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合作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举措,在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此,下文对合作学习定义进行阐述,研究合作学习的环节分配方式,并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1. 合作学习定义
  合作学习也称为团队学习、小组学习以及分享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小组或者学习团队中,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为了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互助式学习活动方式。同时也是学生们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的学习形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方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 合作学习环节分配
  2.1合作学习小组划分
  (1)配对模型:将学生两人分成一组,进行相互讨论与交流,然后在同一进行班级各个小组进行结果分享,收集组与组之间的不同建议,并进行适当补充。
  (2)编码模型:将学生以固定人数进行分组,在各个小组内,对成员进行数字编号,在教师布置完教学任务以后,进行小组之间的学习与讨论。教师通过随机抽取数字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进行成果汇总。
  (3)拼版模型:在拼版模型中,每一名学生分别参与两个不同的学习小组中,例如,研究小组和学习小组,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后,小组成员先到自己研究小组内进行问题探讨,在研究活动结束以后,成员回到学习小组中,成员之间开始分享研究成果。
  (4)调查模型:该模型的分组形式比较随意,可以按照学生的性别、兴趣以及爱好进行划分。同时也可以按照学生的能力、特长等进行划分。在教师授课结束以后,教师将需要合作的内容布置给各个小组,然后在小组内部进行研讨成果细分,明确学生在各个研究部分的职责,并写出研究报告,最后由小组组长将信息收集统一成一个总报,在班级中向学生分享研究成果。
  2.2学生角色定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英语课堂的基本形式是对旧知识的复习、新课程的导入、习题练习巩固新知识。在教学的全部环节中,教师与教材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指导方向学习,不能对知识质疑,自我独立思考时间比较少,从而使得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失去了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上逐渐形成了依赖心理,对英语语言的灵活运用失去了创造力。
  3.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实践-以阅读教学为例
  (1)Pre-reading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名人图片,带领学生观察仔细图片;当学生观察完图片,学生提出问题,并分组讨论:1)Do you know these famous people? How old are they?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 achievements of these people? 接下来进行组员讨论,并记录讨论信息。然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结构汇报。最后教师做出讨论评价,采取鼓励的方式,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一定的鼓励。
  (2)While-reading环节:单数组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本第65页3a的内容,偶数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本第67页3b内容,在小组学习环节中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向教师咨询。在小组完成学习任务之后,进行小组信息交换。例如,1号与2号、3号与4号、5号与6号、7号与8号、9号与10号、11号与12号、13号与教师一组,形成7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向对方小组成员介绍自己喜欢的名人,可以利用的句型为:A is a superstar. She became a singer when she was ten years old.
  (3)After-reading环节:每组中选出一名学生进行英语信息交流对话;在教师监督之下,小组成员按照例文关键性信息对立完成名人传记作文。
  (4)课后总结:本节课从形式上看似简单的阅读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加入很多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与讨论中、自己发言、听取他人发言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听力以及口语水平。在开始材料阅读时,通过分组分项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
  4.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对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实践进行探讨。初中英语教学在科技发展背景下,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转变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重新定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们由于生性好动,在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这种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来改善教学状况,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思维,并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体现出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1.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
临床输液治疗时,输液反应经常发生。非手术科室的输液治疗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性输液反应,占50%以上。对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并发菌血症进行分析,意在提示临床加强院内感染控制,严格遵守
三分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常规使用的检验仪器,其经济、快速及较准确的初筛性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儿童血细胞分析是日常门诊工作的一部分,而儿童作为一特殊的群体,其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及多种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与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一起成为现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国逐年
英语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探讨并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法是教育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英语课程是中职学校以及其他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如单词、短语和句型等,在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过程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其中,任务型教学法因其可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很多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所使用。  1.
期刊
文章介绍了国家轨道衡计量站标准计量器的种类、规格、等级以及建立经济、科学的轨道衡量值传递系统.具体的叙述了各级量值传递过程和所达到的准确度.
音乐是第二语言,它以其优美的旋律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人。英文歌曲作为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所接触到的较多英语资料之一。它旋律优美, 对英语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针对学生年轻活泼、模仿力强等特点,笔者尝试着把英文歌曲融入到教学之中,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笔者相信如果教师经常利用英文歌曲辅助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接受音乐的熏陶,更能激发其学英语的兴趣,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使学英语成为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C反应蛋白(CRP)是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的一种应答性、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蛋白。近期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脂肪沉淀的疾病。长期炎性反应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本文对实施<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在检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进行探讨交流.
结合新课标的改革与发展,对英语的写作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英语写作,更有多数人以不会英语写作为由直接选择放弃,作为英语教师来说,英语写作的教学问题变为一大难点。在本篇论文中,从多个角度论述了高中英语写作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及与英语听力、以及口语相结合来写作,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同时,教师更要多多增加学生的英语写作锻炼机会,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