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725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尤其如此。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了探讨,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关健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教育部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要讲究实效。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体育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其个性,进一步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作好心理准备。
  1、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
  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相对环境宽广,其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统一的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的个人练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行为交往;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应宽容和尊重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鳴,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上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学练效果处于最优化,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2、积极挖掘体育教学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精神,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课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优化教法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球类课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体育理论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特别是我国体育健儿在悉尼奥运会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我国体育在奥运会的新突破,令人欢欣鼓舞,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勇争先,以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运动技术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为我国在悉尼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令人振奋,启迪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干扰性,教材的难易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运动动作,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做学习的主人。“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体育技能。
  4、在体育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改善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由于体育教学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知识与技术技能,需要在课外与校外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练习,才能掌握与巩固体育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学习方法有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自我养护法、创新法等。在实践中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完全出自于学生内发性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掌握“三基”,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严于律己,勤学苦练,完善自我,拼搏进取,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当某个学生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给以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分析和耐心的帮助,增强继续练习的信心和勇气,并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寻找成功机会的途径和办法。某些教学内容由于技术动作复杂而难以掌握,有一部分的学生往往完不成动作,则要分层次教学,降低器械或练习的难度、要求等方法,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学习、用语文的能力。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该充当好以下五种角色。  【关键词】 教师 语文活动课 角色地位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不可小视。而教师文化建设又是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教师文化做了一点探索,与各位同行们商讨。  关键词:幼儿 教师 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幼儿学校文化建设是指领导、教师、职工、环境等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有些教师盲目跟风,认为只要是变换花样上课就是新课改,孰不知,这样做确实课堂花样百出,但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不得而知,所以,新课改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到知识,增长能力,增长见识.  关键词:新课程 矫枉过正 徘徊不前  新课程无论从内容的编排还是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讲,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或对新课改理解不到位,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走进了一些误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全面的实施,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断有人提出新的观点。按照客观辩证的原则来看,我以为众多说法和评价各有道理,又不能一言而统天下,综合起来说,教师——特别语文学科的教师,应该是个多元的角色,在语文课堂和教学过程中应起着多种作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角色 示范者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方程是中学数学教育最基本的环节,构造方程能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洁、直观。它是设未知量,建立等量关系构建方程,解未知量;也可以利用函数的性质、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根的判别式来构建方程,构造方程来解决问题有助于强化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綜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关键词:数学 等式 函数 根与系数 根的判别 方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期刊
摘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如何检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语文试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题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试题分析;解题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小学语文试题主要的用途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题内容应该以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为
期刊
摘要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人格建构是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社会生活多因素协调、统一的结果。早期德育应重视幼儿的人格发展,以同伴群体为重要途径,并把父母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其关键。  关键词 幼儿 人格 人格建构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引言  人格,我们通常称之为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人格决定着一个人的
期刊
摘要: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师充分认识到数学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且越来越注重对数学概念的讲解了。本文笔者在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把握教材体系,重视由旧知识推出新概念;重视课前预习,寻找概念形成过程;强化对概念的应用,牢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以及布置课后练习,进行概念的巩固等五个方面对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究。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试行几年,初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能力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知识,往往会使教师感到棘手,也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记忆。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的乐趣,学生期待上计算机课,学习效果显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语言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