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来源 :江西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lee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菜夜蛾是为害芦笋茎叶的主要害虫。我们从1987年开始对该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饲养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形态特征 1. 成虫 体长 13~17毫米,翅展25~28毫米,前翅灰褐色至灰黑色,中央有一灰黄色的圆形斑纹和一浅灰色肾状纹,纹周围有浅褐色波纹,靠外缘有一排由8个小黑点组成的外缘线,后翅白色,边缘褐色。 2、卵 扁球形,外表有放射状纵隆起线。卵粒直径约0.6~0.7毫米,厚0.35~0.5毫米,一次几粒至几十粒成块,卵块上有一层银灰色松软的绒毛。卵初产时呈乳黄色,后变黄绿色,孵化前呈灰绿色。 Beet armyworm is the main pests that damage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asparagus. We started from 1987 on the pest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feeding observations are reported as follows: Firs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1 adult body length of 13 to 17 mm, wingspan 25 to 28 mm, wings gray brown to gray-black, the central one Gray-yellow roundish markings and a light gray kidney-shaped markings with light brown ripples on the periphery, a row of outer edges consisting of 8 small black spots on the outer margin, a white hind wing and a brown margin. 2, oval flat ball, the appearance of a radial uplift line. Ovum diameter of about 0.6 to 0.7 mm, thickness 0.35 to 0.5 mm, a few grains to dozens of pieces into a block, the egg has a layer of silvery soft fluff. Eggs were milk yellow when primiparous, yellow-green after hatching before the gray-green.
其他文献
公主岭市杨大城子机械林场于1970年春,在莲花山作业区16林班9小班栽植了189亩的落叶松,由于当时的成活率不高,于1973年又在该地人工补植了品种杨(白城杨),成活后,落叶松和杨
小麦黄矮病初侵染春季苗期发病和春季再侵染成株期发病。因发病期问3月份和5月份的雨量变化而异。 Early infection of 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 in spring seedling inc
上海国营农场和郊县,水稻种植面积占秋熟作物的70~92%,其中,大部分为单季晚粳和中粳品种,少部分为中籼、特种稻和后季稻。由于农场、乡村劳动力正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等领域
本文综述了人 TPO的基因结构及表达、TPO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TPO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TPO基因和蛋白均存在有多态性 ,可能与基因的剪接方式有关。N
由江西省上饶地区林业局和林科所共同承担的“蝴蝶工艺品开发研究”课题,于今年10月8日通过有关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在解决蝶类采集、饲养和标本保鲜等技术的基础上,研
加拿大双低油菜产业在美国的扩大将部分依赖于其害虫治理策略的发展。从专业意义上讲,跳甲类害虫对种植于北部大平原一年生油菜产地的加拿大双低油菜具有严重威胁。在美国,
阿斯匹林(学名为酰水杨酸)是医院的一种常用药品。经国内外植物生理学家证实,它在农业上有抗旱、提高发芽率、增产等作用。一、作农作物抗旱剂 墨西哥国立大学生物化学家·
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 Nit又名杨柳腐烂病。是杨、柳树的重要枝干病害。这种病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引起杨树大片死亡,一般发生在主干和枝条上,表现出于腐和枯梢两
《现代农业》于总第190、192、200期“园艺栏目”中先后刊出“山药开发前景及其配套技术”、“山药的选种与繁殖”、“山药的采收与贮藏”等文章后,接连不断地收到全国各地
由于新型分析工具的应用,中药研发再次出现热潮。近几年来,制药企业已经从开发专门针对引起某种疾病的单个分子的“重磅炸弹”药物,转向开发由多种活性成分组成的“复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