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穗型品种豫麦49和大穗型品种周麦13的群体光合(CAP)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开花期;但生育前期豫麦49的CAP高于周麦13,而开花后周麦13有明显优势,两品种的群体叶源量(CLSC)具有与CAP相同的趋势,开花期和灌浆中期的CAP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0h左右,不同穗型品种不同密度处理之间的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存在着差异。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穗型品种实现超高产的主攻方向及相应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利用水稻的愈伤组织作受体,采用PIG基因枪法,首先成功地将Bt基因[cryIA(b)]连同抗除草剂bar基因导入栽培水稻品种中国91,选育出纯合稳定的株系T91系。然后将T91系与黄淮区主栽品
本研究以裟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1经花药培养,产生的双单倍体(DH)群体和应用该群体已构建的分子图谱为基础。采用QTL区间作图法对5个剑叶性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DH群体中,剑叶长
本研究以陆地棉遗传株准系TM-1(衣分31.4%)和T586(衣分7.64%)为亲本构建衣分QTLs的作图群体。根据F2单株衣分表现,以BA法筛选获得4个与控制陆地棉衣分QTLs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其中,OPD1
为以遥感信息更精确的反演水稻冠层更丰富的结构参数,建立水稻多组分双向反射模型,本文计算并详细分析了水稻群丛结构特征和太阳辐射在水稻群丛内的辐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其叶
本试验利用感染条锈病的“中国春”单体系列与抗条中29号生理小种的“高优503”小麦进行杂交,通过细胞学观察和田间锈病鉴定,对其抗病基因进行单体分析。结果表明:“高优503”小
本研究利用寒地20世纪90年代的合江19等9个主栽中秆品种及半矮秆品种龙花94595、矮秆品种矮绥化选共11份材料,配帛1个组合,调查21个组合的F1、F2代及有关B1、B2世代标高 ,探讨
玉米幼叶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因其形态学部位的不同而呈显著差异,从基部向上依次递减,幼叶外植体的内源IAA和ABA水平亦相应地呈递减趋势。2,4-D及与BA组合对基部切段的愈伤组织形成无显著影响
本文系统地模拟了小麦植株茎顶端不同类型原基的发育过程,建立了叶原基分化、小穗原基分化和小花原基他化、退化、败育、受精结实及籽粒生长的子模型。模型引入每小穗分化的最