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转变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逐步推进,对教学模式和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教学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而教师的语言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的转变势在必行。首先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的转变特征,然后提出有效的转变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新课改;转变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特征
  1.由指令式语言向商讨式语言转变
  课堂语言就是教师在讲述课堂知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的进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语文自身的特征,在对课文内容或者是句子含义进行分析时,教师给学生提出的要求只是“背背它”“读读它”“重复一遍”等。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原来的命令式语言转变为商讨式语言,比如说“你能将第一段读一下吗?”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性和教师的尊重,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由灌输式语言向引导式语言转变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传递知识,教师的课堂语言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满堂灌的形式给学生灌输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新课标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采用“在这一段中你感觉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等类似的语言,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得心灵上的成就感,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探索。
  3.由评判式语言向建议式语言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着判断问题对错的大权,当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认识差异时,一般都会以教师为准,而且学生也习惯师道尊严,以教师为标准,无条件地服从教师,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比如说,学生对文章句义的理解一般都会以教师为主,而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根据教师的思维去解答问题。但是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见解,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考成果,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建议为主,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
  4.由统一式语言向开放式语言转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学生对教师的安排没有拒绝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而教师的教学计划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制订的,没有考虑到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这样制订出来的计划就没有个性化的特点。但是在新课改下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开放式语言。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策略
  1.增强教学语言的民主化,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
  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学生会很容易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教师也会用平等的心态去看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注重情感的投入,激发学生的智慧。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必须民主化,这样才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谨记每个学生的名字和特点,这样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且这样的心理需求适用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一些措施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拓宽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范围,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激励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寻找答案。
  3.增强语言的亲和力,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新课改要求师生之间相互沟通,能够彼此交流对知识的看法,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亲和力,这样才可以诱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敢说、敢想。学生由于个性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语言的亲和力,诱发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
  4.增强语言的激励性
  激励性的语言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活跃气氛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转变语言方式,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首先,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观点与看法,鼓励学生多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就易于接受教师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其次,教师要乐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语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教学对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丹,刘芳云.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新课程:小学,2014.
  [2]刘如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
  编辑 张珍珍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熵理论的球面K均值文本聚类算法ME-SPKM.该算法利用了传统文本聚类算法SPKmeans中使用的余弦相似度度量,进而引入极大熵理论构造了适合文本聚类的极大熵目
有人赞美绘本是新时代出现的、由传统的高品位的文学和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高雅、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
制气机理:石化、石磨厂轻烃类副产品(化学、物理)气体。燃气性能:理化指标似于天然气、清洁卫生、经济适用。适用领域:城市、集镇、花苑、别墅、住宅小区、工矿生活区。建设规模:500户
教育定位于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就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
高中语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
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是我们进行课改的初衷。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解放学生的教育思想,抛弃传统教学中老师课堂讲授
具有粮食、蔬菜、饲料三重作用的菊芋,可防风固沙、改碱开荒,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土地资源,易栽培、好管理的优势受到人们的喜爱,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觉自愿地投入到
野鸡的养殖主要在于育雏,如育雏能过关,则意味着养殖已成功一半,为了帮助养殖户掌握这个关键技术,闽西招宝珍禽开发公司蓝招宝经过12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十分有效的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