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宣布,将以19亿美元买下Madame Tussauds蜡像馆。
表面看来,这是一桩普遍的公司并购,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否则,此事不会引起全球侧目。
事件的看点当然都在黑石集团。黑石集团是美国一家著名的私募基金,根据《财富》2007年3月份的封面故事,黑石集团已经算得上美国私募基金第一巨头。
黑石成立于1985年,刚开始只有两位合伙人,两位助理。如今经过20年发展,集团已经有52名合伙人,750多名员工,重要的是,黑石如今已经控制47家公司,横跨诸多行业。本文开头所述的并购,只不过是黑石集团最近的一次出手而已。
到2006年底,通过大量的并购与公司控制,黑石集团的年收入累计已经超过85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与IBM媲美,也足以跻身美国公司巨头行列。而它的历史比甲骨文、微软、苹果及英特尔还短,只略早于雅虎与Google,其速度不得不令人惊叹。
同样令人惊叹的是,它不仅插手高科技公司,传统行业照样玩得转。这也是以《财富》为首的美国财经媒体对私募基金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
在本案中,还有令人关注的一点,即私募基金已经结束当初只对公司“倒买倒卖”式的操作,顺势步入产业化运筹。
黑石集团并购英国这家蜡像馆,正是看中对方的旅游价值。而在此之前,黑石集团通过并购与入股,已经在全球控制50家主题公园,包括乐高地带(Legoland)、海洋生活(SeaLife)及伦敦眼(London Eye)等著名主题公园,年访客逾3000万人,在主题公园行业,地位已经仅次于迪士尼。
《财富》:上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属于那些穿红色吊带裤的股票经纪人,他们是出色的垃圾债券玩家。90年代的华尔街属于那些穿保罗T恤衫的风险投资家们,他们把硅谷一家又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扶植成科技巨头。如今的华尔街属于谁?当然是私募基金的大管家们。
《竞争力》:以黑石集团为首的私募基金,让人们再次见识到资本的力量,尤其是自由资本对产业格局的整合力量。
表面看来,这是一桩普遍的公司并购,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否则,此事不会引起全球侧目。
事件的看点当然都在黑石集团。黑石集团是美国一家著名的私募基金,根据《财富》2007年3月份的封面故事,黑石集团已经算得上美国私募基金第一巨头。
黑石成立于1985年,刚开始只有两位合伙人,两位助理。如今经过20年发展,集团已经有52名合伙人,750多名员工,重要的是,黑石如今已经控制47家公司,横跨诸多行业。本文开头所述的并购,只不过是黑石集团最近的一次出手而已。
到2006年底,通过大量的并购与公司控制,黑石集团的年收入累计已经超过85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与IBM媲美,也足以跻身美国公司巨头行列。而它的历史比甲骨文、微软、苹果及英特尔还短,只略早于雅虎与Google,其速度不得不令人惊叹。
同样令人惊叹的是,它不仅插手高科技公司,传统行业照样玩得转。这也是以《财富》为首的美国财经媒体对私募基金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
在本案中,还有令人关注的一点,即私募基金已经结束当初只对公司“倒买倒卖”式的操作,顺势步入产业化运筹。
黑石集团并购英国这家蜡像馆,正是看中对方的旅游价值。而在此之前,黑石集团通过并购与入股,已经在全球控制50家主题公园,包括乐高地带(Legoland)、海洋生活(SeaLife)及伦敦眼(London Eye)等著名主题公园,年访客逾3000万人,在主题公园行业,地位已经仅次于迪士尼。
《财富》:上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属于那些穿红色吊带裤的股票经纪人,他们是出色的垃圾债券玩家。90年代的华尔街属于那些穿保罗T恤衫的风险投资家们,他们把硅谷一家又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扶植成科技巨头。如今的华尔街属于谁?当然是私募基金的大管家们。
《竞争力》:以黑石集团为首的私募基金,让人们再次见识到资本的力量,尤其是自由资本对产业格局的整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