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阿里古格壁画中“力士”形象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g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藏地区曾经建立了辉煌的古代文明,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尤其是藏传佛教的壁画艺术,在古代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其中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朝的壁画艺术,成为了藏传佛教壁画艺术的代表。古格壁画中的“力士”形象博采众家之长,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本文将对阿里古格壁画和其中的力士形象加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古格壁画;藏传佛教;力士形象
  古格壁画的成熟不是偶然。历史上,古格王朝与周边的克什米尔、尼泊尔地区,我国的新疆和西藏其他地区保持着联系,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在古格交融,形成了丰富的古格文化。古格壁画中的力士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古格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影响。
  一、古格地区的文化渊源
  (一)古格王朝概述
  阿里地区是西藏原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苯教的源流之一。阿里地区古称象雄,汉语古籍也称作羊同,一直是卫藏地区比较强大的王国。在吐蕃王朝的雄主松赞干布武力征服之前,象雄一直是周边地区需要小心对待的强大力量。大概在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由于王室内斗和宗教矛盾,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发起灭佛活动的吐蕃王朗达玛的一支后裔——吉德尼玛衮逃到了阿里地区。当地小王由于仰慕来自吐蕃的较为先进的文明,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此后,阿里地区逐渐在西藏的分裂局面中崛起,最终建立了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兴盛了七百年,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古格王朝的末代王为了抵制尊崇佛教的贵族的权力,趁西方传教士进入西藏的时机,率领王室皈依天主教,引发了整个国家的不满。随后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内乱与战争。古格王朝最终灭亡[1]。
  (二)丝绸之路对古格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说法来源于1877年的一本著作——《中国》之中。指的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和西亚到欧洲的一条贸易线路。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成为了亚欧大陆东方与西方的主要交流通道。各种文化在丝绸之路上汇聚,使得这条道路成为文化交流的长廊。阿里地区就处在丝绸之路的南线上,不可避免的收到了丝绸之路的影响。在古格王朝兴起的七百年之间,正是丝绸之路在这一段最兴盛、最有活力的时间。古格王朝的壁画展示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像,有的是僧侣,有的是使臣,有的是商人。由于同时吸收了来自东方和来自西方的文化,同时对本地区的文化进行融合和升华,古格文化从此拉来了辉煌的篇章。
  (三)古格壁画的艺术风格演变
  由于经历了兴苯灭佛运动,古格地区需要经历一轮佛教的复兴。从公园十世纪开始,古格地区的佛教重新开始兴盛。为了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古格排遣了使者和学生前往今天克什米尔地区学习语言、文字和宗教。这一地区的古格壁画展现出了鲜明的克什米尔佛教艺术特色。由于克什米尔处于周边诸多文明的中心,融合了许多不同地区的文化和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古格壁画也显示出了巨大的活力[2]。
  进入十三世纪以来,古格地区在被外来文化滋养了几百年后,逐渐开始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古格风格逐渐从各种艺术风格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主导这一地区的艺术风格。古格地区的本土风格深受克什米尔艺术和尼泊尔艺术的影响,同时得到黄教艺术的点拨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3]。
  二、古格壁画中的力士形象
  (一)力士形象的艺术渊源
  力士指的是力大无穷的人。在古代,各文明都对力大无穷的人抱有敬意,因此,力气大也就成为一些天神卫士的优秀属性之一。在武器技术和军事理念不够发达的年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士兵的身体素质,力士的形象也往往和战斗有关。在印度文化中,力士是护持神灵的人。而在佛教中,力士是被高僧收服的护持佛法的人。有关于佛教的壁画往往有力士的形象。比如常见的金刚力士,就是手持金刚杵的怒目战士。
  力士一般随行高僧或天王,地位略低与天王,但是高于夜叉。由于力士的战士属性,在需要展现阳刚美时是最好的题材,所以佛教壁画常出现力士的形象。
  (二)东嘎石窟壁画中的力士形象
  东嘎石窟的建造年代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据推测大概是在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东嘎石窟的壁画是比较典型的克什米尔风格,受到了许多不同文化的影响。在东嘎石窟的礼佛窟中,包含了许多的力士形象。这些力士形象种类十分丰富,色彩鲜艳,风格多样,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不同的力士有不同的形象。有翻顶力士、气顶力士、臀顶力士、下蹲力士、双手撑地双脚举顶力士等。这些力士形象都有各自的鲜明的特色。有的身材高大,有的面容精致,有的动作夸张,有的凸显创意。
  这些力士形象从五官和肤色来看并不像是中原汉人或是吐蕃当地的藏人。由于受到克什米尔文化的影响,力士呈现出鲜明的中亚人的特征。而且裸体的形象也让人联想起希腊的一书风格,可见文化交流传播的力度。
