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和服务体系的思路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根据云浮市云安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现状 思路
  一、云浮市云安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一)阵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广东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考核办法(试行)》,我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改建、扩建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间,覆盖率达100%,其中2014年新建改建4间;改建扩建村级文化室120间;农家书屋149间;达到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共42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1个;区文化广场1个;镇文化中心大楼7幢,镇文化广场6个,城区及个别镇的文化广场还建有近1000平方米的绿地和1个以上的标准篮球场,强化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区文化馆所需的音响设备、乐器、服装、道具一批均已得到配置;区图书馆现有藏书量达到了5万多册,电子阅览室电脑25台;全区各镇文化站也配套了由省文化厅统一赠送的舞台灯光音响、演奏器材、放映设备等文化器材一批,总价值为100多万。区、镇两级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管用”工作的逐步规范,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建成全区光纤联网工程,网络覆盖得到新拓展
  近几年来,区广播电视台在全市率先对镇广播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实现建管一体化、“全区一张网”的管理格局。2004年~2005年,多方筹措资金830多万元,建设并开通了杆路总里程为330多里的市通区、区通镇、镇通村的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和总投资300万元的区广播电视中心;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6台新闻采访和网络维护的工作用车;投入100多万元购置广播电视采、编、播和监控设备一批,其中投入25万元;2014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有线电视网络200多公里,全区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357户;为各镇配备摄像枪一支,基本满足了全区广播电视宣传和安全播出工作的需要;通过租赁的办法,为各镇广播电视站(中心)建起独立的办公场所,为广大群众办理交费等各项有关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文化载体不断创新,群众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群众文化活动大放异彩。一是大型活动进基层。近年来,先后邀请省文化馆、广东省歌舞团、广州市杂技团、云浮市粤剧团、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到我区进行巡演活动,举办了云浮市首届群众文化活动(醒狮)大赛优秀节目展演”、广东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活动、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惠民巡演、广东省优秀杂技巡演活动、云浮市第十四届广场舞大赛云安区初赛、2015年云安区首届龙狮武术汇演赛、南海区帮扶云安区文化交流演出巡演活动,这些大型巡演和比赛活动纷纷走进社区、农村,将高雅艺术引入基层,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大大提升了群众文化的生活品质。二是送戏下乡惠基层。近年来,我馆紧紧围绕“我们的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创建平安云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几大主题,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每年开展主题性送戏下乡巡演活动20多场,组织地方文艺社团以及文化志愿者送戏20多场,协助地方举办民俗节庆活动逾20次,受惠群众逾10万人次。三是一镇一品活基层。近年来,我馆根据各镇的传统文化特色,采用联建、新建、改建等灵活形式,先后组建了富林唢呐协会、六都春风曲艺社、茶洞曲艺社、高村山歌协会、六都广场舞队、镇安八音班和龙狮(武术)协会正式成立等群众文艺社团,帮助各镇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并给这些社团提供表演和展示的舞台,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文化格局及“人人皆演员,处处有舞台”的文化氛围,大大促进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
  二、云浮市云安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低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然相对薄弱。多年以来,云安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资金相对其他县市而言比较少。比如许多村镇的文化设施和有关公共服务设备甚至由以前的废弃设施改建而来,不仅其功能得到了削弱,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有些乡镇片面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单纯注重经济GDP,对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许多文化设施和文化设备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被用于别处。大部分文化站不能专职专用,没有真正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广大农村虽也订阅了大量的党报党刊,但绝大部分滞留在乡镇机关和村社干部手中,一般农民很难看到,农民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十分狭窄。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低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投入公共文化建设的经费有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农村文化阵地因此被“弱化”或“虚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文艺创作缺乏积累,缺少精品,供给模式单一、供给数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信息服务业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以及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瓶颈问题。
  (三)基层文化站建设不足
  由于镇级政府财政底子薄,投入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有限,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前期规划。镇文化站虽然有固定编制和人员,但是文化站在职人员往往被抽调到其他部门工作,因此出现管理缺位、监管乏力、文化阵地被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一是部分镇的党政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二是由于公共文化经费短缺,再加上没有建立起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文化的激励机制,最终导致农村经常性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三是由于基层文化站管理缺位、监管乏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潜力没有最大限度地被挖掘,广大群众习惯并满足于被动接受“文化下乡”的模式,缺乏主动地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效益因此被逐步弱化。   (四)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
