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dd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在哪里?
  怀抱里的半山腰
  呼之欲出的雪莲
  跟着有了绿意
  讲讲情话给左耳听
  左耳,离心脏最近的器官
  我的痴狂
  被你冰冷的巨钳夹断
  你在哪里?
  怀抱里的半山腰
  呼之欲出的雪莲
  跟著有了绿意
  講讲情话给右耳听
  右耳,离心脏最远的器官
  我的痴狂
  被你冰冷的巨钳夹断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汪曾祺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审美价值上,而较少关注其文化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老北京酒客的习惯与新时期商品经济下酒客们吃喝的不同特点,表现老北京安闲文化的流逝,体会作者对于安闲的老北京文化的惋惜之情。  【关键词】:安乐居;老北京文化;安闲;惋惜  汪曾祺的许多小说读起来像是一篇篇抻长了的散文,是诗化的小说。其实读完《安乐居》就有这种感觉,不注重情节,不注重故事,作者
期刊
【摘要】:孙犁的《亡人逸事》从夫妻四十年的风雨年华中,择取了妻子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时的几个镂心刻骨的片段,使亡妻的音容笑貌,脾气秉性跃然纸上。这篇散文从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以其散而不乱的结构,典型形象的塑造和生动细致的表现手法,在现当代悼亡散文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悼亡文学;孙犁;《亡人逸事》;语言风格  《亡人逸事》是孙犁的一篇悼亡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乏悼亡之作,从古代潘岳
期刊
回眸  神山崗仁波钦  再回眸  圣湖玛旁雍措  我深情地凝望  ——乘法口訣  平方、立方  纸已写完,答案不知还有多少?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相等,相爱  是亿万次的回眸。
期刊
【摘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通过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认真研读,从《叶甫盖尼·奥涅金》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设置和所反映的人生哲理与民族意识两个方面,评析了这篇普希金“最伟大、影响最深远、读者也最多的作品”。  关键词: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人生哲理、民族意识  1.前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开创
期刊
【摘要】:语用移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用移情的恰当使用,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融洽,而且可以增强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本篇论文围绕语用移情的使用对红河学院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展开,通过调查红河学院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用移情的使用情况,并能针对语用移情的使用给汉语学习带来的影响提出建议,为以后课堂教学
期刊
上帝在哪里?除了圣经中的先知谁也没有见过。基督教派关于教义的争论从基督教诞生之日就无有停息,整个基督教历史充斥着杀戮与血腥,“爱”就像带血的玫瑰零星地开在累累的尸骨之上。  影片中青年耶稣一直被一种陌生的声音围绕,或说是一种力量,这促使他去做十字架。什么力量呢?这是神的指示吗?耶稣不知道,谁也不知道。上帝有没有出现?有还是没有,更没有人知道。这种声音从内心涌现,却不知是何处而生,只能用“内心”来指
期刊
【Abstract】:In this play the Duchess’ tragic experiences, the long-standing sense of injustice and the feeling of lacking identity drive Bosola to be a final hero who revenges for the Dchess, Antonio,
期刊
【摘要】: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首悲剧性的诗歌来说无疑是一个触发器。由孝而始,由孝而终,从“无子”到被“夫弃”再到“父兄逼嫁”逐层递进,从孝的角度考察《孔雀东南飞》,也不失为一种新角度。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孝;悖逆;悲剧;  《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立体丰富的人物形象,曲折多变的情节安设置,刘兰芝与焦仲卿两人之间感人至深的
期刊
【摘要】:曹禺作为我国戏剧界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家》不仅成功塑造了众多立体丰满的知识女性形象,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禺先生所塑造的知识女性人物形象发生了转变,从蘩漪的热烈阴鸷,陈白露的善良虚荣最后回归为愫方、瑞珏的顺从隐忍,她们造就了抗争与牺牲的两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曹禺的审美形态由“悲剧”到“正剧”的转变,由反传统到传统的回归。  【关键词】:曹禺;知识女性
期刊
【摘要】:乡愁是一种特别的文化,是时时不忘家鄉的强烈情感。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乡愁文化越来越淡,“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所幸新时代视角下的乡愁文化得到了新形式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乡愁;文化;传承  醉在他乡未了愁,这便成了乡愁。它源于心灵之初,成长于心灵之田,绵延于岁月的深邃,升华于每一寸更迭的时空。无论一个时代多么的繁华,还是繁华过后何以的寂寥,乡愁都该成为永远的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