  (三)托林寺壁画中的力士形象
  托林寺是西藏地区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位于阿里地区的札达县中。这里与早已成为废墟的古格王宫相距不远,是古格王朝大力兴佛的基地之一。壁画中力士的形象一般是出现在主尊宝座以下,而托林寺壁画的力士更为健壮、圆浑。其中有如印度大成就者头戴花冠花环,脚穿藏式靴的力士,也有有着漂亮的背身扭转的夸张动态,无视人体动作极限的力士,这样组合起来的壁画合充满了想象力。
  (四)古格王宫遗址中的力士形象
  古格王宫遗址中的力士形象不只有克什米尔风格的,还有许多北印度风格的壁画。许多壁画在经过时间的侵蚀之后已经难以看见全貌,但是仍有一部分看得比较清晰。这里的力士形象有枹树力士、搬运力士和举宝力士等,造型精美,有些甚至展现出三星堆式的艺术风格。力士的服饰逐渐可以看出本土的元素,证明了这一时期的壁画艺术已经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
  三、古格壁画力士形象与其他力士形象的横向对比
  (一)与卫藏寺庙中力士形象的对比
  古格壁画的力士形象与卫藏寺庙的力士形象相比,有共同点也有相同点。历史上象雄地区与卫藏地区交流频繁,两者艺术风格有共通之处。但是古格壁画吸收了克什米尔地区的艺术风格,甚至还受到了希腊风格的影响,这与卫藏地区是不同的。
  (二)与敦煌石窟中力士形象的对比
  敦煌与阿里地区不同,是中亚文化与中原汉人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处,也是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但是敦煌壁画中同样有力士的形象。敦煌壁画中的力士在五官上与古格壁画不同,但是在风格上古格壁画也受到了敦煌的影响。
  四、结语
  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壁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艺术史也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首先探寻了古格地区的文化渊源,介绍了古格壁画中的力士形象,对古格壁画和其他壁画中的力士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范新满.西藏寺院壁画中的体育考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
  [2]周菁葆.西藏阿里古格佛教壁画中的人体艺术[J].艺术百家,2012,02:163-172.
  [3]桑吉扎西.西藏阿里托林寺的建筑与壁画艺术[J].法音,2009,02:45-52.
  作者简介:卓玛次仁(1982.11-),女,西藏拉萨,西藏大学文学院13级中国少数民族史班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藏族文化史。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弘扬中国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对西藏体育文化的发展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还可以对现代、未来的西藏体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而西藏寺院壁画中描绘的关于角力、习武、狩猎等景观,与西藏体育中的摔跤、武术、射箭等活动相类似,对研究西藏古代体育发挥了重要的史料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寺院壁画和古代体育文化之间是载体的关系,并进一步解读西藏寺院中的体育文化。  关键词:体育;壁画;西藏
【中图分类号】G633.3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在系统、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厚实地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教师素质能力结构的核心。如果教师没有创新能力,那他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一群书呆子。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呢?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
摘要:为了有效的模拟复合材料液态成型(LCM)工艺在不同参数下树脂的流动行为,减少气泡的形成、提高树脂的浸润效果,推导出了求解树脂流动模型的自适应多尺度有限元法的数值格武,利用在非饱和区域传导率是时空函数的特性。构造随时问发展的自适应多尺度基函数,得到的粗尺度解能够反映细尺度上的参数特性。
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抑郁症状,且抑郁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血糖控制和预后发展等[1].目前对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作用的影响和分
期刊
梁实秋教授当年在北碚复旦大学任教,到新温泉电化学校兼课.十多里路不坐车,也不坐船.班车拥挤又不准时,小轿车呢,战时的口号是“一滴汽油一滴血”,连梁实秋这样的名教授也没
英语教学正由语言知识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本文探讨“语言输出假设”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新思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幢有着大阳台、落地窗、白色家具、面朝大海的房子,每平方米只要1.48万元人民币,展商还贴出了“每年返5万元”的大幅标语。诱人吗?更诱人的是,这座房子位于泰国普吉岛卡马拉海滩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化,社会出现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和价值观念产生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作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倾城之恋》是其创作的最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Emmanuelle Péchenart(佩许纳)的法译本《倾城之恋》让法语国家的读者更好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