  基层文化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高中或初中学历者还非常多,空编缺员较为严重,文化专干被挪作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文化事业,引进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十分困难。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队伍不稳,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瓶颈。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建设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政府的文化职能建设。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彻底改变以往“重经济、轻文化”的传统做法和政策倾向。实行目标管理,提高重视程度。政府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意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部门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体系统一考核。通过改进政府行政方式带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彻底改变广大群众被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并真正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其中,逐步开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崭新局面。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和岗位,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抓好层级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服务机制
  突出政府主导作用,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争取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争取建立针对山区的文化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的资金运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定、持续、良性发展。将政府力量作用于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嫁接于政府资源,多方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渠道,实行多渠道投资兴办文化,弥补各级政府因财力不足导致的文化经费长期不足的缺陷。完善民间投资制度,大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姻,改变公共文化的生产、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的状况,促进公共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加强基层文化干部培养
  选任熟悉农村文化工作的干部和热心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适合条件的教师到基层文化工作岗位上来,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使用,为他们提供参与文化实践活动和积累文化素养的平台,使他们成为集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于一身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积极分子,成为农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领导骨干,成为城乡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文化发展成果的纽带和桥梁。
其他文献
[摘要]博物馆是传播社会公共文化的重要机构之一,其教育功能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有助于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与学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本文对近三年来佛山市祖庙博物馆与佛山市各学校开展的馆校合作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就馆校合作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馆校合作 不足与反思  一、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社会大众参与
期刊
[摘要]江门五邑是我国东南著名侨乡,既有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又以其华侨文化闻名中外。近代,其文化在传统文化、西洋文化及华侨文化等多重元素的影响下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其丧礼文化也体现了这一规律,并在长期的形成中得到了五邑人民的认可。  [关键词]五邑 丧礼文化 多元性 历史演变  自秦朝设南海郡,五邑区域的文化并入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岭南五邑生根发芽,随着历史的演变与土生的南越文化趋
期刊
[摘要]山区图书馆是推动山区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智库,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性因素,相对于城镇来说,山区图书馆在技术、人才和资源方面往往不占优势。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前,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机制,推动山区图书馆自身的造血能力,使其在促进山区当地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流动图书馆制 山区图书馆 管理 应用  现代社会是知
期刊
[摘要]丽水鼓词本质特性是叙事艺术。艺人表演的说和唱,是人们说话功能的艺术化。艺人用经过提炼的生动、活泼、形象化语言来说唱故事。在唱和说中辅之以表情动作,以自奏鼓、板等乐器加以烘托,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完整的、富有感染力的表演程式和技艺。  [关键词]鼓词渊源 说唱艺术 叙事功能  丽水鼓词的俗称“唱古事”,受众就是听艺人唱说古代、近代、现代的故事或民间传说中的仙佛鬼怪故事,以口语作为曲种的本质特征
期刊
[摘要]原真性是当前文物建筑保护理论中最核心的原则之一。在小溪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古建筑的保护在实践和理论上呈现出材料原真性、记忆原真性、文化原真性和生态原真性四个方面的矛盾与冲突。要减少这些矛盾与冲突,最重要的是让当地村民作为实践保护中的主体融入进整个保护过程,古村落建筑才能显示出以人为本的本质“原真性”。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 文化生态 建筑原真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休
期刊
[摘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促进社会管理的日益规范和不断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占领文化建设阵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机构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要进一步正确掌握活动的现状,分析活动的规律,
期刊
[摘要]芭蕾的早期用光只是借助于原宫廷建筑物内的油灯,蜡烛,火把等作为演出照明,在这段历史时期,光只能起到照亮对象的作用。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进步,古典芭蕾的用光与表演相互渗透,融化为一体,成为创造艺术效果最重要的手段。本文就此谈谈芭蕾舞灯光艺术设计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灯光的对比运用 艺术构思 科技与艺术  芭蕾作为一门外来艺术,在中国发展已经近五十年了,她起源于意大利,兴起于法国,鼎盛于俄
期刊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并不完善,因此,要适应新形势,创新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圆基层群众的“文化梦”。  [关键词]新形势 基层群众文化 措施  基层群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
期刊
[摘要]萨克斯管(Saxophone,缩写为Sax)亦称色士风、萨克管、萨克瑟风。萨克斯是一种借鉴于铜管和木管之间的,非常特殊和多变的乐器,由于它是由金属材料制成,有较大的强弱幅度,在声音力度上可与铜管相媲美,它又因靠类似单簧管的哨片发声,音色又具备了木管的抒情与柔和,这是其他铜管乐器所无法比拟的。在其产生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在学习和演奏萨克斯管时需要了解它的构造和技巧。 
期刊
为你戴孝一万年,这是何等的承诺?  当我重走中国西部,经过羌族聚居地川西北茂县的时候,听说了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大山深处羌族的一支部落,至今还为他们祖先几百年前许下的一个承诺而日复一日地戴着重孝。  对于这支部落,我充满了敬意,也充满了好奇。许下承诺的人让人尊敬,他们说到了,而且做到了,他们的后人也追随他们做到了,历经几百年,经历几十代人,他们的坚持让人尊敬。  那么,究竟是谁让这支部落的人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