平衡力、协调性、爆发力、速度、反应时等。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